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硯昭走到陸硯青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哥,宣化府的防務就交給你了,務必小心謹慎。若有緊急情況,可持我的令牌調動周邊衛所兵力,不必事事請示京城。”
“昭弟放心!”陸硯青用力點頭,“你此去南京,也要多加小心,寧王麾下十萬大軍,不可輕敵。若是戰事膠著,立刻派人傳信,我就算拚了命,也會率軍支援你!”
兄弟兩人目光交彙,無需更多言語,彼此都懂對方的牽掛。陸硯昭轉身對馬坤道:“把這叛賊交給王指揮使,帶回京城審訊,務必問出寧王的全部部署!”
王勇點頭應下,又對陸硯昭道:“定遠公,我已讓人在沿途驛站備好替換的馬匹與乾糧,你儘管加速行軍。京城這邊有我和沈指揮同知盯著,定不會出亂子。”
“多謝王指揮使。”陸硯昭拱手致謝——多年的生死交情,讓他們在危難時刻總能彼此信任。
午時?分道揚鑣
烈日當空,狼窩嶺前的戰場上,將士們正在清理屍體與雜物。陸硯昭翻身上馬,抽出繡春刀,高聲下令:“梟龍衛將士聽令!目標南京,加速行軍,馳援守城!”
“馳援南京!平定叛亂!”一萬五千將士齊聲呐喊,聲震山穀。隊伍調轉方向,朝著南方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梟龍衛的旗幟在隊伍前方飄揚,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朱厚照站在鑾駕前,看著遠去的隊伍,眼中滿是期許:“陸愛卿,朕等你凱旋!”隨後,他對王勇道:“啟程回京!朕要親自坐鎮朝堂,調動全國力量,支持平叛!”
鑾駕隊伍朝著京城方向前進,王勇率錦衣衛前後護衛,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經曆了狼窩嶺的伏擊,誰也不敢保證沿途沒有其他埋伏。
陸硯青則率邊軍返回宣化府,途中不斷下令:“傳我命令,宣化府所有城門即刻關閉,加強城防巡邏;命邊軍各營即刻清點兵力與火器,做好戰鬥準備;派人密切監視瓦剌邊境動向,一旦發現異常,立刻稟報!”
同日?京城的雙線布防
錦衣衛衙門內,沈知薇身著官服,坐在公案前,麵前攤著南京與南昌的地圖,手指在南京城的位置重重一點。“指揮同知,禮部侍郎張謙的府邸已被包圍,他與幾名禁軍將領正在府中密談,看樣子是想今夜發動宮變,配合寧王叛亂。”千戶躬身稟報。
“好,來得正好。”沈知薇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帶三百錦衣衛,悄悄潛入府邸,將張謙及其同黨全部抓獲,切記不要驚動百姓,避免引起恐慌。”
“屬下明白!”千戶領命離去。
春桃端著一碗冰鎮酸梅湯走進來,放在沈知薇麵前:“夫人,您已經忙了一上午,喝碗酸梅湯解解暑吧。剛收到消息,老爺已經率部馳援南京了,王指揮使說沿途驛站都已備好接應物資,不會耽誤行程。”
沈知薇接過酸梅湯,喝了一口,心中稍稍安定:“我不擔心他的行軍速度,隻是南京守軍不足五萬,寧王卻有十萬大軍,怕是難以支撐到援軍抵達。”她放下碗,指著地圖道:“我已經讓人給南京巡撫送信,讓他死守城池,儘量拖延時間;另外,命江南錦衣衛即刻襲擾寧王的糧道,就算不能截斷糧草,也要打亂他的攻城節奏。”
“夫人考慮得周全。”春桃點頭道,“後勤部的工匠們正在連夜趕製連發八銃與‘一窩蜂’火箭,預計明日就能裝車送往南京,應該能幫上忙。對了,太子殿下那邊已經安排妥當,由太傅陪同在東宮監國,宮禁也加派了錦衣衛守衛,不會出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知薇欣慰地點頭:“有你打理營中與後宮的瑣事,我才能專心應對叛亂。春桃,這次叛亂非同小可,咱們必須守住京城,守住大明的根基,等硯昭回來。”
“嗯!”春桃用力點頭,眼中滿是堅定。
黃昏?南京城外的危機
南京城外,塵土飛揚,寧王朱宸濠率領十萬叛軍將南京城團團包圍。他身著華麗的鎧甲,騎在一匹純白的汗血寶馬上,看著眼前高大的城牆,嘴角勾起一抹貪婪的笑容:“南京城,朕來了!傳我命令,明日一早,全力攻城!誰能第一個登上城牆,賞黃金千兩,封忠義侯!”
“殺!殺!殺!”叛軍將士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城頭上,南直隸巡撫李嵩麵色凝重地看著城外的叛軍,身旁的副將憂心忡忡道:“大人,咱們隻有四萬守軍,糧草也隻夠支撐十日,若援軍再不到,南京就真的守不住了!”
李嵩握緊手中的佩劍,沉聲道:“陛下已經派陸定遠公率軍馳援,相信很快就會到了!傳令下去,今夜加固城牆,備好滾木礌石與火器,明日與叛賊死戰到底,就算拚儘最後一人,也要守住南京!”
城頭上的守軍將士們聽到這話,紛紛舉起武器,高聲呐喊:“死守南京!死守南京!”呐喊聲回蕩在南京城上空,帶著必死的決心。
而此時的官道上,陸硯昭率部日夜兼程,朝著南京疾馳。他看著漸漸落下的夕陽,心中暗忖:朱宸濠,你謀反叛亂,殘害百姓,我定要將你繩之以法,還大明一個太平!
夜色漸深,星光點點,照亮了明軍將士前行的道路。一場決定大明命運的平叛之戰,已在南京城外悄然拉開序幕,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的勝負,將決定整個王朝的未來。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