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薊州邊軍大營
申時的薊州大營中軍帳,陸硯昭、陸硯青、李岩三人圍坐在沙盤旁,手中拿著邊境輿圖,正商議合練細節。陸硯青指著沙盤上的宣府邊境:“宣府近期發現瓦剌探子,似在打探新銃的威力,合練時需加強宣府方向的警戒,防止瓦剌突襲。”
李岩點頭,補充道:“大同邊境的蒙古部落雖暫無動向,卻與瓦剌有舊交,需派暗探監視,防止他們勾結。另外,大同的遠程銃手隊已熟練掌握瞄準鏡短銃,合練時可重點測試跨鎮協同射擊。”
陸硯昭拿起一支瞄準鏡短銃,放在沙盤中央:“明日合練分三步:第一步,三鎮銃手隊在薊州草原進行梯次射擊演練,測試遠程協同精度;第二步,模擬宣府遇襲,大同派銃手隊支援,測試支援速度;第三步,演練覆蓋射擊攔截小股騎兵,形成完整的防禦戰術。”
三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堅定——三鎮聚首,新銃列裝,大明北疆的鐵壁,即將成型。中軍帳外的草原上,三鎮的士兵們已開始熟悉彼此的旗幟與暗號,營地裡的笑聲與銃聲交織,透著同仇敵愾的默契。
酉時?京城禦花園
酉時的禦花園,桃花已漸漸落下,劉瑾正陪著負責軍政文書的小太監喝茶。他看似隨意地問道:“李公公,聽說三鎮明日要在薊州合練新銃,不知合練的重點是什麼?陛下對三鎮的防務,可有新的旨意?”
李公公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劉總管,軍政事務是前朝機密,奴才不便透露。您負責後宮物資,還是少打聽這些為好。”
劉瑾笑著遞過一塊玉佩:“李公公說笑了,奴才隻是擔心邊軍的物資供應,若合練需要額外的糧草或傷藥,奴才也好提前準備。這塊玉佩是禦膳房剛給的,您拿著玩。”
李公公接過玉佩,臉色緩和不少:“合練重點是遠程協同射擊,陛下希望三鎮月底前形成實戰能力;糧草方麵,戶部已撥了三個月的供應,應該夠了。”
劉瑾心中記下,笑著岔開話題:“多謝李公公告知,改日奴才請您去禦膳房吃點心。”
待李公公走後,劉瑾悄悄回到自己的住處,將打探到的合練信息記在紙條上,藏在床底的暗格裡——他知道,這些信息雖不起眼,卻是日後靠近軍政核心的“敲門磚”。
戌時?鎮國公府
戌時的鎮國公府,正廳內燈火通明。老夫人坐在主位,手中拿著陸硯昭送來的家書,對陸崇淵道:“昭兒說三鎮明日合練,硯青和李總兵都已到薊州,三兄弟聚在一起,定能把聯防戰術練成型。隻是瓦剌最近有動靜,需讓他們多加小心。”
陸崇淵點頭,遞過一份密報:“知薇剛送來消息,瓦剌計劃六月派使者來京,似在打探新銃情報;劉瑾升為後宮太監副總管後,開始接觸軍政文書太監,需讓暗衛多留意。”
陸明瑤端著茶水走進來,補充道:“母親,父親,今日賞桃宴上,劉瑾借物資獻策討得陛下歡心,升了副總管,還特意給我送了桃花糕,看似親近,實則想拉攏鎮國公府。”
老夫人放下家書,眉頭微蹙:“劉瑾此人野心不小,你們需多加防備,彆讓他影響昭兒的防務與知薇的暗線清算。明日三鎮合練,讓知薇多傳些平安信回來,為娘也能放心。”
正廳內的燈光映著三人的身影,透著對邊疆的關切與對朝堂暗流的警惕,與薊州大營的熱鬨形成一靜一動的呼應,卻同樣指向“守護大明”的初心。
亥時?薊州邊軍大營
亥時的薊州草原夜色漸濃,三鎮的遠程銃手隊仍在進行最後的協同測試。陸硯昭、陸硯青、李岩站在訓練場上,看著士兵們進行梯次射擊,彈丸在夜色中劃出一道道火光,精準命中百米外的靶心。
“明日合練定能成功!”陸硯青拍著陸硯昭的肩膀,“有了新銃的遠程精度與三鎮的協同,蒙古與瓦剌再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岩點頭,望著星空道:“等合練結束,咱們把三鎮的防禦布局繪成輿圖,送呈陛下,讓陛下也放心。另外,大同的糧草已備好,支援時可隨時調用,絕不讓兄弟鎮吃虧。”
陸硯昭笑著道:“明日議事時,咱們再細化支援路線,確保一日內到位。今夜讓士兵們好好休息,明日以最好的狀態合練,讓三鎮聯防成為大明北疆的鐵壁!”
夜色中的草原寂靜無聲,隻有偶爾的銃聲與士兵們的低語,透著大戰前的沉穩與期待。陸硯昭知道,明日的合練不僅是戰術的磨合,更是三鎮軍心的凝聚——有了這份凝聚,再加上新火器的威力,大明北疆定能長治久安。
遠處的京城,朱厚照還在批閱水師驅倭的戰報;沈知薇在安排監視劉瑾與瓦剌使者的暗衛;虎豹營的工匠們仍在趕工新銃;水師大營的戰船還在沿海巡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卻都在為“邊疆穩固、海疆安寧”而努力,共同推動大明軍事革新走向新的高峰。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