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12章:朝堂議防?強軍備戰
正德十八年1523年)?六月初八?辰時?紫禁城文華殿
辰時的陽光透過文華殿的格窗,灑在鋪著明黃色綢緞的議事桌上。朱厚照身著常服,坐在主位,兩側依次坐著內閣成員首輔徐階、新補次輔高拱、閣臣張居正)、兵部尚書張鶴鳴、戶部尚書李三才,以及陸硯昭——需特彆說明的是,原內閣次輔楊廷和因去年推行新政時與部分大臣政見分歧,加之年近花甲、偶感風寒致身體欠佳,於今年正月上疏請求致仕,朱厚照念其多年輔政有功,準其歸鄉調養;原閣臣王恕楊廷和致仕後補入內閣)因年歲已高七十有五),上月亦上疏告老還鄉,故朝廷提拔高拱補次輔之位,張居正則因在泉州海戰後勤保障中獻策有功,破格入閣。
“今日召諸位前來,主要商議兩件事:一是梟龍衛兵力補充與訓練督促,二是邊軍輪訓計劃。”朱厚照率先開口,手指輕輕敲擊桌麵,目光落在張鶴鳴身上,“張尚書,昨日陸兄提出整合福建、廣東衛所組建海防部隊,雄獅營、獵鷹營各調五千人駐守,兩營兵力空缺,你可有補充方案?”
張鶴鳴立刻起身拱手,語氣恭敬:“回陛下,臣已擬好補充方案——從山東、河南衛所篩選年輕力壯、訓練合格的士兵,每營補充五千人,確保雄獅營、獵鷹營恢複萬人滿編規模。補充士兵即日起程,預計十日可抵達營區,由原營將領負責接收。”
“篩選標準需嚴格把控,不可濫竽充數。”內閣首輔徐階適時插話,他須發微白,語氣沉穩,“山東、河南衛所近年訓練成效尚可,但仍需派專人核查士兵體能與基礎戰力。此前楊廷和在任時,便極重兵員篩選,曾製定‘三考五查’標準,今日可沿用此製,確保補充兵力質量,莫讓劣質兵員拉低梟龍衛整體戰力。”
高拱點頭附和:“首輔所言極是!楊廷和大人當年製定的標準確實嚴苛有效,臣建議,從兵部抽調二十名監察禦史,分赴山東、河南衛所,嚴格按‘三考五查’標準監督篩選,每日上報篩選名單與考核成績,確保公平公正,為梟龍衛輸送真正的精銳。”朱厚照讚同:“楊廷和雖已致仕,但其留下的規製可用!就按徐首輔與高次輔說的辦,監察禦史今日便出發,不可延誤。”
“兵力補充後,訓練是關鍵。”朱厚照話鋒一轉,看向陸硯昭,“陸兄,梟龍衛各營訓練一向由你統籌,兩營補充新兵後,如何確保機動作戰能力不變?”
陸硯昭起身躬身,條理清晰地回道:“回陛下,臣有三點計劃:其一,從梟龍衛蒼狼營、夜梟營抽調兩百名骨乾教官,分彆入駐雄獅營、獵鷹營,針對新兵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訓練,重點強化近戰格鬥與新式武器使用;其二,每月組織梟龍衛各營聯合演練,模擬海上突襲、近海防禦等實戰場景,提升各營協同作戰能力;其三,臣會每月親赴兩營巡查訓練情況,提交詳細訓練報告,供陛下審閱。”
“好!一切從實戰出發,不可搞花架子!”朱厚照滿意點頭,又看向內閣,“邊軍輪訓計劃,諸位有何看法?朕意將邊軍分批調回京城,到梟龍衛學習海上戰術與新式武器使用,為期三個月。”
張居正此時開口,他雖入閣不久,卻敢言善諫:“陛下此計長遠!邊軍常年守邊境,對海上作戰陌生,輪訓可補其短板。但臣有一憂:邊軍調回後,邊境防務恐有空缺。此前楊廷和大人在任時,處理邊境防務常以‘動靜結合’之策,臣建議效仿此策,從梟龍衛抽調部分兵力臨時駐守邊境,同時從地方衛所調兵補充邊軍空缺,雙管齊下,確保邊境安全。”
徐階補充道:“居正所言有理!楊廷和的‘動靜結合’之策確實穩妥。梟龍衛蒼狼營擅長機動偵察,夜梟營精通夜間作戰,可各抽三千人,分駐宣府、大同兩大關隘,與剩餘邊軍協同防守。地方衛所調兵需嚴格篩選,優先挑選有邊境作戰經驗者,避免因兵力更換影響防務。”
陸硯昭接過話:“首輔與居正考慮周全!蒼狼營、夜梟營抽調兵力今日便可出發,由兩營統領親自帶隊,確保快速接管邊境防務。輪訓方麵,臣會安排泉州海戰有功的將領與軍工總院工匠,共同製定訓練大綱,讓邊軍不僅會用新式武器,更懂海上戰術,輪訓結束後能成為海防後備力量。”
“各項計劃落地,離不開物資支持。”朱厚照看向李三才,“李尚書,戶部能否保障梟龍衛補充兵力與邊軍輪訓的物資需求?”
李三才起身,臉上帶著難掩的喜色,語氣激昂得聲音都微微發顫:“回陛下!臣今日正想借議事之機,向陛下與諸位彙報一份天大的喜訊——自五年前陸國公力主開海貿易,陛下力排眾議推行以來,如今已迎來爆發式增長!去年一年,僅福建、廣東、浙江三大港口的海貿獲利便達一千兩百萬兩白銀,較開海初期翻了近二十倍;今年截至六月,海貿獲利已突破兩千萬兩白銀,照此勢頭,年底有望衝擊三千萬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伸手從袖中取出戶部賬本,雙手捧起:“再看國庫儲備——全國各類稅銀田稅、商稅、鹽鐵稅、海貿稅等)去年合計征收兩千一百萬兩,今年上半年已收一千八百萬兩,當前國庫現儲銀已達五千三百萬兩,創大明開國以來新高!彆說支撐此次梟龍衛補充兵力二十萬兩)與邊軍輪訓十五萬兩)的開支,即便未來遭遇連續十年大災,按每年賑災五百萬兩計算,國庫儲備也足以從容應對,絕無半分糧荒銀緊之虞!”
說到此處,李三才話鋒一轉,笑著看向朱厚照:“更值得慶賀的是,陛下的內帑也因海貿分紅、貢品增收而充盈無比——去年內帑新增八百萬兩,今年上半年已新增一千萬兩,如今內帑儲銀也突破三千萬兩,比當年先帝在位時的國庫還充裕!”
朱厚照聞言,當即哈哈大笑,手指著李三才打趣道:“好你個李尚書!倒把朕的內帑也算得明明白白!不過朕可告訴你,內帑雖滿當當,卻是朕留著應急、賞功的私產,可不給你戶部挪用!你有國庫五千多萬兩,還想打朕內帑的主意不成?”
文華殿內頓時一片笑聲,徐階笑著拱手道:“陛下玩笑話風趣!不過國庫與內帑雙充盈,實乃大明之福、百姓之福!如今有如此雄厚的經濟基礎,海防備戰、強軍計劃定能順利推進,再無物資之憂。”
李三才也笑著躬身:“陛下說笑了!臣哪敢打內帑的主意?有國庫五千多萬兩支撐,臣已底氣十足!不過臣仍要再次感謝陸國公——當年若不是陸國公以‘海貿興則國庫足,國庫足則軍力強’的遠見說服陛下,哪有今日這般國富兵強的大好局麵?臣由衷佩服陸國公的戰略眼光!”
朱厚照收住笑聲,眼神變得鄭重:“李尚書所言極是!陸兄當年的開海建議,是大明新政的點睛之筆!如今物資充足,你隻需按計劃推進各項開支,確保海防備戰與強軍計劃不受半分延誤。”李三才躬身應道:“臣遵令!定不負陛下信任與陸國公遠見!”
午時三刻?紫禁城禦書房
議事結束後,朱厚照留下陸硯昭單獨談話。禦書房內,朱厚照指著福建、廣東沿海地圖,語氣帶著輕鬆:“陸兄,方才李三才把國庫與內帑的家底一報,朕這心裡徹底踏實了!當年你力主開海時,不少大臣說‘海貿風險大,恐損國本’,如今看來,那些人都是短視之輩!若不是你堅持,哪有今日‘國庫五千多萬、內帑三千萬’的底氣?”
陸硯昭點頭:“陛下過譽了!開海之策能成功,全賴陛下的信任與魄力,以及戶部、地方官員的通力執行。臣已給蕭策、林墨發去密信,告知他們國庫與內帑充盈的消息,讓他們安心整合海防部隊,無需擔憂物資短缺,隻管放手訓練、建炮台。”
“10連發步槍改造進展如何?全鐵戰船何時能試航?”朱厚照追問,眼中滿是期待。陸硯昭回道:“趙小匠彙報,改造後的10連發步槍已完成測試,裝填速度提升三成,一個月內可批量生產;全鐵戰船的船體焊接已近尾聲,蒸汽機調試順利,預計一個半月後可進行首次試航,屆時請陛下親臨視察。”
朱厚照大喜,拍了拍陸硯昭的肩膀:“好!試航之日,朕定要去看看!陸兄,大明海疆安危、強軍大業,朕全靠你了!切勿辜負這‘國富兵強’的大好局麵!”陸硯昭躬身:“臣定不辱使命!為大明守疆,臣萬死不辭!”
未時?京城梟龍衛議事廳
梟龍衛議事廳內,陸硯昭正根據文華殿議事結果,部署具體工作。他對著蒼狼營統領魏無羨、夜梟營統領秦安道:“你們兩營各抽三千人,今日下午便出發,分彆駐守宣府、大同,與邊軍協同防守。如今國庫充盈,你們此去無需擔憂糧草武器,隻管嚴管軍紀、勤練防務,按最高標準做好邊境守衛!”魏無羨、秦安齊聲應道:“屬下遵令!定不負國公囑托!”
隨後,他召來傳令兵:“立刻給蕭策、林墨發密信,讓他們加快衛所整合與海防部隊組建,訓練、建炮台所需物資可隨時向戶部申請,無需節省。同時叮囑他們,要學習楊廷和大人‘嚴謹務實’的作風,莫急於求成,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傳令兵領命而去。
趙小匠此時趕來,手中拿著10連發步槍改造樣品與全鐵戰船進度圖紙:“國公,改造步槍已可批量生產,全鐵戰船的甲板鐵板也已鋪設完畢,您看是否符合要求?”陸硯昭接過樣品與圖紙,仔細查看後滿意點頭:“很好!如今國庫充足,物資不限,你要加快生產進度——改造步槍每月至少造五千支,全鐵戰船爭取一個月內完成試航!”趙小匠興奮應道:“屬下遵令!有充足物資支持,定能提前完成任務!”
趙小匠離開後,陸硯昭將文華殿議事的決議整理成詳細執行計劃,文件首頁用朱筆寫下“借開海興邦之利,承嚴謹務實之風,建海防鐵軍”,時刻提醒自己與下屬,珍惜當前國富兵強的局麵,全力推進海防備戰。
窗外月光皎潔,灑在議事廳的“守疆衛國”匾額上,反射出清冷的光芒。陸硯昭放下筆,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軍工總院方向,心中充滿信心——有充足的物資保障、先進的武器裝備、精銳的軍隊與同心的君臣,無論佛郎機聯合多少外敵來犯,大明都能從容應對,守護好每一寸海疆。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