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38章:邊報急傳?衛營赴險
正德八年1513年)?夏末
宣府的八百裡加急文書剛送抵皇宮,朱厚照便立刻在禦書房召集內閣與兵部官員議事。案幾上攤著邊報與草原地圖,楊廷和、王瓊等大臣圍站兩側,神色凝重。
“諸位都看看,脫歡竟聯合亦不剌舉兵來犯,一萬五千騎兵直指宣府!”朱厚照指著地圖上的紅點,語氣急促,“宣府邊軍不足八千,雖有火器,卻難敵兩路聯軍。若宣府失守,瓦剌與韃靼便可長驅直入,威脅京畿!”
楊廷和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據斥候回報,脫歡吞並小部落收攏殘兵,亦不剌因缺糧被說動,兩部落雖聯手卻各懷鬼胎,並非鐵板一塊。當務之急是派援軍馳援宣府,穩住隘口防線,再伺機瓦解他們的聯盟。”
“楊首輔所言極是,”兵部尚書王瓊附和道,“隻是京營多駐守京城,抽兵過多恐動搖防務;邊軍其他營區需防備其他部落,難以調派。如今能快速馳援的,唯有剛擴編完畢的梟龍衛。”
朱厚照眼中閃過一絲決斷:“梟龍衛兩萬將士,裝備最新火器,又經合練,確實是最佳人選。傳陸硯昭即刻入宮!”
半個時辰後,陸硯昭身著緋色侯服走進禦書房,躬身行禮:“陛下召臣前來,可是為宣府邊患之事?”
“正是,陸兄,”朱厚照起身走到他身邊,指著地圖,“宣府危急,朕想命你率梟龍衛馳援,你可有把握?”
陸硯昭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宣府隘口,沉聲道:“臣有把握!梟龍衛前、中兩營可作為先鋒,攜帶神威炮與連發八銃,三日內抵達宣府;左、右營護送糧草補給隨後跟進,後營留守京城。隻要邊軍能守住五日,臣定能與陸硯青聯手擊退聯軍!”
“好!”朱厚照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任命你為宣府馳援總兵官,持朕的兵符,可調動沿途驛站馬匹與地方糧草;若遇緊急情況,可便宜行事!”他頓了頓,補充道,“王勇已帶人加強南京孝陵守衛,防止劉瑾舊部作亂,你儘管安心出征!”
“臣遵旨!定不負陛下信任,守住宣府!”陸硯昭躬身領命,接過兵符,轉身快步離去。
禦書房內,楊廷和看著陸硯昭的背影,對朱厚照道:“陛下,陸侯爺雖有能力,但此次聯軍來勢洶洶,臣建議再命大同總兵率軍策應,若宣府遇襲,可從側方支援。”
朱厚照點頭:“準奏!王尚書,立刻擬旨,命大同總兵率五千騎兵待命,聽候陸硯昭調遣!”
午時?梟龍衛營區
陸硯昭剛返回營中,春桃便捧著備好的文書迎上來:“老爺,大哥的邊報剛送到,裡麵詳細說了脫歡與亦不剌的兵力部署。”
陸硯昭接過邊報快速瀏覽,隨即對帳外喊道:“傳李穎、周正等五營營將與趙小匠即刻到中軍帳議事!”
不多時,眾人齊聚中軍帳。陸硯昭將兵符與聖旨放在案上,沉聲道:“陛下已任命我為馳援總兵官,率梟龍衛馳援宣府。現在部署任務:李穎率前營四千將士,攜帶五百支連發八銃為先鋒;周正率中營四千將士,押送十門神威炮與備用彈藥,與前營一同明日清晨啟程,走官道疾馳,務必三日內抵達宣府東隘口,協助陸硯青守住防線!”
“末將領命!”李穎與周正齊聲領命。
“左營、右營隨我為中軍,兩日後出發,護送糧草、醫官與後勤物資;後營留守營區,協助錦衣衛守護火器庫。”陸硯昭繼續下令,又看向趙小匠,“後勤部需在今日日落前備好所有火器零件、防潮火帽與三日乾糧,確保先鋒營無物資短缺。”
趙小匠躬身道:“侯爺放心!工匠們已在清點火器,今日日落前定能準備完畢!”
散會後,陸硯昭回到內院,春桃正幫他整理出征的行囊,將一件厚實的披風疊好放進包袱。“老爺,北方晝夜溫差大,這件披風您帶著,夜裡行軍彆著涼。”她抬頭看著陸硯昭,眼中滿是擔憂,“宣府凶險,您一定要多加小心,我在營裡等您和大哥回來。”
陸硯昭握住她的手,溫聲道:“放心,我與大哥聯手,再加上梟龍衛的火器,定能擊退聯軍。營裡的事就交給你了,若有緊急情況,可憑我的令牌調動京城錦衣衛支援。”
次日清晨?梟龍衛校場
天色未亮,校場上已燈火通明。前營與中營的八千將士整裝待發,戰馬嘶鳴著刨動蹄子,十門神威炮被木車裝載,炮身裹著防雨油布,連發八銃整齊地插在士兵們的背囊裡。趙小匠指揮工匠們將最後一批備用炮管裝車,擦了擦汗道:“侯爺,所有物資都已備齊,先鋒營可隨時出發!”
陸硯昭翻身上馬,抽出繡春刀,刀尖直指北方,高聲喝令:“先鋒營,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