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22章:盟約定邊?銃護海疆
正德四年1509年)?夏五月三十日)
辰時?宣府邊軍大營外
辰時的陽光灑滿宣府草原,大營外的空地上搭起了臨時盟台,台上鋪著明黃色的綢緞,兩側分彆插著大明與瓦剌的旗幟。陸硯青身著玄色鎧甲,手持鎏金虎符,站在盟台左側,身旁是禮部侍郎與錦衣衛暗衛——今日,大明將與瓦剌簽訂三年貿易盟約,結束長期的邊疆摩擦。
瓦剌使者巴彥身著貂皮長袍,帶領十名隨從走到盟台前,手中捧著用綢緞包裹的盟書。經過虎豹營火器演示的震懾,他的態度愈發恭順,再無之前的試探與傲慢。“陸將軍,大汗命本使帶來盟書,承諾三年內絕不犯大明邊疆,願與大明互通貿易,共享草原與中原之利。”
陸硯青接過盟書,仔細核對內容,確認無誤後,與巴彥共同在盟書上簽字蓋章。“巴彥使者,大明向來以和為貴,若瓦剌恪守盟約,貿易之路定能長久;若有違背,宣府、薊州、大同的新火器,可不是擺設。”
巴彥躬身應道:“將軍放心,大汗對盟約絕無二心,日後定約束各部落,不再與大明為敵。”
盟台兩側的士兵們發出陣陣歡呼,宣府的風卷著歡呼聲掠過草原,與遠處傳來的銃聲交織——那是三鎮的遠程銃手隊正在進行聯合演練,既是慶祝盟約簽訂,也是對瓦剌的無聲威懾。
巳時?宣府邊軍大營
巳時的中軍帳內,陸硯青與禮部侍郎圍坐在輿圖旁,商議貿易口岸的設置。“按盟約,宣府將開設兩處貿易口岸,分彆位於草原邊緣的‘歸化堡’與‘萬全衛’,”禮部侍郎指著輿圖,“需派錦衣衛暗衛與邊軍共同駐守,防止瓦剌借貿易之名窺探軍情。”
陸硯青點頭,對身邊的副將道:“傳我將令,從遠程銃手隊中挑選二十名精銳,與錦衣衛暗衛組成‘口岸護衛隊’,負責貿易期間的安保;另外,每日向薊州、大同傳遞口岸動態,確保三鎮信息互通,遇突發情況可及時支援。”
“遵命!”副將躬身領命。帳外傳來一陣馬蹄聲,陳猛帶領的火器運輸隊抵達,三百支帶瞄準鏡的短銃整齊堆放在營外,箱蓋上“宣府專供”的印章格外醒目。“陸將軍,虎豹營送來的第二批新銃已到,趙小匠還讓小人帶話,說瞄準鏡的刻度已優化,百米內命中率可達九成八!”
陸硯青走到新銃旁,拿起一支試射,彈丸精準命中百米外的鐵甲靶,眼中滿是欣慰:“好!即刻將新銃分發到各隊,月底前完成三鎮新銃全覆蓋,讓盟約與火器,共同守護北疆安穩。”
午時?薊州邊軍大營
同一時刻,薊州邊軍的訓練場上,五百名士兵列隊站好,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支嶄新的帶瞄準鏡短銃。陸硯昭身著鎧甲,站在觀禮台上,對士兵們高聲道:“今日,薊州最後一批新銃列裝完畢!三鎮聯防已形成‘遠程精準打擊+騎兵快速支援’的完整戰術,隻要我們刻苦訓練,蒙古與瓦剌再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士兵們齊聲應和,舉起短銃歡呼,銃口在陽光下泛著冷光。趙奎站在隊列中,手中的短銃保養得鋥亮——自受罰後,他訓練愈發刻苦,如今已是遠程銃手隊的隊長,負責教授新兵瞄準鏡的使用技巧。“總兵大人放心,末將定帶好銃手隊,守護好薊州的每一寸土地!”
陸硯昭點頭,對吳磊道:“明日起,按三鎮合練的戰術,每日與宣府、大同進行模擬演練,重點訓練‘跨鎮協同射擊’,確保盟約期內邊疆無虞。”
訓練場上的銃聲再次響起,彈丸密集命中靶心,草原上的風帶著銃聲,傳遞著三鎮聯防的堅定底氣。
未時?京城虎豹營
未時的虎豹營兵工廠,一片忙碌景象。趙小匠帶領工匠們將最後一批大同新銃裝箱,箱蓋上印著“大同專供”的朱紅印章——至此,三鎮新銃配送任務全部完成,共計九百支帶瞄準鏡短銃、三千枚防凍火帽,實現了北疆重鎮的火器全覆蓋。
“匠首,水師訂的最後三百支新銃也已造好,明日就能送抵水師大營!”一名工匠高聲喊道,臉上滿是疲憊卻難掩自豪。
趙小匠擦了擦額頭的汗,走到試射台旁,拿起一支水師短銃試射——彈丸穿透百米外的木板靶,防水槽與防鏽銅皮完好無損。“好!明日讓雄獅衛護送,務必按時送達;另外,按沈同知的要求,派兩名工匠去水師,指導士兵們保養新銃,確保海上使用時不出故障。”
陸崇淵走進作坊,看著整齊堆放的新銃箱子,眼中滿是欣慰:“趙小匠,三鎮與水師的新銃配送完成,你功不可沒!陛下已下旨,賞你白銀五百兩,升為虎豹營工坊總領,負責統籌所有火器生產。”
趙小匠連忙跪地謝恩:“謝陛下恩典!奴才定帶領工匠們繼續努力,造出更好的火器,為大明守護邊疆與海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作坊內的工匠們齊聲歡呼,熔爐的火焰燒得更旺,敲打聲與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著軍事革新的凱歌。
申時?江南沿海
申時的江南沿海海麵上,十艘水師戰船與五十名錦衣衛暗衛組成的船隊正在進行聯合演練。張平站在旗艦甲板上,手持令旗,對士兵們高聲下令:“第一隊,用水師短銃射擊百米外的靶船;第二隊,暗衛乘小艇登船,模擬突襲倭寇據點!”
“遵命!”士兵們齊聲應和,水師短銃的銃聲瞬間響起,彈丸密集射向靶船,船身被擊穿多個孔洞;暗衛們則乘小艇快速靠近,手持帶刺刀的短銃,迅速跳上靶船,刺刀輕鬆刺穿草人胸膛。
江南錦衣衛指揮使李青站在張平身邊,笑著道:“張統領,水師新銃的威力果然不凡!有了這火器,再加上暗衛的情報支持,倭寇若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張平點頭,目光望向遠處的琉球方向:“按計劃,每月進行一次聯合演練,同時派銃船在琉球海域巡邏,防止倭寇聚集;另外,與沿海州縣的衙役合作,建立‘民防預警’機製,一旦發現倭寇蹤跡,百姓可通過烽火台傳信,咱們能第一時間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