《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18章:三鎮聯防?桃宴暗流
1509年)?春四月二十日)
寅時?宣府邊軍大營東門
寅時的宣府草原寒風未散,三十輛火器馬車卻在燈籠光下駛進營門,車廂上“宣府邊軍專供”的朱紅印章格外醒目——陳猛帶領兩百名雄獅衛,將三百支帶瞄準鏡的奔雷短銃送抵宣府,這是虎豹營“三鎮聯防”計劃的第二站。
陸硯青身著玄色鎧甲,快步迎上前與陳猛相握:“陳統領,辛苦你了!薊州首戰告捷的消息傳來,宣府將士早盼著新銃列裝,有了它,春季草原防禦更有底氣。”
“陸將軍客氣!”陳猛遞過密報,“指揮特意交代,宣府需與薊州、大同同步訓練‘遠程銃手隊’,五月中旬三鎮各派五十人到薊州合練,形成聯防戰術;另外,蒙古部落雖暫不襲擾,卻需警惕他們與瓦剌勾結。”
陸硯青接過密報,目光掃過營外列隊的士兵——將士們正圍著新銃馬車,眼中滿是期待。他拿起一支短銃,對準百米外的草靶扣動扳機,“砰”的一聲,彈丸精準命中靶心,士兵們瞬間歡呼起來。“傳我將令,即刻挑選五十名槍法好的士兵,明日開始遠程銃手訓練,月底前要跟上薊州進度!”
“遵命!”副將高聲應和,宣府大營的晨霧中,很快響起此起彼伏的銃聲,與遠處的草原風聲交織,透著三鎮聯防的堅定勢頭。
辰時?大同邊軍大營
同一時刻,大同邊軍大營的操場上,三百支新銃整齊排列。大同總兵李岩手持短銃,向士兵們演示瞄準鏡的用法:“這琉璃鏡片能放大目標,百米內瞄準靶心下兩指,彈丸必中!蒙古騎兵再敢突襲,咱們遠程就能壓製,不用再拚彎刀!”
士兵們輪流試射,彈丸接連命中靶心,操場上的歡呼聲越來越響。李岩對身邊的參軍道:“按虎豹營的計劃,五月中旬派五十人去薊州合練,你即刻整理防務資料,重點標注大同邊境的蒙古部落據點,到時候與薊州、宣府共享情報。”
“總兵放心!”參軍躬身應道,“戶部撥的訓練糧草已到位,遠程銃手隊的營房也已建好,定能按時完成訓練。”
李岩望向薊州方向,眼中滿是期待——三鎮聯防成型後,大明北疆將連成一道鐵壁,蒙古與瓦剌再難有可乘之機。
巳時?京城禦花園
巳時的禦花園桃花灼灼,劉瑾正指揮宮女太監布置觀星亭:石桌上擺著桃花茶、桃花糕,周圍掛著粉色紗燈,連石階旁都撒了新鮮花瓣,處處透著精致。
“劉總領,您這布置真是用心,”負責禦膳房的太監笑著遞上食盒,“按您的吩咐,桃花糕加了蜂蜜,桃花茶用的是今年新采的春茶,太後和陛下肯定喜歡。”
劉瑾接過食盒,仔細檢查:“太後有牙疾,糕要蒸得軟些;陛下愛喝濃茶,茶要多燜一炷香。另外,亭外備些軟墊,太後久坐會腰酸,這些細節不能錯。”
正說著,一名宮女匆匆走來:“劉總領,皇後娘娘讓您去慈寧宮一趟,說是要確認賞桃宴的流程。”
劉瑾心中一喜,整理好官服快步前往——這是他近距離接觸後宮核心的機會,也是向陛下與太後“露臉”的關鍵時刻。他邊走邊盤算:若能借桃宴討得歡心,說不定能從禦花園總領升為後宮太監副總管,離權力核心更近一步。
午時?京城水師大營
午時的水師大營海麵上,十艘戰船列成三角陣,每艘船的甲板上都架著三十支水師適配短銃。張平站在旗艦上,對士兵們高聲下令:“今日實戰演練‘遠程破船+近戰登船’,靶船模擬倭寇戰船,先用水師短銃摧毀船帆,再派士兵登船刺敵!”
“遵命!”士兵們齊聲應和,銃聲瞬間響起,彈丸密集射向百米外的靶船,船帆很快被擊穿,帆布碎片隨風飄散。“登船!”張平一聲令下,士兵們舉著帶刺刀的短銃,順著繩索跳上靶船,刺刀接連刺穿草人胸膛,動作連貫利落。
沈知薇站在甲板上,手中記錄演練數據:“水師新銃列裝率已達七成,五月底可全部完成;東南沿海的倭寇探子近期沒再出現,水師巡邏範圍可擴大到外海五十裡。”
張平點頭,望著海麵道:“等新銃全部列裝,咱們就主動去倭寇盤踞的島嶼巡查,讓他們再也不敢靠近大明海域!”
海風吹過,戰船的旗幟獵獵作響,水師的銃聲與士兵們的呐喊聲,透著海疆防禦的底氣。
未時?京城慈寧宮
未時的慈寧宮,張太後坐在主位,沈雲舒、陸明瑤侍立兩側,劉瑾跪在地上,詳細彙報賞桃宴流程:“明日辰時請陛下與太後至禦花園,先在觀星亭賞桃品茶,再沿桃花溪散步,午時在園內擺宴,禦膳房備了江南的桂花酒與蘇州點心,都是陛下愛吃的。”
張太後笑著點頭:“你考慮得周全,賞白銀三十兩。明日宴會上,讓宮女們奏些輕快的曲子,也讓陛下放鬆些,連日議軍事革新,他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