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19章:桃宴獻策?三鎮合鋒
1509年)?春五月初一)
辰時?京城禦花園觀星亭
辰時的陽光透過桃花枝椏,灑在觀星亭的石桌上。朱厚照身著明黃色常服,與張太後分坐主位,沈雲舒、陸明瑤侍立兩側,石桌上擺著桃花茶與桃花糕,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花香——這是劉瑾籌備多日的禦花園賞桃宴,既是君臣同樂,也是後宮與前朝的一次溫和互動。
劉瑾身著青色宮服,躬身在亭外候命,目光卻悄悄掃過亭內眾人。待宮女奏完一曲《春江花月夜》,他適時上前,手中捧著一份物資清單:“陛下、太後,這是三鎮邊軍與水師的物資需求清單,奴才按季節調整了供應——薊州、宣府、大同入夏後多雨,奴才加訂了防潮火帽;水師巡邏多在海上,特備了防曬油膏,可避免士兵曬傷。”
朱厚照接過清單,翻看幾頁,眼中閃過讚許:“劉瑾有心了,這些細節連戶部都沒考慮到。往後後宮物資調配,便由你全權負責,升你為後宮太監副總管,協助太後打理後宮事務。”
劉瑾心中狂喜,連忙跪地謝恩:“奴才謝陛下恩典!定儘心辦事,不辜負陛下與太後信任!”
張太後笑著點頭:“你辦事細心,確實適合擔此重任。今日賞桃宴,你也彆總站著,下去歇會兒吧。”
劉瑾躬身告退後,悄悄退到亭外的桃樹下,嘴角抑製不住地上揚——從禦花園總領到後宮太監副總管,他終於踏入後宮權力核心,下一步,便是靠近前朝的軍政事務。沈雲舒看著他的背影,悄悄對陸明瑤道:“劉瑾借物資獻策謀升,往後需更留意他的動向,防止他插手軍政。”
巳時?薊州邊軍大營
巳時的薊州草原陽光正好,大營內的訓練場上,五百頂帳篷整齊排列——這是為宣府、大同的銃手隊準備的合練營地。陸硯昭身著玄色鎧甲,手持輿圖,對身邊的吳磊道:“宣府的陸硯青、大同的李岩明日就到,合練重點是‘遠程協同射擊’與‘跨鎮支援戰術’,你把三鎮的邊境據點標注在沙盤上,明日議事時用。”
“總兵放心!”吳磊遞過一份訓練計劃,“遠程協同射擊分‘梯次射擊’與‘覆蓋射擊’,梯次射擊適合壓製蒙古騎兵衝鋒,覆蓋射擊可攔截小股襲擾;跨鎮支援則按‘薊州居中、宣府左、大同右’的布局,一旦某鎮遇襲,另外兩鎮可在一日內派騎兵支援。”
陸硯昭接過計劃,滿意地點頭:“明日合練開始後,每日清晨先練協同射擊,午後演練支援戰術,月底前要形成實戰能力。另外,虎豹營送來的五十支瞄準鏡短銃樣品已分發到位,讓三鎮的銃手們先熟悉,合練時重點測試遠程精度。”
訓練場上,薊州的遠程銃手隊正在進行梯次射擊演練,銃聲此起彼伏,彈丸精準命中百米外的靶心,草原上的風卷著銃聲,透著三鎮聯防的銳氣。
午時?京城水師大營
午時的東南沿海海麵上,張平帶領十艘戰船正巡查倭寇盤踞的無名島嶼。戰船甲板上,士兵們手持水師短銃,目光警惕地盯著島嶼——按江南錦衣衛的情報,島上有兩百餘名倭寇,儲存著大量彎刀與弓箭,是近期襲擾沿海的主要據點。
“統領,島上有倭寇放哨!”了望哨高聲喊道,手指著島嶼西側的哨塔。
張平拿起望遠鏡,果然看到兩名倭寇在哨塔上張望。“傳我將令,前五艘戰船列‘一字陣’,用短銃摧毀哨塔;後五艘戰船繞到島嶼東側,截斷倭寇退路!”
“遵命!”士兵們齊聲應和,前五艘戰船的短銃同時開火,彈丸密集射向哨塔,哨塔瞬間被擊穿,倭寇慘叫著從塔上摔下。“登島!”張平一聲令下,士兵們舉著帶刺刀的短銃,順著繩索跳上島嶼,與倭寇展開近戰。
倭寇雖凶悍,卻抵擋不住短銃的射擊與刺刀的衝鋒,不到半個時辰,兩百餘名倭寇便被斬殺大半,剩餘的紛紛投降。張平站在島嶼上,看著被燒毀的倭寇據點,對身邊的副將道:“留下兩艘戰船駐守,其餘戰船繼續巡查附近海域,絕不讓倭寇再在此處立足!”
海風吹過,戰船的旗幟獵獵作響,水師的銃聲與歡呼聲,回蕩在東南沿海的上空——這是水師列裝新銃後的首次主動驅倭,也是海疆防禦從“被動防”到“主動守”的轉變。
未時?京城錦衣衛衙門
未時的錦衣衛衙門,沈知薇正看著張平送來的戰報——水師成功驅離無名島嶼的倭寇,繳獲彎刀兩百餘把、弓箭三百餘支,還抓獲了五名倭寇頭目。她對身邊的王勇道:“立刻將戰報送呈陛下,同時傳信給江南錦衣衛,讓他們加強沿海村莊的防護,防止倭寇殘餘報複。”
“大人放心!”王勇遞過另一份密報,“昨日審訊蓮黨殘餘王三,他招認瓦剌計劃在六月派使者來京,名義上是朝貢,實則想打探三鎮新銃的訓練情況。另外,劉瑾升為後宮太監副總管後,今日已開始接觸負責軍政文書的小太監,似在收集邊軍情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知薇眉頭微蹙:“瓦剌使者來京之事,需立刻稟報陛下,提前做好防備;劉瑾那邊,讓暗衛加強監視,若他敢竊取軍政情報,即刻彙報。另外,三鎮合練明日開始,派兩名錦衣衛暗衛去薊州,協助陸硯昭記錄合練成果,確保情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