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45章:大明新春遍暖意?山海同慶待遷移
嘉靖元年1525年)?正月初一
辰時·京城紫禁城,積雪覆蓋了宮牆琉璃瓦,卻被紅燈籠與春聯染上暖意。朱載林身著明黃色龍袍,在張太後與沈皇後的陪伴下,剛結束太廟祭祀,回到太和殿,皇貴妃陸明瑤陸硯昭妹妹,朱厚照遺孀)便與沈皇後、林貴妃、蘇貴妃一同前來拜年,隨後趁機向張太後與沈皇後請辭,希望回鎮國公府與家人共度新春。
“母後,皇姐,”陸明瑤身著華貴的貴妃服飾,躬身行禮,語氣帶著幾分期盼,“今日新春,臣婦思念兄長與父母,想回鎮國公府與家人團聚半日,不知母後與皇姐是否應允?”張太後看著陸明瑤,眼中滿是慈愛——她深知陸明瑤自朱厚照駕崩後,在宮中多有孤寂,便溫和點頭:“難得新春,一家人團聚是應當的,你且去吧,傍晚前回宮即可,路上注意安全。”沈皇後也笑著補充:“皇妹放心回去,宮中之事有我與林貴妃、蘇貴妃照看,不必掛心。”陸明瑤聞言,眼中泛起暖意,再次行禮:“謝母後!謝皇姐!”隨後便帶著兩名宮女,乘坐馬車前往鎮國公府。
巳時·鎮國公府,庭院內掛著紅燈籠,廊下貼著春聯,滿是新春的喜慶。陸硯昭從皇宮趕回府中時,父親陸崇淵正坐在正廳的太師椅上,與母親品著熱茶;正妻沈知薇帶著侍妾春桃,在廚房指揮下人準備團圓飯——春桃比陸明瑤年長三歲,自幼便由陸崇淵安排在陸硯昭身邊做貼身丫鬟,心思細膩,不僅擅長打理日常事務,還練過拳腳功夫,曾在陸硯昭重組影閣後的五年裡,擔任組織情報負責人,整日隨陸硯昭處理事務;直至正德皇帝賜婚陸硯昭與沈知薇後,春桃才從通房丫鬟正式晉升為陸硯昭的妻妾,自此不再過問影閣事務,專心在家協助沈知薇打理家事、照顧子女。此刻,六歲的兒子陸承煜與四歲的女兒陸承玥,正拿著小木劍在庭院裡玩耍,笑聲清脆。
“父親,母親,兒子回來了。”陸硯昭走進正廳,躬身行禮。陸崇淵放下茶杯,笑著招手:“回來就好!今日新春,一家人難得團聚,快坐下喝杯熱茶暖暖身子。”母親拿起一塊糖糕遞給陸硯昭:“這是你愛吃的棗泥糕,春桃一早特意讓人做的,她知道你今日從皇宮回來得晚,還特意溫著,你嘗嘗。”陸硯昭接過糖糕,入口香甜,心中滿是暖意——他深知春桃的細心,多年來無論是打理事務還是照顧家人,從未有過半分差錯。
沈知薇從廚房走出,手中端著一盤剛做好的餃子,笑著道:“夫君,這是豬肉白菜餡的餃子,你在皇宮肯定沒吃好,先墊墊肚子。”春桃跟在身後,捧著一碟蜜餞,身姿高挑,容貌清麗,語氣溫和卻帶著幾分長姐的沉穩:“夫君,這是江南運來的蜜餞梅子,酸甜開胃,我已挑了些去核的,給承煜和承玥當零嘴正好。”陸硯昭看著妻兒溫柔的模樣,笑著道:“今日過年,大家都歇著,讓下人多忙活些,咱們一家人好好說說話,也讓孩子們多玩會兒。”
庭院裡,陸承煜拿著小木劍跑到陸硯昭麵前,仰頭道:“父親,你教我練劍吧!等我長大了,也要像父親一樣,守護大明,保護家人!”陸硯昭笑著抱起兒子,指尖輕輕刮了下他的鼻尖:“新歲裡,父親教你練劍,但更要教你,守護百姓才是真正的大本事。等三月遼東部族遷移順利,父親帶你來庭院裡放風箏,還帶你去京城燈會看花燈,好不好?”陸承煜用力點頭,眼睛亮晶晶的;陸承玥也跑過來,小手緊緊抱住陸硯昭的腿,軟糯道:“父親,我也要放風箏、看花燈,還要和母親、春桃姨娘一起做餃子!”春桃聞言,眼中泛起溫柔,走上前輕輕撫摸陸承玥的頭頂:“好,姨娘到時候教你捏小兔子形狀的餃子。”
就在這時,府外傳來通報:“皇貴妃娘娘到!”陸硯昭一家連忙起身迎接,隻見陸明瑤身著便服,帶著宮女走進庭院,臉上滿是歸家的喜悅。“兄長,嫂子,爹娘!”陸明瑤快步走上前,先向陸崇淵與母親行禮,“爹娘,女兒回來了,給你們拜年!”母親連忙拉住她的手,眼眶微紅:“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快進屋坐,娘給你留了你愛吃的杏仁糕。”
陸明瑤走到沈知薇麵前,笑著道:“嫂子,新年快樂!這是我從宮中帶來的胭脂,給你和春桃姐姐用——春桃姐姐比我年長,往日裡多勞你照顧家中事務,妹妹心中一直記著。”春桃比陸明瑤年長,且早年在府中地位雖為丫鬟,卻因跟隨陸硯昭多年、行事沉穩,連陸明瑤也向來以“姐姐”相稱。春桃聞言,溫和擺手:“娘娘客氣了,這是我分內之事。娘娘在宮中操勞,倒要多保重身體才是。”沈知薇接過胭脂,笑著補充:“皇妹有心了,快坐下喝杯熱茶,剛溫好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明瑤又走到陸承煜與陸承玥麵前,蹲下身子,拿出兩個精致的荷包:“承煜,承玥,這是姑姑給你們的新春禮物,荷包裡裝著平安符,願你們新歲裡平平安安,健康長大。”陸承煜接過荷包,脆生生道:“謝謝姑姑!姑姑在宮裡是不是能看到好多花燈?父親說要帶我們去看燈會,到時候能和姑姑、春桃姨娘一起去嗎?”陸明瑤笑著點頭:“當然可以!到時候姑姑和春桃姐姐陪你們一起猜燈謎、看花燈。”
正廳內,陸崇淵看著一家團圓的場景,對陸明瑤道:“在宮中要好好照顧自己,彆太操勞。今日回來,就好好歇著,陪爹娘說說話。”陸明瑤點頭:“女兒知道,有母後與皇姐照拂,宮中一切安好。今日能回家團聚,看到兄長、嫂子與春桃姐姐把家裡打理得這麼好,承煜和承玥也這麼乖巧,女兒心裡特彆高興。”不多時,團圓飯擺上桌,春桃熟練地為長輩布菜、給孩子夾取軟爛的食物,動作流暢自然;陸明瑤講述著宮中的新春趣事,陸硯昭分享著遼東遷移的籌備進展,孩子們的笑聲、家人的交談聲與飯菜的香氣交織,鎮國公府的新春,因陸明瑤的歸來與春桃的細心照料,更添了幾分溫馨與圓滿。
巳時·遼東臨時營地,積雪在陽光下發亮,營地內的熱鬨比除夕更甚。部族民眾們穿著嶄新的棉衣,互相串門拜年,手中捧著自家製作的奶餅與乾果,分享新年的喜悅。
阿古拉帶著工匠們,給陸硯青與秦明送來親手製作的小木燈——燈架上雕刻著“平安”二字,是他們連夜趕製的新春禮物。“總兵大人、秦統領,新年快樂!”阿古拉雙手遞過木燈,“這燈送給你們,願新歲裡,咱們都能順利遷移到東瀛,過上安穩日子。”陸硯青接過木燈,笑著回贈兩匹棉布:“這棉布給你們做新衣裳,新歲新麵貌,咱們一起盼著好日子。”
營地中央的空地上,巴圖正帶著農夫們玩“投壺”遊戲——這是他們從邊軍士兵那裡學來的大明新春習俗。巴圖手持箭矢,瞄準遠處的壺口,一箭投中,周圍響起歡呼。“巴圖,你這手藝,去了東瀛打獵肯定厲害!”一名邊軍士兵喊道。巴圖笑著擺手:“還是大明的習俗有趣,明年在東瀛過年,咱們還要玩投壺、寫春聯!”營地內,笑聲、歡呼聲與奶餅的香氣交織,部族民眾的新春,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午時·東瀛鹿兒島,陽光溫暖,蕭策與長門部族的武田信長,在新建的木屋前共度新春——這是雙方合作後的第一個新年,沒有隆重的儀式,卻透著默契的親近。
蕭策從戰船中取出大明的茶葉與糕點,擺放在木桌上:“武田首領,這是大明的新春茶點,茶葉能提神暖身,糕點是用糯米做的,甜而不膩,你嘗嘗。”武田信長拿起一塊糕點,放入口中,眼中滿是驚歎:“這糕點比東瀛的和果子更香甜,茶葉也格外清香,多謝蕭先生。”他回贈蕭策一把東瀛武士刀:“這刀是我父親留下的,雖不如大明的改良戰刀鋒利,卻能辟邪,願新歲裡,咱們合作順利,鹿兒島安穩。”
兩人並肩走到水田旁,看著已挖好的引水渠,蕭策道:“等三月部族遷移過來,咱們就能開墾水田,種上大明的稻種,今年秋天定能有好收成。”武田信長點頭:“我已讓族人準備好農具,就等新鄰居來了。新歲裡,咱們一起努力,把鹿兒島建成安穩的家園。”陽光下,兩人的身影映在水田旁,新春的合作之暖,為七萬人的定居,埋下了美好的伏筆。
未時·京城軍工總院,工匠們雖放假休息,卻有幾名工匠自願留在工坊,繼續完善手槍的改良——他們想趕在正月十五前完成改良,為遷移護衛儘早提供趁手的武器。
趙小匠拿著改良後的手槍,正在測試防滑繩的牢固度。“趙總匠,今日過年,您怎麼還來工坊呀?”一名年輕工匠遞過一塊糖糕,“我娘做的,您嘗嘗,甜得很。”趙小匠接過糖糕,咬了一口,笑著道:“手槍改良是大事,早一天完成,遷移護衛就多一分安全,咱們辛苦點不算什麼。”他指著手槍握柄上的防滑繩:“這繩纏繞得再緊密些,彈夾的定位卡扣也要再測試幾次,確保萬無一失。”
工匠們一邊吃著糖糕,一邊忙碌,工坊內的蒸汽驅動照明裝置亮著,溫暖又明亮。“等手槍批量生產出來,咱們也算為嘉靖元年的遷移立了功!”一名工匠興奮地說。趙小匠點頭:“是呀!新歲裡,咱們要用手藝守護大明,讓百姓都能過上安穩日子。”工坊內,糖糕的甜香與鐵器的金屬味交織,工匠們的新春,藏著對責任的堅守。
戌時·大明,不同地域的新春暖意遙相呼應——京城紫禁城內,張太後與沈皇後、林貴妃、蘇貴妃圍坐在一起,等著陸明瑤回宮;鎮國公府中,陸明瑤正與家人道彆,春桃幫她整理好披風,輕聲叮囑“路上小心,宮中寒涼,回去記得喝碗薑湯”,陸承煜與陸承玥拉著她的衣角,不舍地說“姑姑早點回來”;遼東臨時營地,部族民眾與邊軍士兵圍著篝火唱歌,木燈的光芒在夜色中閃爍;東瀛鹿兒島,蕭策與武田信長坐在木屋前,望著星空,暢談新歲的規劃;京城軍工總院,工匠們收起工具,準備回家與家人團聚,工坊的燈光漸漸熄滅。
這是嘉靖元年的第一個新春,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有著山海同慶的安穩——皇室的關懷、家族的團圓、部族的憧憬、工匠的堅守、合作的默契,都在這個新春裡,彙聚成大明新歲的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三月的遷移即將到來,而這個溫暖的新春,正是對未來最好的鋪墊。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