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59章:炮列邊庭防秋汛?秘坊熔鐵研新器
嘉靖元年1525年)?十一月十五日
辰時?西北延綏鎮,晨霜未散,空氣冷得刺骨,首批5門後裝火炮正由雄獅營士兵緩緩推入預設炮位。參將柳明踩著凝結的白霜,用手捶了捶冰涼的炮身,看著士兵們固定炮架,聲音裡透著振奮:“都把動作放穩些!這可是京城送來的寶貝,炮架必須埋入三尺深的夯土坑,再用碎石填實,絕不能出半點差錯!”
百戶趙武帶著內衛組士兵清點彈藥,將銅製底殼彈碼放在炮位旁的防潮木箱裡:“柳參將放心,800發底殼彈、400斤改良火藥都已入庫,每箱都墊了三層油布,就算接下來下霜雪也不怕受潮。昨晚咱們已按國公的圖紙挖好了炮位,左右間隔二十步,正好能形成交叉火力,韃靼騎兵敢來,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一名士兵突然指著遠處的土坡喊道:“長官快看!那邊有騎兵影子!”柳明立刻抄起望遠鏡,見十餘騎韃靼斥候正遠遠窺探,當即冷笑:“來得正好!給第三號炮裝彈,瞄準坡下那棵老榆樹,讓他們見識下新炮的厲害!”
士兵們迅速行動,裝填手將底殼彈推入炮膛,炮手轉動尾輪調整角度,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彈丸掠過四十餘丈距離,精準擊中榆樹樹乾,木屑飛濺間,樹乾轟然折斷。韃靼斥候見狀,調轉馬頭倉皇逃竄。柳明放下望遠鏡,對眾人道:“從今日起,每日輪班值守,每門炮配五名炮手,日夜操練裝彈與瞄準,務必在三日內形成戰力!”
巳時?京城軍工總院,鐵匠坊的爐火正旺,火星順著煙囪竄出丈餘高。趙小匠拿著卡尺,逐一檢查剛鍛造成型的炮管,額頭滲著汗珠:“這根炮管內徑差了半分,重新回爐!後裝炮的精度容不得絲毫偏差,每月8門的產量必須保,質量更得保!”
工坊角落,十餘名工匠正圍著車床加工底殼彈,銅料在車床上轉動,發出均勻的切削聲。工頭擦了擦手,向趙小匠彙報:“趙師傅,底殼彈日產已穩定在105發,比上月多了20發!咱們按您說的,在彈殼尾部加了三道密封槽,試射時燃氣泄漏量比之前少了九成,完全符合標準。”
趙小匠走到車床旁,拿起加工好的底殼彈對著陽光細看:“很好。讓庫房再調些精銅過來,下月要把日產量提到120發,延綏鎮那邊催得緊,邊軍冬日防禦缺不得彈藥。對了,給秘密工坊送料的馬車準備好了嗎?亥時必須準時出發,絕不能讓人察覺。”工頭連忙應聲:“早備好了,原料都用黑布蓋著,由梟龍衛的人押送,萬無一失。”
未時?京城軍工總院廢棄工坊,已被三尺高的夯土牆圍得嚴嚴實實,門口站著兩名身著黑色勁裝的梟龍衛,腰間繡著隱現的“鋒”字。工坊內,趙小匠挑選的10名工匠正圍著迫擊炮圖紙議論,桌上攤著剛熔鑄的炮管雛形,帶著餘溫的鐵屑簌簌掉落。
“這炮管短粗,跟咱們尋常火炮完全不同啊,”老工匠王鐵匠摩挲著圖紙,眉頭微蹙,“按圖紙標注,炮口朝上傾斜,靠尾翼穩定彈道,這發射原理倒是新鮮,就是不知道彈體怎麼保證精準落地?”
趙小匠展開迫擊炮彈圖紙,指著尾翼部分解釋:“這尾翼得用熟鐵打造,呈十字形固定在彈體尾部,發射時能順著炮管膛線旋轉,飛出後就不會跑偏。剛才熔的炮管壁厚要再增加半寸,迫擊炮發射時後坐力大,薄了容易炸膛,這可是要命的事。”
此時,梟龍衛藏鋒隊特勤組百戶林越走進來,手裡提著兩個密封木箱:“趙師傅,國公讓送的硫磺和硝石到了,純度比工坊常用的高兩成。外麵已加派了暗哨,閒雜人等靠近三裡地就會被攔下,你們隻管安心研發,物資短缺隨時跟我說。”
趙小匠打開木箱,看著雪白的硝石點頭:“有勞林百戶。咱們先造三門試驗炮,明日開始試鑄彈體,爭取下月初一進行首次試射,絕不辜負國公的托付。”工匠們紛紛應聲,爐火映照下,眾人的身影在牆壁上投下專注的輪廓。
申時?鹿兒島港口,風平浪靜,第五艘貿易船的船帆已升起,帆布上的大明龍紋在陽光下格外醒目。蕭策站在碼頭,將一封密信遞給船長周航:“這是采礦工匠的安置章程,10名師傅到了之後,先帶他們去銀礦洞勘察,那邊的礦脈走向複雜,正需要他們的技術。”
武田信長指揮民眾搬運物資,將一筐筐鐵礦石搬上船艙:“這次裝了1200斤白銀、800斤鐵礦,還有30把咱們新打造的鐵鎬,都是按大明鐵匠教的法子做的,看看能不能多換些棉花和布料。”
阿古拉牽著兩名年輕工匠走上前,笑著道:“這倆小子手腳麻利,讓他們跟著去京城學打造底殼彈,回來咱們就能自己造彈藥了!”周航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放心,到了京城我親自送他們去軍工總院,保證學好手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著船錨升起,周航站在船頭揮手:“正月初一前定能返程!帶足你們要的工具和布料!”蕭策望著船帆漸遠,對武田信長道:“等采礦工匠來了,咱們就用新方法開礦,明年春天定能把產量再提三成!”
酉時?京城內閣,燭火搖曳,陸硯昭看著延綏鎮送來的奏報,指尖在案上輕叩:“柳明傳來消息,首批後裝炮已部署到位,試射時嚇跑了韃靼斥候,看來邊軍的底氣足了。李大人,錦衣衛要加強邊境偵查,密切關注韃靼主力動向。”
李三才躬身回應:“屬下已安排斥候潛入草原,每三日傳回一次消息。目前韃靼各部正忙著儲糧,短期內不會大舉南下,但需提防小股劫掠。延綏鎮的運輸隊已加派護衛,原油每日仍能按時運抵京城。”
徐階翻開戶部賬簿:“軍工總院的專項資金已撥付到位,足夠支撐後裝炮量產與迫擊炮研發。鹿兒島所需的棉花、布料已采購完畢,正等著貿易船返程時裝運,確保他們過冬無憂。”
周用補充道:“工部已研發出改良風箱,能讓爐溫再升兩成,後裝炮炮管鍛造時間縮短了半日,下月產量有望提到10門。隻是迫擊炮所需的熟鐵用量大,還需從遵化鐵廠調運,已安排專人秘密押送。”
陸硯昭點頭,目光落在窗外漸沉的暮色裡:“邊庭有炮禦敵,工坊有器研新,海外有船通貿,這三步踏穩了,大明的根基就牢了。傳令下去,迫擊炮研發務必保密,後裝炮操練不可鬆懈,待來年開春,定要給韃靼一個措手不及。”
燭火跳動間,君臣們的身影交織在案前,從邊牆的火炮到秘坊的圖紙,每一項部署都透著對疆土安寧的守護,對工業興邦的期許。這個初冬,寒意雖濃,卻已埋下開春勃發的火種。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