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59章:海疆初開?盜影暗現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
福建泉州港的碼頭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大明首批遠洋商船即將啟航,前往南洋諸國開展貿易。碼頭上擠滿了百姓與商人,有的踮腳眺望停泊在港灣的三艘福船,有的圍著布政司官員詢問關稅細則,還有的向船員塞去家鄉特產,盼著他們帶回海外新奇物件,熱鬨得如同節慶。
福建巡撫蘇文淵正與錦衣衛派駐泉州的千戶周正一同檢查商船的防禦裝備,他手指著船舷兩側的炮位,語氣沉穩:“每艘商船上都配了2門趙小匠新製的小型神威炮,射程能到兩裡,甲板上還有50把連發火銃,10名梟龍衛水戰精銳值守,尋常海盜絕討不了好。”
周正點頭,從懷中掏出一份手繪海圖,鋪在甲板上:“蘇大人,錦衣衛查了半個月,摸清了南洋航線的海盜分布——泉州到呂宋這段,有個‘海鯊幫’最猖獗,首領叫王海,以前是泉州本地水手,熟悉洋流與暗礁,上個月剛劫了兩艘民間貨船,搶了上千匹綢緞,還殺了七個船員,得重點提防。”
正說著,碼頭上突然響起一陣歡呼——首艘商船“福安號”升起風帆,在拖船的牽引下緩緩駛離碼頭,船尾懸掛的明黃色“大明通商”旗在海風裡獵獵作響。岸邊百姓揮著布條呐喊,連孩童都舉著糖葫蘆蹦跳,蘇文淵望著遠去的船影,感慨道:“自永樂年後,泉州港久未如此熱鬨。海外貿易能成,不僅能補國庫,還能讓南洋知道大明如今的氣象,隻是這海盜不除,終究是隱患。”
周正接過話:“我已把海鯊幫的情報告訴京城,王勇指揮使說會協調梟龍衛派精銳來,估摸著這幾日就到。”
同日?京城太和殿
朱厚照捏著泉州港送來的開港奏報,嘴角止不住上揚,將奏報遞給身邊的楊廷和:“楊首輔,你瞧瞧,蘇文淵辦事利索,泉州港順順利利開了,首批商船都往南洋去了。你算算,今年這海外貿易,能給國庫添多少銀子?”
楊廷和接過奏報,指尖劃過“載貨量:綢緞兩千匹、茶葉五千斤、改良農具三百件”的字樣,細細核算後道:“陛下,按南洋商埠的市價,每艘商船往返一次,扣除船員俸祿、船隻維護,淨利能有五萬兩;若每月派十艘,一年便是六百萬兩,抵得上去年國庫三成的收入!有了這筆錢,江南的水利、北方的糧種改良、邊防的火器更新,都不用愁了。”
“好!好一個六百萬兩!”朱厚照興奮地敲了敲龍椅扶手,目光轉向陸硯昭,“陸愛卿,泉州那邊報來,南洋航線有海盜作亂,叫什麼海鯊幫,還傷了我大明百姓。你是梟龍衛統領,這事你怎麼看?”
陸硯昭出列躬身,語速平穩卻透著果決:“陛下,藏鋒隊僅百人,需駐守京城外圍與邊防偵查,不便抽調。臣建議從直屬營抽調300名熟悉海戰的精銳——這部分將士去年曾在通州運河演練過水戰,對船隻操控、水上近戰皆有經驗,可組成‘海巡隊’,由直屬營千戶李銳統領,即日前往泉州。此外,藏鋒隊雖不赴前線,可協助錦衣衛梳理海盜情報:他們擅長分析地形與敵人行蹤,已從周正傳回的海圖中標記出三處可能的海盜據點,可讓海巡隊抵達後優先排查。趙小匠新造的‘觸發性水雷’,也可同步運往泉州,布在海盜常出沒的暗礁區,形成防禦防線。”
朱厚照聽完,點頭認可:“藏鋒隊留著穩固後方也好!就按你說的辦——陸愛卿負責調派直屬營精銳,趙小匠趕製水雷,王勇讓錦衣衛配合海巡隊查探海盜老巢,務必把這海鯊幫連根拔了,彆壞了朕的海外通商大計!”
“臣遵旨!”陸硯昭、趙小匠、王勇齊聲領命,殿內百官也紛紛拱手,滿是振奮——海外貿易開了好頭,若能掃清海盜,大明的富庶定能再上一層。
三日後?梟龍衛直屬營演武場
直屬營300名水戰精銳已換上深藍色水戰勁裝,正在模擬甲板上緊鑼密鼓訓練。演武場中央搭了木質“船舷”與“船艙通道”,千戶李銳手持繡春刀,對著將士們演示近戰招式:“海盜慣於在窄小船艙裡偷襲,出刀要快、準,還得護著要害!連發火銃在船上隻能點射,避免火藥誤傷同伴,更彆打穿船板導致進水!”
話音剛落,兩名將士持械上前演練:一人模擬海盜從“船艙口”突襲,另一人舉盾格擋的同時,用短匕精準刺向對方手腕,動作乾脆利落。李銳點頭,又指向一旁堆放的水雷:“這是趙部長送來的新家夥,外殼鐵皮包裹,內裝十斤火藥,船底一碰引信就炸。布放時要記好坐標,回頭畫成海圖,彆讓咱們的商船誤觸。”
趙小匠這時扛著個防水火藥包過來,笑著補充:“李千戶,這火藥包能在水下點燃,若海盜船靠得近,扔到船底能炸出大洞。你們明日出發,我讓工匠跟著送五十個水雷到泉州,再帶十套‘水下呼吸管’,方便將士們水下探查敵船情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銳接過火藥包,掂量著重量:“多謝趙部長!我們明早卯時啟航,爭取五日到泉州,早日把海鯊幫清了,讓商船能安心走南洋航線。”
七日後?泉州港外海
海巡隊的三艘戰船已偽裝成民間貨船,慢悠悠航行在泉州至呂宋的航線上。李銳站在船頭,用望遠鏡觀察海麵,忽然對身邊的副將道:“看那邊——十艘快船,船頭有鯊魚旗,是海鯊幫!”
副將立刻傳令,將士們迅速進入戰鬥位置:神威炮裝填火藥,連發火銃瞄準敵船,兩名熟悉水性的將士帶著水下呼吸管,悄悄潛入海中,準備在海盜船靠近時貼放防水火藥包。片刻後,海盜船已逼近,王海站在最前麵的船上,扯著嗓子喊:“把船上的貨留下,老子饒你們一命!”
李銳冷笑一聲,揮手下令:“開炮!”兩門神威炮同時轟鳴,炮彈落在海盜船左側,激起丈高水花。王海見狀,惱羞成怒地揮刀:“衝上去!殺了他們,貨都是咱們的!”
海盜船加快速度,朝著戰船衝來。潛入水下的將士趁機靠近,將防水火藥包貼在最前麵兩艘海盜船的船底,點燃引信後迅速遊回。片刻後,兩聲巨響傳來,海盜船底被炸出大洞,海水瞬間湧入,船身開始傾斜。
“放銃!”李銳抓住時機下令,甲板上的連發火銃同時開火,鉛彈如雨般落在海盜船上,不少海盜中槍落水。仍有三艘海盜船強行靠過來,海盜舉著短刀踩著跳板往戰船上爬,卻被早已等候的將士們攔住——有的用盾撞開海盜,有的用繡春刀直刺要害,狹窄的甲板上刀光劍影,慘叫聲此起彼伏。
王海見勢不妙,想駕船逃跑,卻被李銳盯上。兩人在船尾纏鬥,王海的刀法雖狠辣,卻抵不住李銳的沉穩——李銳故意賣個破綻,待王海揮刀砍來時,側身避開,同時用刀柄猛擊其手腕,王海吃痛鬆手,短刀落入海中,剛想掙紮,就被李銳用刀抵住喉嚨:“王海,你束手就擒吧!”
這場海戰從正午打到黃昏,海巡隊擊沉海盜船5艘,俘獲3艘,殲滅海盜300餘人,生擒200餘人,連王海都被活捉,自身僅陣亡10人、傷20人。當晚,李銳讓人把王海押到泉州府衙,交給周正審訊。
燭火下,周正一拍驚堂木:“王海,你劫掠大明商船,還傷人性命,從實招來!可有同黨?”王海起初還想抵賴,可當錦衣衛拿出他與倭寇往來的書信——信中寫著“若斷大明貿易線,可助你奪泉州港”時,他終於癱軟在地:“是……是倭寇讓我劫船,說事成後給我送火器,幫我當南洋霸主……”
三日後?京城陸府
陸硯昭捏著李銳與周正聯名送來的戰報,對坐在對麵的沈知薇道:“海鯊幫清了,可查出他們跟倭寇有勾結,泉州港還得加防。我已奏請陛下,從直屬營再調200人去泉州,讓趙小匠多送些神威炮與水雷,同時讓藏鋒隊持續分析倭寇動向——他們從錦衣衛傳來的情報裡,找出了倭寇可能藏匿的兩個小島,已標注給李銳,讓他派人去排查。”
沈知薇遞過一杯熱茶,笑著拿出另一封奏報:“你先彆急著操心泉州,看看這個——北方的‘耐寒粟’出苗整齊,農技官說比去年長勢好,秋收預計能多收三成;吏部的考核結果也下來了,蘇文淵因泉州開港有功,要升湖廣總督,周正調回京城當指揮僉事,連李銳都記了大功,往後晉升能優先。”
春桃端著一碟剛從泉州運來的呂宋芒果,放在桌上:“公爺,夫人,你們嘗嘗這個!街上說這是‘海外仙果’,甜得很!現在京城的海外貨可多了,南洋的香料、西洋的玻璃鏡,連雜貨店都賣起了呂宋的白糖,百姓們都說,如今的日子比以前紅火多了,連稅都比去年少交了些呢。”
陸硯昭拿起一塊芒果,嘗了一口,甜味在舌尖散開。他望著窗外庭院裡盛開的海棠,輕聲道:“海外貿易開了頭,農桑、吏治也在走上正軌,大明總算有了複興的樣子。隻是倭寇的事還沒了,藏鋒隊得盯緊邊防與海疆的情報,未來還會有新的麻煩,咱們得一步一步來。”
沈知薇握住他的手,眼中滿是暖意:“隻要你在,隻要君臣一心,再大的麻煩也能解決。等泉州安穩了,咱們去泉州看看海,嘗嘗那裡的海鮮,也看看咱們大明的商船,是怎麼把綢緞、茶葉運到南洋,再把海外的好東西帶回來的。”
陸硯昭點頭,眼中閃著期待的光。春風拂過窗欞,帶著海棠的香氣,庭院裡的石桌上,那碟呂宋芒果泛著金黃的光,就像大明未來的日子,滿是希望與暖意。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