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33章:炮鑄新鋒?白蓮初露
正德七年1512年)?夏末
京城虎豹營工坊的爐火比往日更旺,通紅的火光映照著工匠們汗濕的臉龐。趙小匠手持鐵鉗,夾著一塊燒得通紅的青銅坯料,精準地送入模具——這是輕便型神威炮的炮身雛形。陸硯昭站在一旁,緊盯著工匠們的操作,身旁攤著標注著尺寸的圖紙。
“伯爺,青銅坯料已按新配方熔煉,含銅量七成、錫兩成、鉛一成,比舊炮的材質更堅韌,重量也輕了不少。”趙小匠擦了擦額頭的汗,指著模具,“再過一個時辰,第一門輕便型神威炮的炮身就能澆築完成,冷卻後再打磨炮膛、安裝輪架,三天後就能試射!”
陸硯昭點頭,目光落在工坊角落堆積的銅料上——這是軍器監王大人特批的優質物料,沒有摻半點雜質。“王大人倒是爽快,不僅優先供料,還派了兩名物料官來協助核對,比張仁那時候省心多了。”他頓了頓,語氣凝重,“隻是山東那邊還沒動靜,李穎傳來的密報說,白蓮教雖在州縣聚集,卻遲遲沒有起事,恐怕在等更合適的時機。”
“會不會是在等劉瑾的進一步指示?”趙小匠問道。
陸硯昭搖頭:“劉瑾被圈在南京孝陵,身邊全是馬永成派的人,插翅難飛。我看白蓮教是在觀望——他們想等咱們把精力放在火器研發上,再突然發難。傳我令,讓獵鷹衛加派人手盯著山東的幾個頭目,尤其是兗州的白蓮教首領徐鴻儒,此人頗有號召力,是最大的隱患。”
輕便型神威炮澆築完成的次日?山東兗州
兗州城外的破廟裡,數十名白蓮教教徒圍坐在一起,首領徐鴻儒身著粗布長袍,手持一本《白蓮經》,正在宣講:“當今朝廷苛捐雜稅繁重,宦官專權,百姓苦不堪言!我等奉上天旨意,要推翻昏君,建立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
教徒們群情激昂,紛紛高呼:“推翻昏君!建立太平!”
待眾人安靜下來,徐鴻儒的親信李三湊上前,低聲道:“首領,咱們已經聚集了五千多教徒,不少人還帶著鋤頭、鐮刀,就等您一聲令下了!為什麼還不起事?”
徐鴻儒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我收到消息,朝廷已派虎豹營的夜梟衛進駐山東,還加派了獵鷹衛監視咱們。陸硯昭的火器厲害,宣府一戰瓦剌都慘敗,咱們若是貿然起事,怕是討不到好。”
“可劉瑾大人的人說,隻要咱們起事,他在京城的舊部會暗中協助,斷朝廷的糧草供應!”李三急道,“再說,教徒們的情緒已經調動起來了,再拖下去,恐怕會有人動搖!”
徐鴻儒沉默片刻,咬牙道:“再等三天!若三天內朝廷沒有鬆懈,咱們就先拿下兗州縣城,搶奪糧倉和兵器庫,再號召周邊州縣的教徒響應——事到如今,隻能拚了!”
山東密報送達京城的當日?虎豹營中軍帳
陸硯昭展開李穎送來的密報,眉頭緊鎖。密報中詳細描述了徐鴻儒在兗州聚集教徒的情況,還提到有疑似劉瑾舊部的人暗中與白蓮教接觸。沈知薇站在一旁,憂心道:“徐鴻儒要等三天,恐怕是在確認京城的動向。咱們要不要提前讓夜梟衛進駐兗州,先發製人?”
“不行。”陸硯昭搖頭,“白蓮教教徒多是受蠱惑的百姓,若咱們主動出擊,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朝廷壓迫百姓,更能煽動人心。不如以靜製動——讓夜梟衛在兗州城外隱蔽待命,一旦他們起事,立刻拿下徐鴻儒等頭目,再派人安撫普通教徒,說明朝廷的政策,儘量減少傷亡。”
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讓趙小匠加快輕便型神威炮的打磨進度,明日就去京郊試射。若試射成功,立刻趕製五十門,一半調往山東,一半送往宣府——山東需要靈活的火器應對白蓮教,宣府也得防備瓦剌卷土重來。”
沈知薇領命離去,陸硯昭走到地圖前,手指落在兗州的位置。他清楚,白蓮教起事雖看似規模不大,卻牽扯著朝廷的民心與穩定——若處理不當,很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讓劉瑾的舊部有機可乘。這場仗,不僅要打贏,還要贏得“民心”。
輕便型神威炮試射當天?京城京郊試射場
晨光熹微,第一門輕便型神威炮已架在試射場上,炮身比舊款短了一尺,雙輪車架輕便靈活,兩名士兵就能推動。朱厚照帶著文武百官站在觀禮台上,王大人也在其中,臉上滿是期待。
“陛下,輕便型神威炮重量四百五十斤,射程二百五十步,可由騎兵用馬馱運,適用於機動作戰。”陸硯昭躬身稟報後,對趙小匠點頭,“開始試射!”
趙小匠親自指揮炮手操作,裝填彈藥、調整角度、點燃引線一氣嗬成。“轟隆”一聲巨響,炮彈呼嘯而出,精準命中二百五十步外的木靶,將靶身炸得粉碎。觀禮台上一片歡呼,朱厚照撫掌大笑:“好!這炮輕便靈活,既能守隘口,又能隨騎兵機動,陸愛卿,務必儘快量產,裝備山東與邊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遵旨!”陸硯昭躬身應道。
王大人走上前,對陸硯昭拱手道:“定遠伯果然厲害!下官今日才算明白,輕便型神威炮的妙用——有此炮相助,山東的白蓮教不足為懼!”
陸硯昭笑著回應:“還要多謝王大人及時供料,否則試射不會這麼順利。”
就在這時,一名獵鷹衛士兵策馬疾馳而來,翻身下馬,跪在地上:“伯爺!山東急報!白蓮教徐鴻儒已於今日清晨起事,拿下了兗州縣城,殺害了知縣,正在搶奪糧倉!”
朱厚照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沉聲道:“陸愛卿,立刻命夜梟衛鎮壓!輕便型神威炮優先調往山東,務必儘快平定叛亂!”
“臣遵旨!”陸硯昭領命,當即轉身對身邊的傳令兵道,“傳我令,李穎率夜梟衛三千人,攜帶十門輕便型神威炮,即刻馳援山東;趙小匠組織工匠,日夜趕製輕便型神威炮,每日至少完成兩門!”
夜梟衛啟程馳援的當日傍晚?山東兗州縣城
徐鴻儒坐在縣衙內,看著手下送來的糧倉清單,臉上滿是得意。李三走進來,興奮道:“首領,兗州周邊的教徒聽說咱們拿下了縣城,都紛紛趕來投奔,現在咱們已有一萬多人了!不少商戶還主動送來糧食和錢財,支持咱們起事!”
徐鴻儒點頭,眼中閃過野心:“再派人去聯絡濟南、青州的白蓮教分舵,讓他們同時起事,牽製朝廷兵力!等咱們占領整個山東,再揮師北上,直取京城!”
“首領英明!”李三躬身退下。
徐鴻儒走到窗邊,望著城外的田野,心中暗忖:陸硯昭的火器雖厲害,但兗州城高牆厚,又有一萬多教徒駐守,朝廷想攻進來沒那麼容易。隻要各地教徒響應,朝廷必然首尾難顧,到時候他就是新的天下之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夜梟衛已帶著輕便型神威炮,在夜色中向兗州疾馳而來。李穎坐在馬背上,看著手中的地圖,眼神堅定:“加快速度!務必在明日清晨抵達兗州城外,趁白蓮教立足未穩,一舉奪回縣城!”
士兵們齊聲應和,馬蹄聲在夜色中急促響起,十門輕便型神威炮被馬馱著,緊隨其後。月光灑在炮身上,泛著冷冽的光芒——這將是輕便型神威炮第一次投入平叛戰場,也是對虎豹營火器革新的又一次考驗。
夜梟衛抵達兗州的次日清晨?兗州城外
天色微亮,兗州城的城門緊閉,城頭上站著手持鋤頭、鐮刀的白蓮教教徒,臉上滿是緊張。李穎率領夜梟衛在城外列陣,十門輕便型神威炮架在最前方,炮口對準城門。
“徐鴻儒!你勾結逆黨,聚眾叛亂,殺害朝廷命官,若再不投降,即刻攻城!”李穎派人對著城頭喊話。
徐鴻儒站在城頭,看著城外的夜梟衛與神威炮,心中有些慌亂,但仍強裝鎮定:“我等是替天行道,絕不會投降!有本事就攻進來!”
李穎冷笑一聲,下令:“神威炮準備,轟擊城門!”
炮手們迅速裝填彈藥,點燃引線。“轟隆——轟隆——”連續十聲巨響,炮彈精準命中城門,木質的城門瞬間被炸開一個大洞。城頭上的教徒嚇得紛紛後退,陣腳大亂。
“衝鋒!”李穎一聲令下,夜梟衛士兵們手持五連銃,朝著城門衝去。城頭上的教徒雖想抵抗,但在銃聲中紛紛倒下。很快,夜梟衛衝進縣城,與白蓮教教徒展開巷戰。
徐鴻儒見大勢已去,想從後門逃跑,卻被早已埋伏在此的獵鷹衛士兵抓獲。李三等人頑抗到底,最終被夜梟衛斬殺。至午時,兗州縣城已被收複,被俘的普通教徒被集中起來,由夜梟衛士兵宣講朝廷的安撫政策——隻要放下武器,回家務農,既往不咎。
消息傳回京城,朱厚照大喜,下旨嘉獎李穎與夜梟衛,同時命陸硯昭繼續清剿山東其他州縣的白蓮教殘餘勢力。陸硯昭站在虎豹營工坊內,看著工匠們趕製輕便型神威炮,心中清楚:平定白蓮教隻是第一步,劉瑾的舊部仍在暗中活動,瓦剌也未徹底臣服,這場守護大明的戰鬥,遠未結束。
而南京孝陵的菜園裡,劉瑾得知徐鴻儒兵敗被俘的消息後,癱坐在地上,手中的鋤頭掉落在地。他知道,自己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從此再無翻身之日。夕陽下,他的身影在菜園中顯得格外落寞——這場與陸硯昭的博弈,他終究輸得一敗塗地。
虎豹營的爐火依舊熊熊燃燒,敲打聲、銃炮聲與士兵們的呐喊聲,在京城的上空回蕩,訴說著大明強軍的決心與希望。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