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66章:軍工探產觀新電?內閣議改亮京城
嘉靖二年1526年)?正月二十四
正月二十四的京城,晨光熹微,軍工總院內卻已一片亮堂——不同於外界的油燈微光,這裡的每座工坊、每條走廊,都掛著玻璃罩的燈泡,暖黃的光線照亮角落,工匠們無需再湊近油燈操作,連打磨零件的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陸硯昭一身便服,帶著林越走進院門,目光掃過滿院光亮,心中愈發堅定了推廣電燈的想法。
“國公,您來了!”趙小匠早已在主工坊外等候,見陸硯昭到來,連忙上前引路,“上等水泥和磚石的批量生產已步入正軌,每天能產上等水泥500斤、上等磚石300塊,都按您定的配比嚴格把控,昨日抽檢的樣本,堅固度比預期還高。”陸硯昭跟著他走進水泥工坊,爐火熊熊,煆燒後的熟料泛著灰白色,磨粉機“嗡嗡”運轉,磨好的水泥粉被裝入印著“軍工監製”的布袋,整齊堆放在防潮的木架上;隔壁的磚石工坊裡,工匠們正將按比例混合好的黃土、沙子與稻草填入模具,製成的磚石胚碼放在烘乾房,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香。
“民生器物這邊,改進後的紡車和織布機已試產成功,”趙小匠引著陸硯昭來到民生工坊,指著兩台運轉的新設備,“您看,這紡車加了腳踏板,一個人一天能紡3斤線,比老紡車多1斤;織布機的經線架做了改良,織造速度快了兩成,後續準備先給京郊的農戶試用,反響好再批量推廣。”陸硯昭伸手轉動紡車,部件運轉流暢無卡頓,點頭道:“民生器物要耐造、好用,農戶用著順手,才能真正幫他們增收。”
說話間,兩人來到最深處的“電力工坊”——這裡是電線生產和發電的核心區域。剛走近,便看到工匠們正將提純後的銅線拉細,再裹上浸過蠟的麻布和橡膠,製成一卷卷絕緣電線;角落的發電機正“嗡嗡”運轉,連接著工坊內的所有燈泡。劉工匠連忙上前,遞過一卷電線:“國公,您上次提的改進要求,我們都落實了——銅線反複錘煉了五次,導電性比之前好三成;絕緣層用的是南洋進口的橡膠,防水還耐磨損,埋在地下也不怕受潮。現在每天能生產50丈電線,工坊裡的20盞燈泡,從辰時亮到酉時,從沒斷過電!”
陸硯昭接過電線,彎折數次,銅線柔韌不易斷,絕緣層緊密貼合。他抬頭看向懸掛的燈泡,光線柔和不刺眼,笑道:“做得好!我已想好,要讓這光亮照亮整個京城。對了,大型水利發電機的研發,可有進展?”劉工匠連忙回應:“按您給的圖紙,我們已畫出初步設計圖,核心部件正在鍛造,若用京郊永定河的水力驅動,發電功率能抵得上十台小型發電機,足夠供皇宮使用!”陸硯昭點頭——永定河離京城僅五十裡,水量穩定,是修建水利發電站的絕佳位置,這為京城通電計劃打下了關鍵基礎。
午時?紫禁城內閣內,暖爐燃著炭火,徐階、李三才、周用正圍著桌案,討論延綏鎮炮位加固的物資調配。忽聞宦官通報“陸國公到”,三人連忙起身迎接,剛落座,陸硯昭便將電線樣本、燈泡模型和一張京城地圖放在桌案上,直接道出核心提議——對京城進行大改造,鋪設電線,推廣電燈照明,一年內實現全城通電。
“諸位,今日我去軍工總院,見他們不僅量產了絕緣電線,還靠小型發電機點亮了整個工坊,”陸硯昭拿起燈泡模型,對著陽光,“這燈泡無需添油、無明火隱患,通電即亮,比油燈亮十倍;電線也解決了絕緣問題,可通過地下管網和空中飛線兩種方式鋪設。我提議,先從皇宮開始鋪設,再推至主乾道、街巷民居,用一年時間,讓京城夜晚不再依賴燭火!”
徐階拿起電線樣本,手指摩挲著絕緣層,疑惑道:“陸國公,這地下管網如何修建?京城街巷錯綜複雜,開挖地麵會不會影響民生?空中飛線又恐破壞市容,需仔細斟酌。”
“徐首輔放心,地下管網的設計我已想好,”陸硯昭展開京城地圖,指著標注的路線,“用軍工總院新產的上等水泥,澆築成凹型管廊,寬三尺、深兩尺,內壁鋪磚石防潮,電線放入後,頂部再用水泥蓋板密封,埋於主乾道地下三尺處——這樣既不影響行人車馬,又能保護電線不受損壞。管廊每隔五十丈設一個檢修口,後續維護也方便。”他頓了頓,補充道:“至於空中飛線,僅用於支線——用水泥澆築電線杆,高兩丈,架在街巷兩側,電線拉在橫杆上,避開商鋪門窗,既不影響市容,又比地下鋪設節省時間。”
李三才眉頭微蹙,擔憂道:“國公,發電是關鍵——皇宮加京城數萬民居,所需電力絕非小數,軍工總院那台小型發電機肯定不夠。還有,鋪設管網需開挖主乾道,百姓出行怎麼辦?且這等大規模工程,沿途治安如何保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發電問題,我已有方案,”陸硯昭從容回應,“在京郊永定河修建水利發電站,用水力驅動大型發電機,三個月內可完工,發電功率足夠供皇宮和主乾道使用;後續再在潮白河建第二座,滿足全城需求。至於開挖地麵,可分路段施工,先修東、西兩條主乾道,保留一側通行,再逐步推進,每晚派工匠修補路麵,不耽誤次日出行。另外,招募百姓參與鋪設,按日付工錢,一人一天給五十文,既能加快進度,也能幫百姓增收。”他看向三人補充道:“治安方麵,我會讓錦衣衛派人沿街巡查,確保施工器械和材料不受損耗,也護佑工匠百姓安全。”
周用接過話茬,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仔細核算後問道:“國公,水泥、磚石、電線杆、發電機,再加人工,所需資金需多少白銀?材料可否供應跟得上?”
陸硯昭聞言,先是擺了擺手,語氣輕鬆道:“用不了多少,大約20萬兩白銀便可。怎麼,這才幾年光景,國庫就出現赤字了?當初咱們可是有幾億兩白銀的儲備,還有一億多兩黃金壓箱底,難不成這些家底,都被你們給造完了不成?”他話鋒一轉,故意板起臉,眼神掃過三人,帶著幾分打趣道:“要是真把家底造空了,那我可要讓我的特勤組和稽查組,聯合我提督的錦衣衛查查各位了啊,看看這銀子都流到哪兒去了!”
這話一出,徐階、李三才、周用先是一愣,隨即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徐階捋著胡須,笑著搖頭道:“陸國公你可真能打趣!國庫的家底厚實得很,20萬兩白銀不過是九牛一毛,哪就至於要查賬了?隻是老夫等人習慣了凡事精打細算,生怕浪費了國庫銀兩,倒讓國公見笑了。”李三才也跟著笑道:“是啊,國公這玩笑開得,倒讓我這管錢糧的都跟著緊張!彆說20萬兩,就是再多加20萬兩,戶部也拿得出來,絕耽誤不了改造進度。”周用更是笑著擺手:“國公可彆嚇唬老夫,這賬要是真查起來,老夫可是清清白白,就是怕折騰!再說材料,軍工總院的產能咱們都清楚,水泥、磚石、電線都能按需供應,絕無問題。”
陸硯昭見三人笑得開懷,也跟著收起玩笑神色,認真補充道:“玩笑歸玩笑,材料和進度確實得盯緊——軍工總院每月產上等水泥兩萬斤、上等磚石一萬塊,中等水泥產能還能再提,足夠管網和電線杆使用;電線和發電機的零件,工坊也能按需生產,隻要按計劃推進,一年之內定能讓京城亮起來。另外,我還提議,讓軍工總院即刻啟動燈泡改良——目前的燈泡玻璃罩易碎裂,可加厚並添加防摔紋路;燈芯壽命需延長,爭取從現在的五個時辰,提到十個時辰,這樣更方便百姓使用。”
三人聽後,徹底放下心來,皆露出讚同之色。周用率先點頭:“既然資金和材料都無問題,那這改造計劃便可大膽推進!工部會全力配合,監督水泥、磚石的生產質量,確保每一份材料都能用在實處。”徐階道:“明日咱們一同向陛下奏請,獲批後便成立籌備組,統籌路線勘測、工匠招募等事宜。”李三才也道:“戶部會優先調撥款項,保障材料采購和工錢發放;至於施工秩序,便勞煩國公協調錦衣衛多費心——就算國公不查賬,咱們也得把事辦得妥妥帖帖!”
陸硯昭見三人皆全力支持,拿起桌案上的燈泡模型,對著暖爐的火光,仿佛已看到一年後,京城的夜晚不再隻有零星的燭火,而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照亮街巷、溫暖人心的景象。“好!明日早朝,咱們便向陛下稟明此事,儘早啟動改造——這京城的新風貌,咱們得親手給它建起來!”四人舉杯,以茶代酒,杯盞相碰的清脆聲響,在暖爐的炭火聲中回蕩,為這即將改寫京城夜晚的計劃,定下了充滿希望的開端。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