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11章:京城封賞?暗流再起
正德十八年1523年)?六月初二?辰時?福建泉州港碼頭
晨曦微露,泉州港的海麵上波光粼粼,三艘“靖海號”級蒸汽戰船已升起船帆,蒸汽機的煙囪冒出淡淡的白煙——這是陸硯昭特意挑選的主力戰船,憑借先進蒸汽機,四日內便可抵達京城。碼頭邊,蕭策、林墨與泉州百姓們前來送行,老陳提著一籃剛蒸好的饅頭,塞到押解士兵手中:“路上辛苦,拿著墊肚子!你們守住了泉州,是咱的恩人!”張大夫則帶著藥鋪學徒,將一箱傷藥送上戰船:“海上風大,若有不適,這藥能應急!”
陸硯昭身著玄色勁裝,站在戰船甲板上,對岸邊的眾人拱手道:“蕭策,福建防務就交給你了,務必盯緊沿海動向;林墨,間諜清查不可鬆懈!此戰能勝,全靠你們前線拚殺、百姓鼎力相助,我定會將大家的功績如實稟報陛下!”蕭策、林墨齊聲應道:“國公放心!”百姓們揮舞著手臂,直到戰船緩緩駛離碼頭,消失在海平麵。
船艙內,胡安與其他被俘佛郎機士兵被分開看管,鐵鏈鎖在角落。胡安望著窗外後退的海岸線,臉上滿是頹然——泉州一戰的慘敗,讓他徹底沒了往日氣焰。陸硯昭走進船艙,看著他道:“若如實招供佛郎機的陰謀,陛下或許會饒你性命;若有隱瞞,後果自負。”胡安顫抖著點頭,不敢多言。
六月初六?午時?京城通州碼頭
午時的陽光熾熱,通州碼頭上早已擠滿迎接的人群——內侍監總管帶著錦衣衛等候在此,身後百姓們踮腳張望,都想看看被俘的佛郎機統領。三艘蒸汽戰船緩緩停靠,陸硯昭率先走下戰船,內侍監總管快步迎上,臉上堆著笑意:“國公一路辛苦!陛下已在紫禁城等候,獻俘儀式定要辦得隆重!”陸硯昭點頭,側身示意押解士兵上前,輕聲道:“此次能順利押解俘虜,多虧這些士兵日夜值守,功勞該記在他們身上。”內侍監總管笑著應和,目光掃過整齊列隊的士兵,眼中滿是讚許。
沿途百姓擠在街道兩側,有的拍手歡呼,有的指著俘虜議論:“這就是侵犯泉州的洋鬼子?看這模樣,肯定被打得很慘!”“陸國公太厲害了!又給大明長臉了!”幾個孩童追在隊伍後,舉著紙折的小船喊著:“打洋鬼子!守海疆!”陸硯昭笑著向百姓拱手,不時轉頭對身旁的士兵道:“大家辛苦了,百姓們的認可,是對咱們最大的獎賞。”
未時?紫禁城午門
未時的紫禁城午門廣場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兵部尚書張鶴鳴手捋胡須,眼中滿是欣慰,不時與工部尚書胡應台低聲交談;戶部尚書李三才盯著神威火炮樣品,手指輕敲朝笏,盤算著軍工撥款;幾位年輕官員圍著10連發步槍,小聲詢問性能,臉上滿是驚歎。
朱厚照身著明黃色龍袍,坐在午門城樓上的禦座上,身旁內侍為他扇著扇子。廣場兩側,軍工總院工匠忙著講解武器:“這神威火炮射程三裡,比佛郎機的遠兩倍,上次泉州海戰,三發就打沉一艘戰船!”“這10連發步槍,不用頻繁裝彈,佛郎機人打一發,咱們能打十發!”百姓們聽得嘖嘖稱奇,紛紛伸手觸摸武器,滿是自豪。
“陛下,陸國公到了!”內侍高聲稟報。朱厚照眼中一亮,起身走到城樓邊緣——陸硯昭帶領隊伍快步走來,玄色勁裝格外醒目,他刻意走在士兵側後方,將押解俘虜的士兵推到前方,讓他們接受百官與百姓的目光。
隊伍抵達廣場,陸硯昭上前跪拜:“臣陸硯昭,幸不辱命,泉州海戰大捷!此戰能勝,全賴蕭策率軍衝鋒、林墨清查間諜、趙小匠研發利器,還有泉州百姓鼎力相助,臣不過是統籌協調,不敢居功!另探得荷蘭、西班牙商船在廣東沿海異動,特來向陛下複命!”朱厚照大笑,走下城樓扶起他:“陸兄謙遜!但統籌之功也至關重要,若不是你調度有方,哪能有這般大勝!”百官紛紛躬身:“陛下英明!陸國公與將士們威武!”
胡安被押至朱厚照麵前,眼神躲閃、雙腿顫抖。“你率船隊侵犯大明,勾結間諜,可知罪?”朱厚照語氣威嚴。胡安“撲通”跪倒,哭喊道:“知罪!求陛下饒命!臣願招出所有陰謀!”百官議論:“洋鬼子這麼膽小,還敢來犯,真是自不量力!”朱厚照冷哼:“先押入天牢,擇日再審!若如實招供,可饒你性命!”錦衣衛立刻押著胡安離去。
未時三刻?紫禁城太和殿
太和殿內檀香嫋嫋,封賞儀式開始。朱厚照坐在龍椅上:“泉州海戰,將士奮勇、百姓同心,今日論功行賞!”內侍展開聖旨,剛念到“陸硯昭統籌有功,賞黃金二百兩、錦緞五百匹,晉封世襲鎮國公”,陸硯昭便立刻起身跪拜,語氣誠懇:“陛下,臣的鎮國公之位本就世襲,無需再增封!黃金與錦緞也請陛下收回,轉賞給前線士兵與泉州百姓——蕭策率軍衝鋒,多處負傷;林墨清查間諜,幾遇危險;老陳、張大夫等百姓更是舍命相助,他們才是此戰的功臣!臣隻求陛下多撥物資,支持軍工研發與沿海防務,讓大明海疆永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厚照聞言,眼中滿是讚許,大笑道:“陸兄果然心係下屬與百姓!好!朕準你所請!黃金與錦緞轉賞前線士兵與泉州百姓,另加賞蕭策、林墨各白銀五十兩,軍工總院再增撥五十萬兩擴建!”百官紛紛讚歎:“陸國公高風亮節!陛下英明!”
陸硯昭謝恩後,趙小匠捧著“靖海號”模型上前,激動道:“陛下,‘靖海號’每月可造三艘,擴建後能造五艘!新蒸汽機功率提升五成,未來全鐵戰船航速再提三成,還能裝十五門神威火炮,鐵板兩寸厚,洋鬼子炮彈打不穿!這也多虧工匠們日夜趕工,臣隻是略加指導。”胡應台查看模型,稱讚道:“趙院長謙遜,工匠們也辛苦!大明水師有此利器,何懼外敵!”
此時,張鶴鳴稟報:“陛下,朝鮮、安南使臣已在殿外,特來祝賀並願深化同盟。”朱厚照大喜:“快請!”
朝鮮使臣躬身道:“陛下,泉州大捷彰顯大明神威,我朝願增派十艘戰船駐守福建,提供優質木材支援造船。”安南使臣補充:“我朝願開放南部港口,共享海防情報,若外敵來犯,定出兵相助!”朱厚照點頭:“多謝兩國!大明願與你們永結同盟,共守海上安寧!”使臣們跪拜謝恩。
百官紛紛祝賀:“陛下聖明,締結同盟,海防更固!”朱厚照擺手:“大明能有今日,離不開各位輔佐與百姓支持。後續備戰,還需同心協力,應對荷蘭、西班牙的威脅!”百官齊聲:“臣等遵令!誓死守海疆!”
申時?京城梟龍衛議事廳
申時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圖上。陸硯昭與趙小匠、張鶴鳴等人圍坐,討論海防部署——福建、廣東沿海標注著新炮台選址,紅色圓圈是“靖海號”部署點。
“陛下已下旨,福建、廣東各建十座炮台,每座配五門神威火炮,三個月內完工。”張鶴鳴指著地圖,“雄獅營五千人守福建,獵鷹營五千人守廣東,後續會抽調兵力補充。”
陸硯昭突然抬手,示意眾人暫停,手指落在福建、廣東的衛所標注處,語氣平和,沒有絲毫上位者的架子:“說到兵力,我有個想法——當前沿海衛所人員混雜,訓練鬆散,每年耗費大量軍餉卻難出成效。不如趁此機會,將守福建的雄獅營五千人、守廣東的獵鷹營五千人就地整合,組建專職海防部隊;同時撤掉福建、廣東兩地的老舊衛所,將衛所內年輕力壯、願意從軍的人員並入新部隊,由蕭策、林墨分彆統領,進行集中訓練,專攻海上防禦與近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