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35章:爵賞功臣?衛營謀新
正德八年1513年)?春
京城太和殿的鎏金銅爐飄著嫋嫋檀香,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金磚地麵上投下斑駁光影。朱厚照身著明黃色龍袍端坐龍椅,文武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氣氛莊重又帶著幾分喜氣——今日是為平定白蓮教、穩固邊疆的功臣論功行賞的日子。
“傳朕旨意!”朱厚照的聲音清亮有力,在殿內回蕩,“定遠伯陸硯昭,主持火器革新成效卓著,率軍平定山東白蓮教叛亂,又助邊疆築牢防務,特晉封為‘定遠侯’,食邑千戶,兼任兵部右侍郎,仍掌虎豹營事務!”
陸硯昭身著緋色官服,上前一步跪地領旨,聲音沉穩:“臣陸硯昭謝陛下隆恩!臣定竭儘所能,不負陛下信任,守護大明疆土!”
“沈知薇,”朱厚照目光轉向文官隊列中一身素衣的沈知薇,“你協助陸硯昭收集情報、聯絡各方,在平叛與邊疆防務中屢獻良策,特封為‘從五品誥命孺人’,賞黃金百兩、錦緞五十匹!”
沈知薇躬身行禮,語氣謙和:“臣女沈知薇謝陛下恩典,往後仍會儘心輔佐定遠侯,為朝廷效力。”
隨後,朱厚照看向立於武將隊列的錦衣衛指揮使王勇:“王勇,你率錦衣衛擒獲徐鴻儒、王彪,肅清劉瑾舊部,查案得力,勞苦功高,特升為‘正三品錦衣衛都指揮使’,賞白銀五百兩!”
“臣王勇謝陛下!臣必繼續整肅錦衣衛,為陛下監察朝野,護佑朝堂清明!”王勇跪地領旨,聲如洪鐘。
百官紛紛上前道賀,太和殿內一片歡騰。朱厚照看著眼前的景象,滿意點頭:“如今內亂平定,邊疆安穩,皆賴諸位臣工同心協力。陸愛卿,你兼任兵部右侍郎後,可多與內閣、兵部商議,推動軍務革新,讓大明軍威更盛!”
“臣遵旨!”陸硯昭再次躬身應道,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他心中的虎豹營改革計劃,終於有了向陛下稟報的契機。
朝會結束後?皇宮禦書房
陸硯昭隨朱厚照來到禦書房,太監奉上熱茶後悄然退下。朱厚照靠在鋪著軟墊的龍椅上,端起茶盞淺啜一口,卸下了朝堂上的威嚴,語氣親昵:“陸兄,如今你晉了侯爵,又兼了兵部要職,肩上擔子更重了。方才朝會上你眉頭微蹙,可是有心事藏著?咱們當年在東宮一起讀書時,你可從不跟朕繞彎子。”
這話瞬間拉近距離,陸硯昭也放鬆了幾分,放下茶盞起身拱手,語氣誠懇:“陛下還記得當年東宮舊事,臣心中感念。今日前來,正是想將心中關於虎豹營改革的設想,向陛下稟報,懇請陛下指點——這設想尚未與內閣、兵部及各營將領商議,僅為臣初步謀劃,若有不妥之處,還望陛下直言。”
“哦?虎豹營改革?”朱厚照來了興致,坐直身子放下茶盞,眼中滿是期待,“陸兄你辦事向來周全,既有想法,儘管細說,朕倒要聽聽,你想怎麼把這支火器勁旅改得更強。”
“臣計劃先為虎豹營更名,擬改為‘梟龍衛’,取‘梟擊長空、龍鎮山河’之意,既顯其威懾力,也暗合其守護大明之責。”陸硯昭緩緩道,“目前虎豹營下轄夜梟、蒼狼、獵鷹、猛虎、雄獅五衛,兵力約萬人,多以火器作戰為主。臣想將這五衛整合為五個作戰營,每營四千兵力;同時,擬從邊軍、禁軍、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中,各抽調兩千精銳,共一萬人補充入營,使梟龍衛作戰人員達到兩萬之數——這些精銳需有實戰經驗,最好熟悉火器操作,如此能更快融入衛營。”
朱厚照手指輕叩桌麵,目光深邃:“從各營抽調萬人,可不是小數目。陸兄你既未與各營商議,想必也考慮過他們可能抵觸?畢竟都是各營的骨乾,誰願輕易放走。”
“臣正為此擔憂,故先向陛下稟報。”陸硯昭坦誠道,“各營將領或許會顧慮兵力減少影響防務,臣的想法是,待陛下認可此計劃後,再聯合兵部與各營溝通——進入梟龍衛的士兵,官階可升一級,優先使用最新火器,後續還能協助原營訓練火器,長遠來看,反而能提升全軍火器作戰能力。隻是這協調工作,需陛下您出麵撐個底,各營才會安心配合。”
朱厚照聞言笑了,抬手點了點陸硯昭:“你啊,還是跟當年一樣,知道朕最信你。這事兒朕應了,後續若有將領推諉,你便提朕的話,就說這是為大明強軍計,誰也不能拖後腿。”他頓了頓,話鋒一轉,“那原虎豹營的工坊呢?如今火器研發全靠它,改革後總不能散了吧?”
“臣早有考慮,擬將原工坊改為‘梟龍衛裝備後勤部’,總人數兩千人。”陸硯昭繼續道,“其中設工匠八百人,負責火器研發、製造與維修;運輸保障人員七百人,統籌物料采購、運輸與存儲;護衛人員五百人,守護後勤部、火器庫及運輸線路安全。如此,作戰與裝備保障能形成閉環,避免以往‘將士缺裝備、工匠缺反饋’的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拿出一張草擬的名冊遞過去,補充道:“至於官職安排,臣設想讓原虎豹營五衛副指揮使,分彆任五個作戰營營將,官階定副三品武官;原工坊總負責人趙小匠,熟悉火器研發與物料管理,擬任裝備後勤部部長,官階正五品文官——隻是趙小匠非科舉出身,恐有人拿‘工匠任文官不合規製’說事,這事還需陛下定奪。”
禦書房內的商討與指點
朱厚照接過名冊仔細翻看,指尖劃過“趙小匠”的名字,抬頭看向陸硯昭:“陸兄,你舉薦的人,朕信得過。趙小匠研發五連銃、神威炮,立的是實打實的功,若因出身被排擠,豈不是寒了天下工匠的心?後續與內閣商議時,朕會替你說話,就說‘大明用人,唯才是舉’,誰也彆想拿規製當借口。”
“臣謝陛下!”陸硯昭心中一暖,又道,“此外,梟龍衛兩萬二千人的軍餉、物料需求不小,臣尚未與戶部溝通,不知戶部能否承擔——若陛下認可此計劃,臣再去與戶部侍郎商議,優先從今年軍餉預算中劃撥。”
朱厚照沉吟片刻,道:“如今邊疆無大戰,白蓮教平定後地方開支也省了不少,戶部應有餘力。你去溝通時,可提一句‘梟龍衛是火器主力,後續能幫其他軍營訓練,省朝廷的訓練錢’,戶部那邊精於算計,定會明白其中利弊。”
他站起身走到陸硯昭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帶著舊日情誼:“陸兄,你的改革設想,朕覺得可行,既強了火器戰力,又補了保障短板,合該是大明軍務該走的路。但你也知道,朝堂之事需兼顧各方,這初步謀劃還得跟內閣、兵部磨一磨。”
朱厚照回到龍椅旁,拿起朱筆在奏折上批下“朕已知曉,可先與內閣商議,再定細則”,遞向陸硯昭:“你拿著朕的批文去,內閣首輔他們看朕的麵子,也會認真跟你商議。三個月內,務必拿出成熟方案,朕還等著看你把‘虎豹營’改成‘梟龍衛’,讓這支勁旅更上一層樓呢!”
陸硯昭接過奏折躬身行禮:“臣遵旨!臣定儘快與內閣、兵部商議,完善方案,不辜負陛下信任!”
朱厚照擺擺手,語氣輕鬆:“去吧。記住,當年你教朕讀《孫子兵法》時說過‘欲速則不達’,改革也一樣,循序漸進才好。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隨時來見朕。”
“臣明白!”陸硯昭再次躬身,轉身退出禦書房。
走出皇宮,陽光灑在身上,陸硯昭握著手中的奏折,心中滿是乾勁——既有陛下的認可,又有舊日情誼作底,後續與內閣、兵部的商議定能順利不少。他抬頭望向虎豹營的方向,仿佛已看到“梟龍衛”的旗幟在營地上空飄揚,兩萬將士手持先進火器列陣待發,一如當年在東宮,他與朱厚照約定的那樣,共同守護大明山河。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