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稻黃滿田慶豐收?礦顯船歸拓新局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356章 稻黃滿田慶豐收?礦顯船歸拓新局

第356章 稻黃滿田慶豐收?礦顯船歸拓新局(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56章:稻黃滿田慶豐收?礦顯船歸拓新局

嘉靖元年1525年)?八月二十九

辰時·東瀛鹿兒島,南部平原的曬穀場上鋪滿了金黃的稻穀,晨露未乾,陽光灑在穀粒上泛著微光——鹿兒島的首次秋收已進入收尾階段,蕭策、武田信長與阿古拉帶著民眾們翻曬最後一批稻穀,準備裝入穀倉儲存,田埂上的孩童們仍提著小竹籃,撿拾遺漏在田間的稻穗,空氣中彌漫著穀物的清香。

“大家翻曬時注意,要把稻穀攤勻,彆留死角,確保每一粒都能曬乾,這樣儲存時才不容易發黴,”蕭策一邊示範翻穀動作,一邊對民眾們說,“曬乾的稻穀要過一遍篩子,把碎粒和雜質篩出去,再裝袋入倉,每袋稻穀都要稱重記錄,方便後續管理。”阿古拉擦了擦額頭的薄汗,笑著道:“蕭先生,咱們兩千畝水田共收了四千二百石稻穀,比預估的還多二百石!十座穀倉都已清理乾淨,墊了三層木板防潮,足夠裝下所有稻穀,明年春天都不用愁糧食了。”

武田信長指著遠處的穀倉:“長門部族的婦女們已準備好麻布口袋,每袋能裝五十石稻穀,等翻曬完成,咱們就組織人手搬運入倉。曬穀場旁的灶台還留著,煮了米粥和麥餅,大家翻曬完就能去歇著,這陣子辛苦大家了。”民眾們聽了,臉上滿是笑意,手中的木耙揮舞得更起勁,翻穀的“沙沙”聲、孩童們的歡笑聲與遠處的海風聲交織,構成了一幅安穩的秋收收尾圖景。

臨近午時,最後一批稻穀翻曬完畢,開始裝袋稱重。一名長門部族的老婦人捧著一把飽滿的穀粒,眼中滿是感慨:“活了這麼大年紀,還是第一次見這麼飽滿的稻子,多謝蕭先生帶來的稻種,多謝大明的幫助,咱們今年冬天再也不用餓肚子了。”蕭策接過穀粒,輕輕揉搓:“這是咱們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明年咱們再開墾五百畝水田,多種些稻子,讓鹿兒島的每一戶人家都能有餘糧。”

巳時?與秋收收尾的安穩相呼應,此時的霧島山脈銀礦場一片忙碌——自八月初啟動試開采以來,京城派來的50名采礦工匠已帶領女真族與長門部族民眾完成首月開采,阿古拉正帶著工匠們向蕭策彙報試采情況。

“蕭先生,銀礦試開采一個月,情況比咱們預想的還好!”為首的采礦工匠拿著開采台賬,興奮地彙報,“三條主要礦脈每日穩定開采50斤白銀,一個月共開采1500斤,而且礦脈埋藏淺,最深的也隻有三丈,用改良的采礦工具開采很省力,民眾們上手也快,現在已有100名民眾能獨立操作采礦工具了!”

蕭策接過台賬,仔細查看:“太好了!試開采順利,咱們就能正式擴大開采規模。銀礦附近發現的鐵礦,有沒有開始試采?要是能自產鐵器,以後打造農具和工具就不用從大明運輸了,能節省不少成本。”工匠點頭:“鐵礦已試采了十日,每日能開采200斤鐵礦石,咱們在礦場旁搭了簡易鐵匠鋪,能打造鋤頭、鐵鍬等農具,今日就有50把新打造的鋤頭要送去給農夫們使用。”

阿古拉拍著胸脯道:“蕭先生放心,礦場的安防咱們也盯得緊!每日安排20名女真族漢子、10名長門部族精銳巡邏,周邊五裡內沒發現其他部族的人,絕不讓人來搗亂。而且咱們還挖了排水溝,下雨時礦場也不會積水,不影響開采進度。”武田信長補充道:“咱們已安排專人負責白銀運輸,每次運輸都有10名士兵護送,確保白銀能安全運到港口,等著下次貿易船來運往大明。”蕭策點頭:“我會立刻向京城彙報試開采成果,請求再派些工匠來,爭取下個月把日產量提升到60斤,讓銀礦更快為鹿兒島的建設出力。”

未時?鹿兒島港口,海平麵上出現了一艘熟悉的船隻——大明與東瀛的第二艘貿易船順利返程,周航帶領船員緩緩靠岸,蕭策、武田信長、阿古拉與民眾們早已在港口等候,手中還提著剛曬好的稻穀,準備送給船員們當伴手禮。

“周統領,一路辛苦了!這次貿易還順利嗎?”蕭策率先上前,遞過一袋稻穀,問道。周航笑著接過稻穀,指著船上的物資:“順利!咱們這次帶來的1000斤白銀和500斤鐵礦石,在大明很受歡迎,換了300匹絲綢、200斤茶葉、100件瓷器,還有500套改良農具、100把‘1911式’手槍和2000發子彈,足夠鹿兒島擴大生產和加強護衛了!京城還托咱們帶來了新式的采礦工具圖紙,說按圖紙打造的工具,能再提高兩成開采效率。”

民眾們看著船上的物資,興奮地議論起來——婦女們圍著絲綢和瓷器,挑選著自己喜歡的花色;農夫們則拿著改良農具,對比著之前的舊工具,眼中滿是驚喜;沈軍帶著移民護衛上前,小心翼翼地接過“1911式”手槍,準備回去加強訓練。阿古拉拿起一把新式采礦鎬,掂了掂重量:“這鎬頭比咱們現在用的輕多了,還加了防滑柄,開采時肯定更順手,下個月日產量提升到60斤沒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武田信長拿起一匹印花絲綢,對蕭策道:“有了這些絲綢,咱們可以給孩子們做新衣服,還能把一部分絲綢送給周邊友好的部族,告訴他們咱們鹿兒島現在日子好了,願意和他們友好相處,減少衝突。”周航補充道:“京城還說,以後貿易船會每月二十九日準時來,咱們可以按月運送白銀和特產,換回需要的物資,不用再等消息了。”蕭策點頭:“太好了!貿易定期化,鹿兒島的發展就更有保障了,咱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安穩。”

午時?京城軍工總院,工坊內機器轟鳴——自七月中旬完成5台核心鍛造機與3台機床的柴油改造後,一個多月來產能持續穩定,趙小匠帶著工匠們檢查機械運轉情況,陸硯昭也前來查看最新的生產數據。

“國公,機械改造後一個多月,產能比之前提升了五成!”趙小匠遞過生產報表,興奮地彙報,“5台鍛造機每日穩定鍛造100根槍管,一個多月共鍛造3000根;3台機床每日加工200個零件,共加工6000個,完全能滿足‘1911式’手槍的批量生產需求,現在每月能穩定產出210把‘1911式’手槍,比預期的還多10把!”

陸硯昭走到一台鍛造機旁,看著通紅的槍管被從機械中取出,滿意點頭:“很好!產能穩定,咱們就能給邊軍和水師多配些新式武器。延綏鎮的原油供應,還能支撐後續再改造幾台機械嗎?”趙小匠指著遠處的儲油罐:“延綏鎮現在日產量50石原油,每月能提煉1500石柴油、750石汽油,咱們現在每月隻用300石柴油,剩下的足夠再改造3台機械,而且延綏鎮計劃新增2口油井,下個月日產量能提升到60石,原油供應更充足了。”

此時,一名工匠跑來彙報:“趙總匠、國公,新式火炮的研發有突破!咱們已完成1門樣品炮的製作,射程能達到300步,能擊穿五寸厚的木板,比之前的火炮威力大了近一倍,明日就能進行實彈測試!”陸硯昭眼中閃過欣喜:“好!明日我也來看看測試情況,要是測試合格,就儘快啟動批量生產,給邊軍和水師配上,提升咱們的戰力!”

酉時?京城內閣,燭火通明,陸硯昭、徐階、李三才與周用圍坐在一起,彙總近期各項成果——鹿兒島秋收收尾、銀礦試開采順利、貿易船定期化返程,京城軍工總院產能穩定且新式火炮研發有突破,君臣們臉上滿是欣慰。

“鹿兒島秋收共收4200石稻穀,足夠民眾食用一年;銀礦試開采一個月,共開采1500斤白銀,日產量穩定在50斤;貿易船實現每月二十九日定期往返,換回大量物資;軍工總院機械改造後產能提升五成,‘1911式’手槍月產210把,新式火炮研發有突破,各項事務都取得了好成績,”陸硯昭逐一總結,“接下來,咱們要重點關注四件事:一是鹿兒島銀礦的產能提升,再派些工匠去,爭取下個月日產量達到60斤;二是軍工總院的新式火炮研發,儘快完成測試,啟動批量生產;三是延綏鎮的原油開采,支持他們新增2口油井,確保原油供應充足;四是貿易定期化的管理,安排專人對接物資交換,確保兩地貿易順暢。”

徐階點頭:“戶部會撥付專項資金,支持鹿兒島銀礦產能提升與延綏鎮的油井建設;同時,會安排官員在大明港口建立專門的貿易對接點,簡化物資交換流程,讓貿易更高效。”李三才補充道:“邊軍會加強遼東、延綏鎮的安防與貿易航線的巡邏,尤其是秋冬季節韃靼部落可能南下,要提前做好防備,確保原油運輸、銀礦開采與貿易的安全;錦衣衛也會密切關注東瀛其他部族的動向,防止他們乾擾鹿兒島的發展。”

周用則道:“工部會派30名工匠去鹿兒島,協助提升銀礦產能;同時,會加快新式火炮的測試與改進,爭取下個月完成測試,年底前啟動批量生產;延綏鎮新增油井所需的工具,也會儘快送去,確保油井能順利開挖。”陸硯昭點頭:“隻要咱們穩步推進,大明的工業會越來越發達,海外的根基會越來越穩固,工業興邦、民生安樂的目標,定能實現。”

夜幕漸深,內閣的燭火依舊明亮。君臣們的討論從秋收收尾、銀礦試采,延伸到貿易定期化與新式武器研發,每一個話題都透著對未來的憧憬。這個八月,是收獲與開拓並行的季節,更是大明邁向興盛的重要一步,在新資源、新貿易、新武器的助力下,大明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