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順義入覲?互鑒共榮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263章 順義入覲?互鑒共榮

第263章 順義入覲?互鑒共榮(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63章:順義入覲?互鑒共榮

正德十四年1519年)?臘月

京城郊外的官道上,一隊浩蕩的人馬正緩緩前行——瓦剌順義王率領的使團身著皮袍,帶著草原特產的駿馬、皮毛與玉石,在錦衣衛與藏鋒隊的護送下,朝著京城方向進發。順義王勒住馬韁,望著遠處京城的輪廓,眼中滿是感慨——這是他首次踏入大明都城,也是草原部落與大明從衝突走向合作的重要一步。

負責護送的藏鋒隊統領沈鋒,策馬來到順義王身邊:“王爺,前方就是京城外的迎客驛,陛下已派禮部官員在此等候,為您接風洗塵。”

順義王點頭,語氣中帶著敬意:“多謝沈千戶。一路而來,見大明官道平整、百姓安居,與傳聞中截然不同——尤其是宣府至京城的農田,雖已入冬,卻能看出規劃整齊,想來明年定是豐收之年。”

沈鋒笑著回應:“王爺過獎了。大明如今的安穩,離不開陛下的治理,也離不開草原部落的和平意願。待您入京後,還能看到更多繁榮景象。”

當日午後,順義王使團抵達迎客驛,禮部尚書率官員早已等候在此,以大明最高禮儀迎接——鼓樂齊鳴,百姓夾道歡迎,手中揮舞著寫有“漢蒙一家”的布條,讓順義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次日?大明講武堂

陽光灑在講武堂的演武場上,500名學員正在進行戰術演練——藏鋒隊隊員演示隱蔽偵查,海巡隊隊員模擬水上作戰,邊軍學員則展示騎兵衝鋒,動作整齊劃一,氣勢如虹。順義王帶著草原使團成員,在陸硯昭的陪同下,站在高台上觀看,眼中滿是驚歎。

“陸公爺,這便是大明的軍事訓練?”順義王指著演武場,語氣中帶著欽佩,“隱蔽偵查如鬼魅,水上作戰似蛟龍,騎兵衝鋒若猛虎,難怪能擊潰兀良哈部與倭寇!”

陸硯昭點頭,邀請順義王來到火器展示區:“王爺請看,這是趙小匠改良的連發火銃,可連續發射15發鉛彈;這是神威炮,射程可達三裡;還有用於海疆的水雷,能有效防禦海盜襲擾。講武堂的學員不僅要學習戰術,還要掌握這些新式火器的操作與原理。”

趙小匠上前,拆解連發火銃,講解其構造:“王爺,這火器的核心在於彈倉設計,可快速裝彈,比草原的弓箭射速快三倍,且殺傷力更強。若草原部落有需要,大明可在互市中提供少量火器,用於防禦外敵。”

順義王接過拆解的火銃部件,仔細查看,感慨道:“大明的技術果然先進!本王此次帶來的草原子弟,若能在講武堂學到這些,定能提升草原的防禦能力,避免再受其他部落侵擾。”

隨後,陸硯昭安排草原子弟與講武堂學員進行戰術切磋——草原子弟擅長騎兵近戰,講武堂學員則擅長協同作戰,雙方各有勝負,卻在切磋中加深了對彼此戰術的理解。順義王看著這一幕,笑著對陸硯昭道:“如此交流,比單純的談判更能拉近彼此距離。往後,草原與大明應多些這樣的互鑒,才能長久和平。”

三日後?泉州海貿港

順義王在陸硯昭與禮部官員的陪同下,來到泉州海貿港——碼頭上,數十艘商船正在裝卸貨物,大明的綢緞、茶葉、農具被搬上船,準備運往南洋;南洋的香料、珠寶、象牙則被卸下,送往京城與各地商鋪。藏鋒隊隊員與海貿督查司官員正在核驗貨物,秩序井然。

“王爺,這便是大明的海貿港,”陸硯昭指著繁忙的碼頭,“自開港以來,已有百餘艘商船往返南洋,帶來的稅銀不僅支撐了講武堂與邊防建設,還補貼了北方農桑新政的推廣。”

海貿督查司負責人陳默上前,遞上貿易清單:“王爺,這是本月的貿易記錄——大明出口綢緞五千匹、茶葉萬斤、農具兩千件,進口香料三千斤、珠寶百件、象牙五十根,稅銀達50萬兩。草原的馬匹與皮毛,也可通過海貿港運往南洋,獲取更多利潤。”

順義王看著清單,眼中滿是驚喜:“草原的馬匹向來受中原青睞,若能通過海貿運往南洋,定能為部落帶來更多收入!本王回去後,便組織草原商人,與大明合作開展馬匹貿易,實現互利共贏。”

隨後,順義王登上一艘即將前往南洋的商船,查看貨物存放與火器防禦情況。當看到商船上配備的神威炮與連發火銃時,他點頭道:“有如此嚴密的防禦,海盜定不敢輕易襲擾。大明的海貿,不僅能賺錢,還能保障安全,值得草原學習。”

五日後?北方山東農桑區

冬日的山東農桑區,雖無農作物生長,卻仍有忙碌的身影——農民們正在農技官的指導下,修繕育苗棚,為明年春天播種做準備;“糧種繁育基地”裡,農技官正在篩選改良後的“耐寒粟”種子,確保明年推廣的種子質量。順義王站在育苗棚前,看著整齊的竹木結構與保暖層,眼中滿是好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爺,這育苗棚可在寒冷天氣中培育種子,”負責農桑推廣的周明上前,解釋道,“去年山東推廣這種育苗棚與改良糧種後,‘耐寒粟’畝產比原來多收三成,百姓不僅能吃飽飯,還能賣出多餘的糧食,改善生活。”

一名老農捧著一袋改良種子,走到順義王麵前,笑著說:“王爺,這種子好得很!去年我家種了五畝,收的粟米比往年多了兩成,還賣了不少銀子,給家裡添了新家具。若草原也能種,定能讓更多牧民吃飽飯。”

順義王接過種子,仔細查看,感慨道:“草原多草原,少農田,但若能引進這種耐寒糧種,在靠近中原的草原邊緣種植,定能緩解部落的糧食短缺問題。本王懇請大明派農技官前往草原,指導牧民種植,大明所需的馬匹與皮毛,草原定當優先供應。”

周明點頭:“陛下已同意向草原提供改良糧種與農技指導,待明年春天,便會派農技官前往草原,協助牧民建設育苗棚與農田。”

七日後?京城太和殿

順義王帶著草原使團,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走進太和殿——殿內,朱厚照坐在龍椅上,百官分列兩側,氣氛莊重而熱烈。順義王手持貢品清單,躬身行禮:“瓦剌順義王,代表草原各部,向大明陛下獻上駿馬百匹、皮毛千張、玉石百塊,祝陛下萬壽無疆!願草原與大明永結秦晉之好,世代和平!”

朱厚照笑著起身,示意順義王平身:“順義王遠道而來,一路辛苦。草原與大明本是一家,無需如此多禮。朕已決定,與草原達成三項協議:其一,深化互市——在宣府、大同增設互市口岸,允許草原馬匹、皮毛通過海貿港運往南洋,大明則向草原提供改良糧種、農技指導與少量防禦性火器;其二,文化交流——每年選派10名草原子弟入讀大明講武堂,同時大明選派10名文人前往草原,教授中原文化與農耕技術;其三,軍事協作——若草原或大明遭遇外敵侵擾,雙方需出兵相助,共同維護邊境安穩。”

順義王聞言,大喜過望,再次躬身行禮:“多謝陛下!草原各部定當遵守協議,與大明同心協力,共創和平繁榮!”

朱厚照點頭,下令設宴款待順義王與草原使團。太和殿外,陽光明媚,鐘聲悠揚——這不僅是草原與大明和平的見證,更是大明走向“萬國來朝”的重要一步。

當日黃昏?陸府

陸硯昭回到府中時,沈知薇正整理此次順義王入京的成果文書。“你看,”她遞過文書,“深化互市、文化交流、軍事協作,這三項協議不僅穩固了邊防,還為大明帶來了更多的貿易機會與盟友。講武堂的草原子弟已入學,農技官也準備明年春天前往草原,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春桃端著剛做好的點心走進來,笑著說:“公爺,夫人,街上都在說順義王與陛下達成了和平協議,百姓們都很開心,說以後再也不用擔心草原部落襲擾了。還有,泉州港的商人已開始準備與草原的馬匹貿易,說要把大明的綢緞與草原的馬匹一起賣到南洋去呢!”

陸硯昭接過點心,嘗了一口,心中滿是欣慰:“從平定叛亂到邊防穩固,從海疆安瀾到萬國來朝,從糧荒四起到農桑豐收,大明終於實現了‘山河永固、百姓安康’的願景。這背後,是君臣同心、將士用命、百姓努力,缺一不可。”

沈知薇握住他的手,眼中滿是暖意:“未來,大明還會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講武堂的人才會守護山河,海貿港的商船會連接萬國,農田裡的糧食會滋養百姓。而我們,會一直陪著大明,見證它的每一次成長。”

窗外,夕陽西下,將京城染成金色。陸硯昭望著遠方的宮牆,心中暗忖:這不是結束,而是大明繁榮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與機遇,但隻要君臣同心、軍民協力,大明定能在曆史的長河中,書寫出更輝煌的篇章——而他與藏鋒隊、講武堂、海貿督查司的將士們,也將繼續守護著這片山河,守護著百姓的安穩與希望。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