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講武開堂?萬國來朝初露影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262章 講武開堂?萬國來朝初露影

第262章 講武開堂?萬國來朝初露影(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62章:講武開堂?萬國來朝初露影

正德十四年1519年)?冬

京城西郊的大明講武堂外,旌旗獵獵。演武場上,500名從梟龍衛6營與邊軍中選拔出的學員身著統一勁裝,整齊列隊,眼神中滿是期待——今日是講武堂正式開課的日子,也是大明係統化培養軍事人才的開端。

陸硯昭身著銀色鎧甲,站在演武場高台上,目光掃過隊列:“諸位皆是大明軍中的精銳,今日入讀講武堂,不僅要學戰術、練火器,更要明白‘為誰而戰’——為守護大明的山河,為守護百姓的安穩!”

話音剛落,台下響起整齊的呐喊:“為大明!為百姓!”

首課由陸硯昭主講“多兵種協同戰術”,他指著演武場一側的模擬戰場——草原場景中布置著騎兵衝鋒路線,海疆場景裡停著仿製戰船,山林場景中設有隱蔽哨位:“藏鋒隊的隱蔽偵查、海巡隊的水上作戰、邊軍的騎兵突擊,並非孤立存在。比如宣府邊防,需藏鋒隊摸清草原部落動向,邊軍騎兵才能精準突襲;泉州海疆,需海巡隊牽製海盜主力,藏鋒隊才能潛入敵巢——這便是協同的意義。”

隨後,秦安演示騎兵戰術,林峰講解水上作戰技巧,趙小匠則帶著學員拆解改良連發火銃,講解火器原理。學員們聽得專注,不時提問,演武場上既有理論教學的嚴謹,又有實操訓練的熱血——這正是陸硯昭打造講武堂的核心目標:讓紙上戰術變為實戰能力。

課間休息時,一名來自宣府邊軍的學員找到陸硯昭,興奮道:“總教習,以前我們隻會硬衝硬打,今日才知戰術協同這麼重要!若早學這些,去年宣府伏擊戰時,弟兄們能少傷亡不少!”

陸硯昭拍了拍他的肩膀:“講武堂的意義,就是讓更多將士少流血、打勝仗。好好學,未來你們都是大明邊防與海疆的支柱。”

同日?廣東廣州海貿分司

廣州港的碼頭上,與泉州港同樣繁忙——這是廣州海貿分司設立後的首個貿易月,首批前往南洋的商船已返航,帶回了滿船的香料、象牙與珍珠,碼頭周邊的商鋪擠滿了采購的商人與百姓。

分司負責人、原泉州督查司副使陳默正與錦衣衛千戶一同核驗商船貨物:“按備案清單,這艘船應帶回香料三千斤、象牙五十根,現在清點結果如何?”

錦衣衛千戶遞上清單:“香料三千零五十斤,象牙五十根,超出部分已按規定補征關稅,無違禁品。商人說南洋諸國對大明的綢緞需求極大,下次想多帶兩千匹出海。”

陳默點頭,在清單上簽字:“告訴商人,隻要按規定備案、繳稅,朝廷支持他們擴大貿易。另外,讓藏鋒隊海疆組的隊員再查一遍周邊海域,確保沒有走私船隻靠近。”

自廣州海貿分司設立,藏鋒隊已抽調50名海疆組隊員駐守此處,他們與錦衣衛協同,不僅摸清了廣州至南洋的三條走私航道,還協助查獲了兩艘走私硫磺的商船,確保了貿易的規範有序。正如陳默在給京城的奏報中所寫:“海貿分司與藏鋒隊協同,廣州港走私絕跡,稅銀日增,商人安心,百姓受益。”

三日後?北方山西農桑區

山西的農田裡,雖已入冬,卻仍有忙碌的身影——農技官正帶著農民搭建育苗棚,準備明年春天播種從山東“糧種繁育基地”運來的改良“耐寒粟”種子。這是北方農桑新政從山東、河北向山西、陝西推廣的重要一步。

負責山西農桑推廣的工部郎中李謙,正查看育苗棚的結構:“這育苗棚用的是趙小匠改良的竹木結構,比山東的更抗風,適合山西的氣候。大家一定要按圖紙搭建,彆漏了保暖層,否則種子會凍壞。”

一名老農捧著改良種子,眼中滿是期待:“李郎中,山東來的人說,這種子畝產比咱們原來的粟米多三成?要是真這樣,明年冬天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李謙笑著點頭:“不僅如此,農技官還會教大家桑蠶養殖技術,明年秋天,咱們既能收糧食,又能賣蠶絲,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老農們聽了,乾勁更足,紛紛拿起工具搭建育苗棚——冬日的寒風中,農田裡滿是對來年豐收的期盼。而這背後,是戶部從海貿稅銀中劃撥的十萬兩農桑補貼,是藏鋒隊在山西偏遠地區排查豪強阻撓的努力,更是大明“以海貿補農桑,以農桑穩民生”的發展邏輯。

七日後?京城太和殿

朱厚照看著手中的三份奏報——講武堂開課順利、廣州海貿分司稅銀突破50萬兩、山西農桑推廣進展順利,臉上滿是笑容。“諸位卿家,”他的聲音傳遍大殿,“講武堂培養人才,海貿充實國庫,農桑安穩民生,大明如今的景象,是朕登基以來最欣慰的時刻!”

話音剛落,禮部尚書匆匆走進殿內,躬身道:“陛下,草原瓦剌順義王派使者前來,說要親自帶貢品入京,為陛下賀壽,同時希望與大明深化互市,還提及想派子弟入讀講武堂,學習大明軍事技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內官員們頓時議論起來——瓦剌使者此前雖常來,卻從未有順義王親自入京的先例,更彆提派子弟入讀講武堂。

朱厚照看向陸硯昭:“陸愛卿,你怎麼看?”

陸硯昭躬身道:“陛下,順義王親自入京,既是對大明實力的認可,也是想深化雙方關係的信號。派子弟入讀講武堂,看似學習軍事,實則是想通過文化與技術交流,拉近與大明的距離——這對邊防穩定有利。臣建議,答應順義王的請求,隆重接待他入京,同時讓藏鋒隊加強宣府至京城沿線的安保,確保萬無一失;講武堂可設‘異族學員班’,單獨製定課程,既展示大明的軍事與文化,也避免核心戰術泄露。”

楊廷和補充道:“陛下,順義王入京,也是展示大明繁榮的好機會。可讓他參觀泉州、廣州的海貿港,看看北方的農桑豐收景象,讓他知道大明的強大不僅在軍事,更在民生與經濟——如此,草原部落才會更願意與大明和平共處。”

朱厚照點頭,語氣堅定:“準奏!禮部負責接待事宜,陸愛卿協調藏鋒隊與講武堂,張尚書準備好展示農桑與海貿成果的文書——朕要讓順義王看到,大明既有守護山河的實力,也有共享繁榮的誠意!”

三日後?陸府

陸硯昭回到府中時,沈知薇正整理藏鋒隊為順義王入京準備的安保方案。“你看,”她遞過方案,“藏鋒隊已選出100名精銳,負責從宣府至京城沿線的隱蔽安保,重點排查山林與驛站,防止有人趁機作亂。另外,王勇也派了錦衣衛協同,確保萬無一失。”

春桃端著熱湯走進來,笑著說:“公爺,夫人,街上都在說瓦剌順義王要親自來京城,百姓們都很期待,說想看看草原的使者長什麼樣。還有,講武堂的學員們聽說要收草原子弟,都很興奮,說想跟他們切磋戰術呢!”

陸硯昭接過熱湯,喝了一口,心中滿是感慨:“從草原部落襲擾邊防,到順義王親自入京賀壽;從海疆海盜猖獗,到萬國商船來朝;從北方糧荒,到農桑豐收——大明的變化,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

沈知薇握住他的手,眼中滿是暖意:“未來還會有更多變化,講武堂會培養出更多人才,海貿會連接更多國家,農桑會讓更多百姓吃飽飯。而我們,會一直陪著大明,看著它越來越強大。”

窗外,雪花輕輕飄落,覆蓋了陸府的庭院,卻擋不住屋內的溫暖與希望。陸硯昭知道,順義王入京隻是大明走向繁榮的一個縮影,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與機遇,但隻要君臣同心、軍民協力,終能實現“山河永固、百姓安康”的願景——而講武堂的鐘聲、海貿港的船鳴、農田裡的笑聲,都是這一願景最生動的注腳。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