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賞功勵眾謀革新?鐵軌初鋪啟新程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334章 賞功勵眾謀革新?鐵軌初鋪啟新程

第334章 賞功勵眾謀革新?鐵軌初鋪啟新程(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34章:賞功勵眾謀革新?鐵軌初鋪啟新程

正德十八年1524年)?十月初二

亥時的紫禁城禦書房內,燭火搖曳,朱載林仍捧著漳州海戰與鐵車運糧的奏報,小眉頭微微蹙起,桌上還放著那把帶彈夾與可拆卸槍刺的步槍縮小模型。沈氏走進來,為他披上繡著龍紋的薄毯,輕聲道:“皇兒,已亥時末了,再看下去傷眼睛,該歇息了。”

朱載林抬頭,眼神卻亮得很,指著奏報上“蒸汽機造步槍零件”的字句,對沈氏道:“母後,你看!趙院長用蒸汽機造步槍,比手工快五倍,這樣士兵們就能有更多厲害的武器了。還有‘鐵車’,能快運送糧,百姓們就不會餓肚子。原來造有用的東西,能讓大明這麼厲害!”他拿起步槍模型,小心翼翼地裝上槍刺,又卸下彈夾,動作熟練得像個小工匠。

“皇兒能明白這個道理,是大明百姓的福氣。”沈氏在他身旁坐下,拿起陸硯昭送來的鐵軌規劃圖,“陸國公說要先鋪京城到天津的鐵軌,還說天津是港口,鋪好後能快送武器給水師,這樣以後再有人來犯,咱們就能更快反擊了。”朱載林湊過去,手指沿著圖紙上的鐵軌線路劃過:“那咱們要快點鋪!還要讓趙院長快點改進‘鐵車’,讓它能拉更多糧食和武器!”

正說著,禦書房門輕響,陸硯昭與內閣首輔徐階、戶部尚書李三才、兵部尚書張鶴鳴一同走進來,四人同時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朱載林立刻坐直身子,笑著道:“徐首輔、李尚書、張尚書快起來!你們是來和陸國公一起說‘鐵車’和鐵軌的事嗎?”

徐階起身,笑著點頭:“陛下聰慧!臣等剛在軍機處商議完戰後革新事宜,想著陛下或許還關心進度,便隨國公一同前來稟報。”陸硯昭接過話,將手中的機車改進圖紙與鐵軌規劃圖一同鋪在桌上:“陛下,臣與內閣大臣商議後,對蒸汽機車改進與鐵軌鋪設,有幾處細節想向陛下說明。”他指著圖紙上的木柴燃燒艙:“趙小匠計劃在鍋爐旁加裝此艙,與煤混合燃燒,可提升蒸汽產量,但需戶部增撥木柴采購經費,李尚書已核算過,每月需增銀兩百兩。”

李三才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戶部已備好這筆經費,隻要機車改進成功,便可隨時撥付,絕不讓工匠們因物資短缺耽誤進度。另外,京城至天津的鐵軌鋪設,需征調民夫兩百人協助搬運,戶部也已製定好民夫薪資標準,每人每日付銀五分,確保百姓願意參與。”朱載林聽得認真,點頭道:“民夫要給夠錢,不能讓他們白乾活!李尚書做得好!”

張鶴鳴則指著鐵軌規劃圖上的天津港位置:“陛下,兵部認為,天津鐵軌鋪通後,需在港口增設一處武器倉庫,將10連發步槍與炮彈提前儲備,這樣水師戰船補給時,可直接用‘鐵車’運送,比馬車快三倍,遇戰事也能更快響應。”朱載林眼睛一亮:“這個好!張尚書,倉庫要快點建,彆等‘鐵車’通了,倉庫還沒好!”張鶴鳴躬身應道:“臣遵旨!兵部已安排工匠,鐵軌鋪設期間同步建倉庫,確保兩者同時完工。”

徐階最後補充:“陛下,內閣還商議,待漳州至泉州的鐵軌路線規劃好後,可從江南調運糧食,通過鐵軌運往漳州海防,既解守軍糧草之憂,也能讓江南新糧更快流通。”朱載林看著四位大臣,笑著道:“你們想得真周到!就按你們說的辦,快點推進,我等著看‘鐵車’跑遍大明!”四人齊聲應道:“臣等遵旨!”待內閣大臣與陸硯昭退下後,沈氏笑著摸了摸朱載林的頭:“皇兒今日與大臣們議事,像個真正的帝王了。”朱載林有些不好意思,卻還是握緊了手中的步槍模型:“我要學好治國,讓大臣們都能好好做事,讓大明越來越強。”

十月初三?辰時?紫禁城太和殿,朝會如期舉行。朱載林坐在龍椅上,沈氏與太後張氏立於一側,陸硯昭與內閣大臣分列兩側。內侍高聲宣讀漳州海戰的嘉獎令:“泉州水師統領周嶽,率軍擊退西班牙艦隊,賞銀五百兩,升水師副將;藏鋒隊林墨,伏擊登岸敵軍有功,賞銀三百兩;袁今夏守護檢修通道,賞銀兩百兩;漳州守軍及工匠,各賞銀五十兩,糧一石……”

宣讀完嘉獎令,陸硯昭出列,奏請後續軍工與鐵軌事宜:“陛下,漳州海戰已勝,臣與內閣商議後,建議趁此機會,加快三項事務:一是軍工總院用蒸汽機批量生產10連發步槍,下月起每月造一千支,裝備沿海水師;二是啟動京城至天津的鐵軌鋪設,調工部工匠五百人、民夫兩百人,通州鐵軌工坊全力供應鐵軌;三是派趙小匠前往漳州,考察當地地形,規劃漳州至泉州的鐵軌路線,方便兩地海防支援與糧草運輸。”

朱載林雖年幼,卻記得昨夜的議事內容,點頭道:“準奏!陸國公,你要和內閣大臣們一起盯著這些事,民夫薪資、倉庫建設、經費撥付,都要按昨晚說的辦,彆出差錯。還有,趙院長改進‘鐵車’,也要快點,我等著看新‘鐵車’跑!”眾臣齊聲應道:“臣等遵旨!”早朝結束後,陸硯昭立刻與內閣大臣分頭行動,徐階協調工部與民夫征調,李三才撥付經費,張鶴鳴安排港口倉庫建設,整個朝堂都透著一股戰後革新的乾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午時的京城軍工總院,工坊內蒸汽騰騰,十台蒸汽機同時運轉,帶動著機床切削步槍零件。趙小匠正檢查剛造好的10連發步槍,對工匠們道:“國公剛傳信,陛下要咱們每月造一千支,大家加把勁!這步槍的槍刺要打磨得鋒利些,底殼彈的彈夾要嚴絲合縫,不能出半點差錯!”

一名工匠拿著新造的彈夾,對趙小匠道:“院長,用蒸汽機造彈夾,比手工快十倍,咱們本月定能超額完成任務。另外,鍋爐的木柴燃燒艙已造好樣品,下午就能裝到機車上測試。”趙小匠點頭,快步走向機車工坊——那裡,工匠們正將木質燃燒艙加裝在鍋爐旁,艙體刷著防火漆,與煤艙相連,還裝著調節閥門,可控製木柴與煤的混合比例。“下午測試時,重點看蒸汽壓力能不能穩定在十二斤,彆出安全問題。”趙小匠叮囑道,工匠們紛紛應聲,手上的動作更快了。

未時的京城東南郊,京城至天津的鐵軌鋪設正式開工。五百名工部工匠與兩百名民夫分成十組,有的搬運鐵軌,有的鋪設碎石墊層,有的校準鐵軌銜接處,忙得熱火朝天。工部侍郎親自督工,拿著陸硯昭繪製的鋪設圖,對工匠頭目與民夫領隊道:“每根鐵軌長三丈,銜接處留半寸伸縮縫,碎石墊層要鋪三層,每層夯實,絕不能偷工減料!民夫兄弟們的薪資,戶部會按日發放,大家放心乾活!”

民夫領隊笑著道:“大人放心!咱們拿到錢,肯定好好乾,絕不耽誤進度!”不遠處,百姓們圍在警戒線外看熱鬨,有的還主動幫忙搬運碎石。一名老農笑著說:“這鐵軌鋪好後,‘鐵車’就能從京城跑到天津,以後運糧、運武器都快了,咱們也能早點過上好日子!”工匠與民夫們聽到這話,乾勁更足,鐵錘敲打鐵軌的聲音在田野間回蕩,像是在奏響大明革新的序曲。

十月初四?辰時的漳州港碼頭,海風輕拂,陸繹與袁今夏正登上前往京城的快船。林墨與周嶽前來送行,周嶽遞過一份海防報告:“陸僉事,這是漳州港的防禦加固計劃,你帶回京城給國公與內閣看看,若有不妥之處,咱們再改。”陸繹接過報告,點頭道:“放心,我會親手交給國公,讓內閣審議後儘快回複你們。你們也要加緊訓練士兵,熟悉新步槍的用法,彆讓西夷再有可乘之機。”

袁今夏則將檢修通道的鑰匙交給漳州守軍統領:“這通道已加裝三道鎖,每天派專人檢查,若有異常,立刻用無線電通報京城。”統領躬身接過鑰匙:“袁姑娘放心,我們定守好通道!”快船啟航,陸繹與袁今夏站在船首,望著漸漸遠去的漳州港——這裡剛經曆過一場海戰,卻已恢複生機,碼頭的工匠們正忙著修補戰船,百姓們則在岸邊晾曬漁網,一派安寧景象。“等鐵軌鋪到漳州,這裡會更熱鬨的。”袁今夏輕聲道,陸繹點頭:“會的,大明會越來越好。”

午時的通州鐵軌測試場地,改進後的蒸汽機車正準備測試。趙小匠親自點燃鍋爐,木柴與煤在燃燒艙內充分燃燒,蒸汽壓力很快就升到了十二斤。“啟動!”趙小匠一聲令下,工匠們打開閥門,機車的車輪緩緩轉動,速度越來越快,沿著鐵軌平穩行駛。

“時速五十裡!拉貨四千斤!”一名工匠拿著計時器與秤,高聲彙報數據。趙小匠鬆了口氣,立刻讓人用無線電向京城彙報:“國公!機車改進成功!時速五十裡,拉貨四千斤,符合預期!”京城禦書房內,朱載林聽到彙報後,興奮地拉著陸承煜的手:“承煜哥哥,‘鐵車’變厲害了!咱們明天就去通州看好不好?”陸承煜點頭:“好!我也想看看新‘鐵車’跑起來的樣子!”沈氏看著兩個孩子期待的模樣,笑著對陸硯昭道:“那就勞煩國公明日陪皇兒一趟,多加小心。”陸硯昭躬身應道:“臣遵旨。”

十月初五?辰時?通州鐵軌測試場地,陽光明媚,改進後的蒸汽機車靜靜停在鐵軌上,燃燒艙內的木柴與煤正冒著青煙。朱載林與陸承煜坐在軟墊上,眼神緊緊盯著機車。“啟動!”趙小匠一聲令下,機車緩緩開動,速度越來越快,車廂裡的四千斤糧食紋絲不動。

“好快!比之前快多了!”朱載林拍手歡呼,起身想靠近些,卻被陸硯昭攔住:“陛下,安全第一,咱們在這邊看就好。”朱載林隻好停下腳步,卻仍目不轉睛地看著機車往返。測試結束後,趙小匠走到朱載林麵前,躬身彙報:“陛下,機車已測試三次,每次都穩定在時速五十裡,拉貨四千斤,以後運糧、運武器都更方便了。戶部撥付的木柴經費,咱們會省著用,絕不浪費。”朱載林點頭,對趙小匠道:“趙院長辛苦了!以後要造更多這樣的‘鐵車’,鋪更多鐵軌,讓大明的每個地方都能用上!”趙小匠躬身應道:“屬下遵令!定不負陛下期望!”

酉時的紫禁城禦書房內,陸硯昭與徐階一同向朱載林彙報各地進展:“京城至天津的鐵軌已鋪了三裡,民夫們乾勁很足,月底前能完成十裡;軍工總院本月已造好五百支10連發步槍,下月能完成一千支;趙小匠下周將前往漳州,考察鐵軌路線,兵部也已安排好港口倉庫的工匠。”朱載林聽著彙報,拿起筆畫了一幅簡單的地圖,上麵畫著京城、天津、漳州、蘇州的位置,用線條連接起來:“陸國公、徐首輔,以後這些地方都要鋪鐵軌,倉庫也要建好,讓‘鐵車’能運糧、運武器,這樣百姓有飯吃,士兵有武器,壞人就不敢來欺負咱們了。”

徐階看著畫紙上歪歪扭扭的線條,眼中滿是欣慰:“陛下說得對!臣與內閣會按陛下的想法,一步步推進,讓大明越來越強盛。”沈氏走進來,為三人端上茶水:“天色不早了,皇兒該歇息了,有什麼事明天再與大臣們議。”朱載林點頭,卻仍將地圖小心收好:“我要把這幅畫收好,以後看著它,就能知道‘鐵車’鋪到哪裡,倉庫建到哪裡了。”

月光透過格窗,灑在禦書房的地圖與奏報上,也灑在朱載林稚嫩卻堅定的臉龐上。大明的革新之路,在君臣同心的議事與行動中,正沿著鐵軌的方向,向更廣闊的未來延伸。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