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嘉靖新政撫農?蒸汽機車啟研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328章 嘉靖新政撫農?蒸汽機車啟研

第328章 嘉靖新政撫農?蒸汽機車啟研(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28章:嘉靖新政撫農?蒸汽機車啟研

正德十八年1524年)?五月初十

辰時的蘇州府,晨霧像一層薄紗籠罩城郊田野,田埂上卻早已擠滿了百姓——老的拄著拐杖,少的牽著衣角,還有婦人抱著繈褓中的孩子,目光都緊緊盯著臨時搭建的高台。高台旁插著一麵“奉旨清查圈地”的大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讓百姓們既期待又忐忑。

禦史周文正身著緋色官服,手持嘉靖皇帝親頒的《圈地清查與農貸詔》,踏上高台。他清了清嗓子,聲音透過擴音銅喇叭傳遍田野:“陛下有旨——凡各地鄉紳圈占未耕之田,限三日內全數歸還百姓;百姓開墾荒地者,可向官府申請農貸,三年免息,田稅從三十稅一降至四十稅一,務使耕者有其田,食者有其糧!”

“陛下萬歲!”話音未落,百姓中便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有人甚至激動得跪地叩首。老農陳阿福抹了把渾濁的眼淚,拉著身旁的兒子念叨:“盼了半年,終於盼到這一天了!咱們的地,總算能要回來了!”陳阿福家原本有五畝良田,半年前被鄉紳王大戶強行圈占,說是要改種桑樹養蠶,卻一直荒著,一家人隻能靠租種彆人的薄田勉強糊口,連孫子的棉衣都湊不齊。

裡正快步上前,雙手遞上本地圈地清單,紙張因緊張微微顫抖:“周禦史,蘇州府共查出圈地五千二百畝,涉及鄉紳十二戶,其中王大戶圈占最多,達八百一十畝,均為水源充足的良田,卻荒置半年有餘,百姓們無地可耕,已有三十餘戶被迫外出逃荒。”

周文正臉色一沉,將清單拍在案上:“傳王大戶!”衙役們高聲吆喝,不到一個時辰,肥頭大耳的王大戶便坐著轎子匆匆趕來。他剛下轎,看到田埂上百姓們怒視的目光,腿一軟差點摔倒,連忙跪地磕頭:“禦史大人饒命!小的一時糊塗,這就將八百一十畝地全部歸還,還願捐糧一百五十石、銀五十兩,補償百姓們的損失!”

“光歸還還不夠!”周文正厲聲說道,“你需親自帶著地契,逐戶將地分給百姓,再將荒置的田地翻耕一遍,若有一戶百姓不滿意,休怪本官按律處置!”王大戶連連應諾,不敢有絲毫反駁。

隨後,丈量土地的衙役帶著繩索、算盤來到田間,百姓們按戶籍排隊,依次領取屬於自己的土地。陳阿福捧著新寫的地契,手指反複摩挲著上麵的“陳阿福”三個字,哽咽道:“這地契,比我的命還金貴啊!今年秋收,定能給孫子做件新棉衣了!”分到土地的百姓們紛紛拿出隨身攜帶的種子,蹲在田埂上試種——有的撒下稻種,有的埋下菜籽,荒蕪半年的田野裡,終於重新有了生機。

與此同時,蘇州府衙外的農貸登記點前,百姓排起了長龍。登記台前,戶部派來的官員正仔細核對戶籍:“李老二,家中有三口人,開墾荒地八畝,可貸銀四十兩,三年後歸還,無需利息,你看可行?”李老二激動得連連點頭:“可行!可行!有了這四十兩,我能買一頭牛、兩石種子,今年定能有個好收成!”衙役們將貸款憑證一一交到百姓手中,拿到憑證的百姓們立刻湧向附近的糧店、農具鋪——糧店老板特意降價兩成,農具鋪也推出“買一送一”的優惠,都想為新政出份力。府衙旁的公告欄上,還貼著《農貸使用章程》,詳細寫著貸款需用於購買種子、農具,不得挪用,由裡正監督,讓百姓們用得放心。

未時?江南常州府,陽光正好,田野裡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剛領到歸還土地的百姓們,有的牽著牛耕地,有的彎腰播種,有的提著水桶澆水,歡聲笑語在田野間回蕩。

陳阿福的遠房表弟張老實,正趕著新買的黃牛翻耕土地。黃牛拉著犁鏵,在田裡劃出整齊的溝壑,張老實扶著犁把,臉上滿是笑意:“以前租王大戶的地,收成交半,還常被催租,一年忙到頭,連肚子都填不飽;現在有了自己的地,稅又輕,還貸了銀錢買了牛,今年定能存些餘糧,給兒子娶媳婦!”不遠處,他的妻子正撒播稻種,每撒一把,都要仔細查看均勻度,生怕浪費一粒種子——這是用農貸買的良種,比普通種子產量高兩成。

常州知府劉大人帶著幕僚來到田間,看到眼前的景象,滿意地點頭。幕僚指著遠處的一片荒地說:“大人,那片荒地有兩百畝,之前沒人敢開墾,現在已有五十戶百姓申請開墾,還申請了農貸,過幾日就能開始翻耕了。”劉大人笑著說:“新政推行不到一月,常州府已歸還土地三千二百畝,發放農貸兩百三十餘筆,流民返鄉的有八十餘戶,耕種率達九成以上。按這個勢頭,今年秋收糧食產量至少能增三成,百姓們的日子,總算有盼頭了。”

說話間,幾名負責巡查的衙役走來彙報:“大人,之前圈地的鄉紳們,都已按要求歸還土地,還捐了不少糧款,有的甚至主動幫百姓翻耕田地,百姓們都很滿意。”劉大人點頭:“做得好!要繼續監督,不能讓鄉紳們陽奉陰違。另外,要儘快組織農技人員,到田間指導百姓耕種,確保種子能順利發芽、生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田野邊的小路上,幾名孩童正追逐嬉戲,他們手中拿著用麥稈編的小螞蚱,臉上滿是天真的笑容。一位老奶奶坐在路邊的石頭上,看著忙碌的家人,對身旁的鄰居說:“還是新皇帝好啊!讓咱們有地種、有飯吃,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鄰居笑著回應:“是啊!等秋收了,咱們再請戲班子來唱幾天戲,好好慶祝慶祝!”

夕陽西下,百姓們陸續收工回家,田埂上留下一串串腳印,帶著泥土的芬芳。常州府的田野裡,不僅種下了種子,更種下了百姓們對未來的希望——嘉靖新政的暖陽,正一點點驅散百姓生活的陰霾,照亮他們的未來。

午時?京城軍工總院內,工坊內彌漫著鐵器與煤煙的氣息。趙小匠將一張畫滿線條的圖紙鋪在案上,陸硯昭、工部侍郎及十餘名核心工匠圍在周圍,目光都聚焦在圖紙中央的“蒸汽機車”構想圖上。

“按國公此前的思路,這蒸汽機車以蒸汽為動力,車輪為鐵製,需鋪設鐵軌承載,車頭裝鍋爐與氣缸,車廂可運貨、亦可載人。”趙小匠指著圖紙,指尖劃過車頭部分,“當前最大的難題有三:一是鍋爐壓力需精準控製,既要產生足夠動力,又防爆炸;二是鐵軌承重與銜接,需確保機車行駛平穩;三是車輪與鐵軌的咬合,避免脫軌。”

陸硯昭點頭,拿起一支炭筆,在圖紙上補充:“鍋爐可采用雙層鋼板,外層加水降溫,內層裝蒸汽,再設安全閥,壓力超標時自動排氣;鐵軌用熟鐵鍛造,每段長三丈,銜接處留半寸伸縮縫,防止熱脹冷縮變形;車輪邊緣做凸起設計,卡住鐵軌內側,增強穩定性。”工匠們湊上前細看,紛紛點頭:“國公這法子可行!咱們先做小模型測試,再逐步放大。”

趙小匠當即下令分工:“李鐵匠帶三人鍛造微型鐵軌與車輪,王工匠組負責微型鍋爐,張木匠做車廂模型,五日後咱們組裝第一台蒸汽機車模型!”工匠們立刻行動起來,工坊內響起鐵錘敲打聲、風箱拉動聲,此起彼伏。陸硯昭看著忙碌的身影,對趙小匠道:“陛下對機車寄予厚望,若能成功,不僅能加快物資運輸,更能推動全國工業發展,務必謹慎推進。”趙小匠躬身應道:“屬下明白!定不負陛下與國公囑托!”

酉時?京城軍工總院內,第一台蒸汽機車模型的初胚已見雛形。微型鐵軌鋪設在木質底座上,兩寸寬的鐵軌泛著冷光;車頭模型長兩尺,鍋爐部分用銅打造,精致小巧;車輪邊緣的凸起與鐵軌內側完美咬合。趙小匠正調試微型鍋爐,用小煤爐加熱,看著壓力表上的指針緩慢上升,眼中滿是期待。

“壓力到了!試試能不能動!”一名工匠喊道。趙小匠打開閥門,蒸汽湧入氣缸,推動活塞,帶動車輪緩緩轉動——機車模型沿著鐵軌向前行駛,雖速度緩慢,卻平穩無顛簸。工匠們歡呼起來,趙小匠連忙記錄數據:“鍋爐壓力五斤,時速半裡,車輪無脫軌,初步成功!”

陸硯昭恰好趕來,看到模型行駛的場景,笑著點頭:“第一步走穩了!下一步優化鍋爐,提升壓力,再加長鐵軌,測試長距離行駛。待模型成熟,便向陛下奏請,在京城與通州間鋪設首條鐵軌,造實用機車。”趙小匠激動地應道:“屬下這就組織工匠改進,爭取下月拿出成熟模型!”

此時的紫禁城禦書房,嘉靖皇帝正看著各地新政奏報,蘇州、常州等地的耕種數據讓他麵露欣慰。內侍呈上軍工總院送來的蒸汽機車模型草圖,皇帝細細翻看,對身旁的徐階道:“陸國公與趙小匠果然能乾,這蒸汽機車若成,大明的運輸與工業定能更上一層。待模型成功,朕要親自去軍工總院看看。”徐階躬身道:“陛下重視革新,體恤民生,大明定能日益強盛。”

夕陽西下,京城軍工總院的工坊仍亮著燈火,蒸汽機車的研發在夜色中穩步推進;江南的田野裡,百姓們結束了一天的耕種,期待著秋收的豐收——嘉靖新政與技術革新的雙輪,正推動大明朝著更繁榮的未來前行。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