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49章:歸途伏擊?京城守禦
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
京畿外圍的居庸關古道上,寒風卷著積雪,如刀子般刮過梟龍衛將士的臉頰。陸硯昭率直屬營4950名將士日夜兼程——這支僅聽命於他的精銳,每人配備一把10連銃槍管下加裝可拆卸刺刀)、一柄繡春刀,還有一麵經趙小匠改良的冷鍛鋼盾:盾麵薄如銅板,卻能抵禦彎刀劈砍與鉛彈近距離射擊,邊緣還打磨出鋒利刃口,可攻可守。此次馳援宣府,他從直屬營抽調5000人,返程時留50名火器教官協助邊軍,故餘4950人。
馬蹄踏過結冰路麵,發出“咯吱”脆響。行至“鷹嘴崖”險地,陸硯昭勒馬駐足——兩側懸崖陡峭,山道僅容兩馬並行,積雪下的雜亂蹄印格外刺眼。“直屬營前隊斥候,探查前方三百步!”他高聲下令,十名斥候立刻貓腰潛行,手中鋼盾斜挎在背,10連銃已上膛,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半柱香後,警報銃聲劃破寂靜!懸崖上滾石裹挾積雪轟然砸下,數百叛黨箭雨如暴雨般傾瀉。“直屬營結圓陣!銃手在外,鋼盾列三層!”陸硯昭繡春刀直指天空,4950名將士瞬間聯動:前排將士單膝跪地,鋼盾拚接成密不透風的盾牆,盾刃朝外;後排將士將10連銃架在盾頂縫隙處,槍口對準崖頂;中間騎兵則將鋼盾豎在馬側,護住物資與同伴,整個防禦陣如同一座移動堡壘。滾石砸在盾牆上,僅留下淺淺凹痕;箭雨射來,要麼被盾麵彈開,要麼嵌入盾身卻穿不透——改良鋼盾的優勢瞬間顯現。
“第一排10連銃,三輪齊射!”陸硯昭下令。“砰砰砰——”密集的銃聲回蕩在山穀,鉛彈如冰雹般飛向崖頂,叛黨紛紛中彈墜崖。他觀察地形後,對直屬營校尉道:“帶200人從西側獵戶小路攀爬,鋼盾護頭,接近崖頂後裝刺刀衝鋒;100人從東側舉盾牽製,用盾刃劈開灌木叢開路!”校尉領命而去,將士們左手持盾擋雪,右手握銃,在濕滑石階上穩步攀爬。一名士兵被叛黨推下的石頭砸中鋼盾,隻踉蹌兩步便穩住身形,反手扣動扳機,將崖邊叛黨擊斃。半柱香後,西側攀爬隊成功抵達崖頂,卸下10連銃上的刺刀,與鋼盾配合展開近戰——盾刃劈砍、刺刀突刺,叛黨根本無法抵擋,很快便被肅清。
至巳時,伏擊戰結束——直屬營陣亡12人,傷30人,斬殺叛黨300餘人,俘虜50餘人。一名受傷的直屬營士兵正用鋼盾邊緣割斷綁繩,他的10連銃槍管還沾著血跡,繡春刀插在腰間:“公爺,這些叛黨連咱們的盾都劈不開,還想伏擊咱們!”
“審訊俘虜!”陸硯昭蹲在被俘小頭目麵前,刀尖抵其喉嚨。小頭目看著滿地配備精良武器的直屬營將士,顫抖招供:“月底有3000弟兄夜襲西直門,城內有內應!”陸硯昭立刻下令:“加速行軍,黃昏前抵京!傳信京城,奏請陛下調前、中、左三營支援西直門!”——他深知,京城周邊尚有名梟龍衛3萬總作戰人員4950人),其中前營秦安、中營陳猛、左營林峰所部共1.5萬人駐守京郊,右營李穎、後營魏無羨所部1萬餘人駐守通州,另有隸屬於梟龍衛的2000裝備後勤部部長趙小匠),若能調派,可快速加固防禦。
同日?京城錦衣衛衙門與梟龍衛營
沈知薇在錦衣衛衙門接到陸硯昭的傳信,立刻派人前往京郊梟龍衛營——她深知裝備後勤部隸屬於梟龍衛,無需繞經春桃春桃此時在陸府打理家事),直接對接趙小匠更高效。“趙部長,公爺傳信,直屬營的10連銃彈藥需補充,另外請後勤部再調50具‘一窩蜂’火箭、20門神威炮支援西直門,防寒鎧甲優先供應直屬營將士!”沈知薇對趕來的趙小匠道。
趙小匠立刻點頭:“沈指揮同知放心!後勤部已備好10萬發鉛彈、5萬份火藥,火箭與神威炮也已檢修完畢,隻要陛下旨意下達,半個時辰內便可裝車!直屬營的改良鋼盾若有損壞,我們也能現場修補!”話音剛落,皇宮太監便抵達:“陛下有旨——調前營秦安、中營陳猛所部1萬人進駐西直門,左營林峰所部5000人進駐德勝門;命梟龍衛裝備後勤部即刻運送武器支援,由趙小匠親自督運!”
“臣遵旨!”趙小匠與沈知薇齊聲領命。沈知薇隨即派人通知陸府的春桃:“告知春桃姑娘,公爺今夜抵京,直屬營將士多有輕傷,府中可備些傷藥與熱湯,軍務之事無需她操心。”
黃昏?京城德勝門
夕陽餘暉中,德勝門外旌旗如林——秦安率前營5000人、陳猛率中營5000人已進駐西直門,正按陸硯昭此前製定的戰術布防;趙小匠帶著2000後勤部人員,將火箭與神威炮運至城頭,工匠們正為直屬營將士檢修10連銃與鋼盾,有的更換磨損的刺刀,有的用鐵錘敲打修複盾麵凹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陸硯昭率直屬營4950人策馬而來,將士們肩扛鋼盾、腰挎繡春刀,10連銃斜背在身,雖經長途奔襲,卻依舊精神抖擻。秦安、陳猛、趙小匠立刻上前躬身行禮:“公爺!西直門已架設30具‘一窩蜂’火箭、10門神威炮,外設三重拒馬,內牆堆好滾石火油!後勤部已備好熱湯與彈藥,直屬營將士可先檢修裝備、休整片刻!”
陸硯昭點頭,目光掃過城頭:“秦安,你率前營守西直門正門,用鋼盾搭建臨時防禦工事;陳猛,你率中營守側門,重點防範叛黨用火器攻城;趙小匠,命後勤部連夜趕製100個火油桶,每個桶壁加裝鐵皮,防止被叛黨刀砍破裂;我帶直屬營4950人,今夜三更突襲廢棄軍營——每人帶3份火藥、20發鉛彈,鋼盾必帶,繡春刀出鞘即見血!林峰的左營在德勝門待命,若有叛黨突圍,用10連銃梯次射擊攔截!”
“遵公爺令!”三人齊聲領命。沈知薇此時趕來,遞上密報:“錦衣衛已查到西直門附近3名內應,藏在商鋪內,由王勇帶人監視,待公爺突襲結束後再抓捕,避免叛黨提前察覺。”
當夜三更?廢棄軍營
廢棄軍營內,叛黨圍著篝火取暖,有的擦拭彎刀,有的把玩自製土炮,絲毫未察覺1.495萬梟龍衛已布下天羅地網直屬營4950人+左營5000人+前、中營5000人外圍策應)。陸硯昭率直屬營潛伏在營外雪地裡,將士們將鋼盾半埋在雪下,10連銃已上膛,刺刀泛著冷光。“放信號彈!”紅色信號彈升空,他率先衝鋒,10連銃連續扣動扳機,營門守衛應聲倒地。
“衝!”直屬營將士如猛虎下山般湧入,鋼盾撞開叛黨的帳篷,刺刀刺穿敵人的胸膛;遇到反抗激烈的叛黨,將士們便抽出繡春刀,刀光閃過,叛黨應聲倒地。一名叛黨舉著土炮對準陸硯昭,他側身避開炮彈,鋼盾順勢砸向叛黨手腕,再用繡春刀一刀封喉。叛黨首領揮刀抵抗,卻被陸硯昭用鋼盾擋住刀鋒,反手抽出10連銃上的刺刀,精準刺入他的肩胛,將其生擒。
營內叛黨見首領被俘,又被直屬營的精良裝備震懾——他們的彎刀砍不動鋼盾,土炮打不過10連銃,頓時軍心大亂,紛紛扔下武器投降。至五更,突襲結束——斬殺叛黨200餘人,俘虜2800餘人,繳獲大量自製土炮與火藥。直屬營僅傷15人,且多為輕傷,鋼盾與10連銃的組合,讓傷亡率大幅降低。
“將俘虜押往錦衣衛詔獄,由王勇審訊,務必找出所有內應!”陸硯昭下令,隨即派人通知秦安、陳猛:“西直門可稍減防備,留5000人駐守即可,其餘5000人回營休整!”
次日清晨?西直門與太和殿
陸硯昭在西直門巡查時,趙小匠帶著後勤部人員送來新製的火油桶,躬身道:“公爺,按您的要求,火油桶已加裝鐵皮,另外為直屬營補充了50把新繡春刀、100麵備用鋼盾,10連銃的彈藥也已足額分發。”秦安也上前稟報:“公爺,昨夜無異常,後勤部送來的火箭已調試完畢,將士們都在熟悉直屬營的戰術,爭取下次作戰能配合更默契!”
此時,王勇派人傳來審訊結果:“俘虜招供,東廠掌印太監的貼身太監劉全是內應,已傳遞多份防務情報!”陸硯昭立刻入宮麵聖,朱厚照下令:“命你調左營林峰所部5000人,配合錦衣衛徹查東廠;另命右營李穎、後營魏無羨所部1萬餘人,從通州移防京郊,加強京城防衛!直屬營勞苦功高,可回營休整三日,慶功宴後再承擔京畿巡邏任務!”
“臣遵旨!”陸硯昭領命,隨即調林峰率左營包圍東廠。經半日排查,劉全藏於地窖,被當場抓獲,從其住處搜出與叛黨的往來密信。“押入詔獄,等候陛下發落!”陸硯昭下令,至此,叛黨勢力徹底肅清。
三日後?陸府
陸硯昭回到府中時,春桃已備好豐盛的飯菜,迎上前笑道:“公爺,您可算回來了!我讓人把您的繡春刀、鋼盾都擦乾淨了,放在書房呢,10連銃也請後勤部的師傅檢修過了,您放心用!”沈知薇隨後抵達,遞上奏折:“周正已從宣府返回,陛下命他暫代直屬營統領;秦安、陳猛率前、中營回駐京郊,林峰、李穎、魏無羨各營也已歸位;趙小匠的後勤部正在改良10連銃,想把裝彈速度再提升三成,下月慶功宴後便可試用。”
陸硯昭接過湯碗,看著眼前的兩人,又想起直屬營將士們的精良裝備與默契配合,心中滿是安定——梟龍衛6營各司其職,2000後勤部保障有力,大明邊疆穩固,京城安寧。他輕聲道:“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等慶功宴結束,咱們去城外彆院小住幾日,讓將士們也好好歇歇,養精蓄銳,應對日後的挑戰。”
春桃與沈知薇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期待。窗外暖陽正好,透過窗欞灑在桌案上,映著三人的身影,滿是歲月靜好。陸硯昭知道,這安穩背後,是3.2萬梟龍衛上下一心的付出,是精良裝備與嚴明戰術的支撐,更是君臣、軍民協力的成果。未來縱使再有挑戰,隻要這支隊伍在,隻要身邊人在,大明的山河便永遠固若金湯。
編輯分享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