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67章:早朝奏請獲聖準?通電計劃啟新程
嘉靖二年1526年)?正月二十五
辰時?紫禁城太和殿內暖意融融,十二根朱紅立柱上纏繞的金龍浮雕,在燭火映照下愈發威嚴;殿外晨霧尚未散儘,簷角銅鈴隨風輕響,與殿內整齊的朝靴聲交織,透著早朝的莊重。文武百官身著緋色、青色朝服,按品級分列兩側,手中笏板輕握,目光齊刷刷投向龍椅——朱載林端坐在鋪著明黃絨毯的龍椅上,身著繡十二章紋的龍袍,雖年少,卻透著君主的沉穩。
“陛下臨朝,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宦官尖細的唱喏聲落,徐階即刻出列,青緞朝服下擺輕掃地麵,躬身行禮:“陛下,臣徐階,會同陸國公、李大人、周大人,有‘京城通電改造計劃’奏請,關乎民生福祉與都城革新,懇請陛下垂聽。”
朱載林微微頷首:“準奏,呈上來。”陸硯昭隨即手持物件上前,將一卷裹著青布的電線、一個嵌著玻璃罩的燈泡模型,以及一張繪滿路線的京城改造圖紙,逐一呈放在禦案上。殿內百官目光皆被這新奇物件吸引,不少人悄悄探頭,低聲議論:“那玻璃罩裡的東西是什麼?竟能發光?”“電線裹著深色外皮,倒與尋常銅線不同。”
“陛下,此乃軍工總院新造的電線與電燈,”陸硯昭指著禦案上的物件,聲音清晰穿透殿內議論聲,“這電燈無需燭火、不耗燈油,隻需連接電線通電,便能發出暖光,亮度是油燈的十倍,且無明火之憂,夜間讀書、勞作皆可使用;電線外層裹著浸蠟麻布與南洋橡膠,防水耐磨損,可埋於地下或架於空中,不易損壞。臣提議,用一年時間對京城進行改造:先從皇宮鋪設電線,再延伸至東、西、南、北四條主乾道,最後覆蓋街巷民居,讓京城夜晚徹底告彆燭火,惠及萬民。”
朱載林好奇地拿起燈泡模型,指尖輕觸冰涼的玻璃罩,透過玻璃看向內部纏繞的細鎢絲,問道:“陸老師,這‘電’無形無影,如何能讓燈泡發光?發電又需何物?改造若動用民力、耗費銀兩過多,恐擾百姓。”
“陛下問得極是,”陸硯昭從容應答,展開改造圖紙,指著標注的“永定河發電站”位置,“‘電’雖無形,卻可借水力生成——臣計劃在京郊永定河修建水利發電站,築壩攔截河水,驅動水輪機轉動,再連接發電機,便可產生電力。此發電站三個月內可完工,後續再在潮白河增建一座,足夠供應全城用電。至於開銷,改造所需約20萬兩白銀,國庫現有數億兩白銀、一億多兩黃金儲備,無需額外征派賦稅;且招募百姓參與施工,一人一日付五十文工錢,既能加快進度,又能幫貧苦百姓增收,絕非勞民傷財之舉。”
他又指著圖紙上的地下管網標注:“地下管網用上等水泥澆築成凹型管廊,寬三尺、深兩尺,內壁鋪磚石防潮,電線入廊後加蓋水泥板密封,埋於地下三尺處,不影響車馬行人;支線用水泥電線杆架設,杆高兩丈,立於街巷兩側,避開商鋪門窗,也不破壞都城風貌。”
殿內百官聽聞“不征賦稅”“日付五十文”,議論聲愈發熱烈,戶部尚書忍不住出列:“陛下,20萬兩白銀僅為國庫九牛一毛,且能惠及民生,臣以為可行!”兵部尚書也附和:“若京城通電,夜間巡防無需依賴燈籠,邊防訊息傳遞也可借電力提速,實乃利國之舉!”徐階適時補充:“臣已與工部、戶部商議,材料供應、款項調撥皆已籌備妥當,隻需陛下準奏,便可即刻啟動。”
朱載林看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路線,又望向殿外漸散的晨霧,眼中露出笑意:“陸老師與諸位卿家心係民生、思慮周全,這電燈照亮的不僅是京城街巷,更是百姓的好日子!朕準奏!著令內閣牽頭,工部、戶部、錦衣衛協同,務必按計劃推進,明年今日,朕要親眼見京城萬家燈火!”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陸硯昭與百官齊聲叩拜,朝靴叩擊地麵的聲響整齊有力,太和殿內的燭火搖曳,映著眾人臉上的喜色——京城通電改造計劃,就此正式啟航。
巳時?京城軍工總院,陽光透過工坊高窗灑入,在地麵投下斑駁光影;主工坊內,二十餘名核心工匠圍站成圈,趙小匠捧著燈泡模型,劉工匠握著發電機圖紙,皆神色專注——陸硯昭剛從皇宮趕回,便帶著早朝獲批的喜訊,宣布成立“電力專項組”。
“陛下已準奏改造計劃,接下來三個月,便是咱們的關鍵期!”陸硯昭站在工坊中央,目光掃過眾人,“電力專項組分兩隊:發電機組隊由劉工匠牽頭,負責永定河水利發電機的研發製造;燈泡改良隊由趙小匠負責,重點突破玻璃罩與燈芯的技術瓶頸,兩隊每三日彙報一次進展,不得延誤。”
劉工匠即刻上前一步,展開發電機圖紙:“國公放心!大型發電機的核心部件已敲定——轉子用純度95以上的精鐵鍛造,外圈纏繞多股銅線,定子內嵌矽鋼片,可減少磁損耗;水輪機葉片采用高錳鋼,耐水流衝擊,預計十日可完成首件轉子鍛造,三十日內組裝出完整機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燈泡改良這邊,我們已有詳細方案,”趙小匠舉起手中的燈泡模型,拆解開來展示內部結構,“目前的玻璃罩薄且脆,改良時會在石英砂中加入5的硼酸,熔融後製成的玻璃硬度可提升三成,再在表麵壓製菱形防摔紋路,即便掉落也不易碎裂;燈芯現行用單股鎢絲,壽命僅五個時辰,後續會改用三股細鎢絲絞合,增加受熱麵積,同時在燈座內填充惰性氣體,減少鎢絲氧化,爭取將壽命延長至十個時辰。”
他頓了頓,又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樣本:“這是昨日試驗的硼酸玻璃片,諸位可看——”說著便將玻璃片遞給工匠們傳閱,有人試著用指甲劃刮,表麵毫無痕跡;還有人輕輕彎折,玻璃片柔韌度明顯提升。“今日便啟動首批試驗,先熔製十批硼酸玻璃,測試不同硼酸比例的硬度;燈芯方麵,先絞合二十組三股鎢絲,明日通電測試壽命。”
陸硯昭點頭,又指向工坊角落的電線生產區:“電線產能也要同步提升,從每日50丈增至100丈。絕緣層的橡膠要先在70度溫水中浸泡半個時辰,再裹纏麻布,確保緊密無氣泡;銅線要反複拉拔五次,直徑控製在兩毫米,導電性才能達標——後續鋪設管網需大量電線,絕不能斷供。”
負責電線生產的張工匠立刻應道:“國公放心!今日便加開一台拉絲機,再增派五名工匠,定能完成產能目標!”話音剛落,工匠們便各自行動:劉工匠帶著發電機組隊奔向鍛造坊,趙小匠領著燈泡隊搬來玻璃熔爐,張工匠則去調試拉絲機——工坊內瞬間響起鍛造聲、熔爐轟鳴聲,電力專項組的首個工作日,便充滿了衝刺的乾勁。
?午時?京郊永定河畔,春風拂過河麵,帶著濕潤的水汽;工部郎中王大人身著便服,腳踩布鞋,帶著三名勘測工匠、兩名水文先生,沿著河岸緩緩前行——他們受內閣委派,要在今日確定水利發電站的最終選址,隨身攜帶的木箱裡,裝著羅盤、測繩、水位計與土壤樣本盒。
“王大人,前麵便是咱們初步篩選的三個候選點,”勘測工匠李師傅指著河岸三處標記,“從東到西依次為甲、乙、丙三點,相距各五裡,需逐一勘測水文、地形、土壤,再綜合評估。”
眾人先來到甲點:此處河麵寬二十五丈,河岸坡度較陡。水文先生孫先生即刻拿出水位計,將標尺插入水中:“此處水深一丈五,水流速度每秒1.2米,汛期時水位恐上漲三尺,易淹至岸邊,不適合建機房。”李師傅則用鐵鏟挖取河床土壤,裝入樣本盒:“土壤多為沙質,承載力不足,建水壩需加固地基,成本會增加三成。”王大人皺眉記錄:“甲點水文不穩、土壤承載力差,暫不考慮。”
接著行至乙點:河麵寬三十丈,河岸平緩,岸邊有一片開闊空地。孫先生再次測量水位:“水深兩丈,水流速度每秒0.8米,全年水位波動不超過三尺,水文穩定;且此處位於永定河中遊,上遊無大型村落,建壩不會影響百姓生計。”李師傅挖取土壤,捏碎查看:“土壤為粉質黏土,承載力強,建水壩無需額外加固;岸邊空地約十畝,足夠搭建機房、倉庫與工匠宿舍。”
王大人又繞著乙點查看周邊環境:“此處離京城官道僅三裡,運輸水泥、磚石方便;下遊一裡處有天然石灘,可攔截泥沙,減少水壩淤積。”他轉頭問隨行眾人:“諸位以為乙點如何?”孫先生點頭:“水文條件最優,汛期無淹沒風險;李師傅也附和:“地形與土壤都適合建壩,成本可控。”
最後來到丙點:河麵寬二十八丈,水深一丈八,水流速度每秒1米,但岸邊有一處古橋,且離下遊村落僅兩裡。“此處雖水文尚可,但古橋需保留,水壩選址會受限製;且離村落過近,施工噪音恐擾百姓,後續機組運轉也可能影響村民生活,”王大人綜合評估後,拍板道:“乙點水文穩定、地形適宜、成本可控,且不影響民生,便定為此處!李師傅即刻繪製詳細地形圖,孫先生測算水壩高度與庫容,今日便將結果報給內閣,明日啟動施工方案設計。”
工匠們立刻行動:李師傅展開宣紙,用羅盤定位,測繩丈量,仔細繪製河岸地形;孫先生則蹲在河邊,計算水流衝擊力,確定水壩高度。陽光灑在永定河麵上,河水緩緩流淌,岸邊的木樁上,已被刻下“乙點”標記——大明第一座水利發電站的選址,就此塵埃落定。
酉時?內閣書房,暖爐炭火正旺,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徐階、李三才、周用圍坐在紫檀木桌旁,桌上攤著京城地圖、物資清單與民夫招募告示,新成立的“京城通電籌備組”三名隊長也端坐兩側,等候分工安排。
“改造計劃已獲批,今日便明確各隊職責,”徐階拿起毛筆,在地圖上圈出皇宮與四條主乾道,“路線勘測隊明日清晨便入宮,丈量皇宮內電線鋪設路線,優先沿宮殿廊柱、屋簷布線,避開龍椅、祭台等重要區域;主乾道勘測需標注地下管線、水井位置,用石灰粉劃出管網開挖線,確保不破壞原有設施,每日提交勘測報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物資調配隊由周大人總領,”徐階轉向周用,“軍工總院每月供應上等水泥兩萬斤、磚石一萬塊、電線三千丈,你需每周派人清點庫存,若有短缺及時協調;瀝青提煉已在軍工總院啟動,下月可產出五百斤,優先用於修補開挖後的主乾道,確保路麵平整無積水。”
周用立刻拿出物資清單:“大人放心!我已與軍工總院約定,每月初五、二十日分兩次調撥物資,京城周邊三座磚窯也已備好,可隨時補充磚石;瀝青提煉進度會每日跟進,絕不讓鋪路材料斷供。”
“民夫招募隊由李大人負責,”徐階又看向李三才,“告示已擬好,明日便在京城四門、周邊州縣張貼,優先招募貧苦百姓、無業遊民,年齡限定在十六至五十歲,身體健康者均可報名;工錢按日結算,每日五十文,管三餐,住宿安排在城外臨時工坊,避免影響城內秩序。”
李三才點頭回應:“已安排錦衣衛在各報名點維持秩序,防止有人冒名頂替;民夫招募後會先進行簡單培訓,教授開挖管網、搬運材料的基本技能,確保施工安全。”
徐階看著三人,語重心長道:“改造計劃關乎京城革新、百姓福祉,各隊務必各司其職,每五日召開一次協調會,有問題及時溝通。明年今日,陛下要見京城萬家燈火,咱們絕不能辜負這份囑托!”
“大人放心!定不辱使命!”三人齊聲應諾,書房內的燭火映著地圖上的路線,也映著眾人眼中的堅定——一場改變京城風貌的工程,正從這小小的書房開始,一步步走向現實。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