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百姓們騷動起來,一名老人上前道:“首領,‘雪粟’確實救了我們的命,佛郎機的話不可信啊!”巴圖臉色變幻,正猶豫間,覺昌安帶著女真各部首領趕到:“巴圖,你若勾結佛郎機,便是與女真各部為敵!從今往後,再無部落與你通商!”
巴圖看著周圍憤怒的人群,又看了看糧車上的“雪粟”,終於扔下彎刀,跪倒在地:“是我糊塗,受了佛郎機蠱惑!請朝廷恕罪!”周明連忙扶起他:“知錯能改便好。我們帶來了新的麥種與農具,明日便教大家耕種,讓部落日子越來越好。”部落百姓爆發出陣陣歡呼,佛郎機的陰謀在糧食與民心麵前,不堪一擊。
酉時?陸府家宴
陸崇淵的書房裡,飯菜擺滿了書桌。陸崇淵身著便服,精神好了許多,正聽陸硯昭講述朝堂局勢。“佛郎機賊心不死,竟想挑撥遼東、偷襲泉州,真是自不量力。”陸崇淵放下酒杯,語氣堅定,“你隻需專心應對,家中與朝堂有我,定不讓你分心。”
陸夫人給沈知薇夾菜:“知薇,近日辛苦你了,既要照顧孩子,還要操心宮裡的事。皇後娘娘的身子剛恢複,你彆總往宮裡跑,注意自己的身子。”沈知薇笑著應道:“母親放心,我有分寸。皇後娘娘待我極好,還讓我常帶明玥入宮呢。”
陸承煜坐在陸崇淵身邊,嘰嘰喳喳地講著宮裡的趣事:“祖父,小皇子的長命鎖是您打的嗎?真好看!等我長大了,您也給我打一把好不好?”陸崇淵笑著刮他的鼻子:“好!等你考上功名,祖父給你打一把純金的!”書房裡的笑聲傳出窗外,與庭院裡的蟬鳴交織,暖意融融。
戌時?紫禁城
朱厚照站在城樓之上,望著京城的萬家燈火。陸硯昭走上前來,躬身稟報:“陛下,周明傳來急報,遼東部落已歸順,佛郎機挑撥失敗;泉州港防禦加固完畢,佛郎機與海盜暫無動靜。”
朱厚照點頭,目光深遠:“佛郎機雖暫退,但隱患未除。陸國公,朕意已決,待此次風波平息,便派使團赴歐洲,與葡萄牙、西班牙結盟,共同圍剿佛郎機殘餘勢力,永絕後患。”
陸硯昭眼中一亮,隨即躬身道:“陛下英明!結盟確能解燃眉之急,借西洋之力鉗製佛郎機。但臣有一淺見,結盟終究是‘借外力’,若想長治久安,大明自身需先立根本——強軍方能安邦,這才是抵禦外患的重中之重。”
朱厚照聞言一怔,隨即笑道:“哦?陸國公竟有強軍之策?快坐下說,朕正想聽聽你的高見。”太監連忙搬來兩張梨花木凳,兩人對坐於城樓欄杆旁,夜風拂過,吹散了盛夏的燥熱。
陸硯昭挺直脊背,語氣鄭重:“臣在歐洲考察時,見其軍隊雖有火器之利,卻無章法可循;反觀我大明,將士勇猛卻缺係統操練,武器精良卻各營製式不一。臣設想的軍改,需分三步走。”他伸出手指,細細道來:
“第一步,統一軍製與裝備。如今京營、邊軍、藏鋒隊武器各異,有火銃、有弓箭、有火炮,補給與協同皆有不便。臣建議以工部為核心,製定‘大明軍器製式’:步兵統一配備改良火銃與腰刀,騎兵配連發短銃與馬槊,水師戰船按泉州新艦標準建造,火炮統一口徑與射程。如此一來,補給效率可提升六成,戰場協同也能事半功倍。”
朱厚照指尖敲擊凳麵,聽得入神:“繼續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步,推行‘分級訓練法’,這也是臣結合西洋操練與古法兵法所想。”陸硯昭眼中閃過光芒,“士兵按兵種分為‘基礎營’‘精銳營’‘特種營’:基礎營練隊列、體能與基礎兵器,三月考核合格方可入精銳營;精銳營專攻協同作戰與火器運用,如步兵與火炮的配合、水師的登船戰術;特種營則從精銳中選拔,專攻偵查、奇襲與技術操作,如望遠鏡偵查、火炮校準,甚至可培養專門的戰船修補工匠,做到‘戰損即修’。”
他頓了頓,補充道:“更重要的是,需設‘軍校’培養將領。如今不少將領僅憑戰功晉升,不懂兵法謀略。軍校可教《孫子兵法》,也教西洋幾何與算術——畢竟火炮射程、戰船航線,皆需算學支撐。臣在歐洲見其軍官多懂算學,這正是我們可借鑒之處。”
“第三步,軍民融合,保障後勤。”陸硯昭看向遠處的技藝學堂方向,“讓技藝學堂與軍器工坊聯動,工匠既教百姓手藝,也為軍隊打造武器,按軍功與技藝評級,優秀者可授‘軍工校尉’銜,免除徭役。同時在邊地推行‘軍屯新製’,士兵平日耕種,戰時出征,收獲的糧食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充作軍糧,既減輕戶部負擔,又能讓邊軍紮根當地,穩固防線。”
朱厚照聽完,久久不語,指尖摩挲著凳沿,忽然笑道:“陸國公此策,真是打通了軍、工、民三脈!不過試點之事,朕倒有個萬全之選。”他看向陸硯昭,眼中帶著了然的笑意,“你提督的梟龍衛,從接手影閣至今,哪一步不是你親手擘畫?早年建虎豹營平叛,後來改製為梟龍衛,直屬營掌京畿防務,藏鋒隊守海疆,全是你一手帶出來的精銳。更難得的是,梟龍衛自帶裝備後勤部,能自行研發打造火器戰船,趙小匠那些改良火炮,不就是後勤部與泉州工坊聯手搞出來的?正好讓他們與工部深度聯動,定能快速落地軍器製式。”
陸硯昭心中一震,隨即躬身叩首:“陛下洞察秋毫!梟龍衛後勤部確有基礎,去年為藏鋒隊改良的連發火銃,比工部舊製射程遠三成;且後勤部工匠多從技藝學堂選拔,與歐洲師傅也熟絡,聯手工部定能事半功倍。”
“還有更巧的。”朱厚照抬手打斷他,語氣愈發篤定,“前年朕已準你將梟龍衛培訓部升格為講武堂,如今京營、邊軍不少校尉都出自那裡,既有古法兵法傳承,也學過西洋戰術基礎。直接將講武堂升格為大明軍校,省去初創之勞,正好契合你‘培養懂算學、通兵法的將領’之策。”他向前傾身,補充道,“藏鋒隊守泉州,可同步試點水師改革,用後勤部新造戰船配統一火炮;直屬營在京,以軍校為核心推分級訓練,這試點架子不就立起來了?”
陸硯昭眼中燃起鬥誌,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沙啞:“陛下信任,臣萬死不辭!梟龍衛上下早習慣協同作戰,後勤部與工部對接、講武堂升格軍校皆水到渠成。臣明日便草擬章程:讓後勤部牽頭,與工部共同敲定軍器製式明細;講武堂即刻更名大明軍校,增設算學、火器校準等課程;再從藏鋒隊抽調五十名老兵,組建‘特種偵查營’做示範,三個月內必給陛下見成效!”
朱厚照握住陸硯昭的手,眼中滿是期許:“好!朕給你‘便宜行事’之權,工部、戶部皆聽你調遣!有梟龍衛這把‘尖刀’先行,後勤部造利器,軍校育良將,再加上歐洲結盟的‘外助’,朕倒要看看,佛郎機還能掀起什麼風浪!”
夜風再次拂過,吹動兩人的衣袍。遠處技藝學堂的燈火與梟龍衛後勤部的工坊火光遙相呼應,泉州港的藏鋒隊戰船在月光下靜靜停泊,京郊講武堂的匾額正待換為“大明軍校”。朱厚照望著萬家燈火,語氣堅定:“有你與梟龍衛打底,這大明的盛世,定能傳之百代!”
陸硯昭躬身行禮:“臣定當鞠躬儘瘁,以梟龍衛為刃,後勤部為甲,軍校為魂,助陛下鑄就強軍,守護這滿世安寧!”月光灑在兩人身上,鍍上一層銀色的光輝。城樓之下,萬家燈火璀璨,映照著大明的繁華與安穩。而暗處的佛郎機殘餘勢力,在這即將到來的強軍變革麵前,已注定隻能淪為曆史的塵埃。
夜色漸深,紫禁城的燈火與京城的燈火連成一片。陸硯昭走下城樓,手中的繡春刀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他知道,以梟龍衛為試點的軍改之路道阻且長,但這支由他一手締造、兼具裝備根基與育人傳統的隊伍,終將成為大明強軍的火種,照亮更光明的明天。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