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清宮穿線裝燈亮?乾道鋪管築壩忙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370章 清宮穿線裝燈亮?乾道鋪管築壩忙

第370章 清宮穿線裝燈亮?乾道鋪管築壩忙(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70章:清宮穿線裝燈亮?乾道鋪管築壩忙

嘉靖二年1526年)?二月十三

辰時?紫禁城的陽光格外暖,乾清宮廊下的漢白玉欄杆還沾著晨露,折射出細碎的光。十餘名工匠圍著完成開槽的朱紅廊柱忙碌,腳邊的帆布包裡,卷卷裹著麻布的電線泛著深褐色光澤,楠木卡槽堆疊得整整齊齊,銅製卡扣裝在木盒裡叮當作響——今日要完成乾清宮的電線穿設與首批四盞燈泡試裝,連路過的禁軍都忍不住放慢腳步,好奇地朝廊下張望。

“小李,剝線時鉗口要對準橡膠皮接縫,力道輕些,彆傷了銅線!”工匠頭老陳蹲在廊柱旁,手裡的剝線鉗小巧如雀喙,他拇指抵住鉗柄輕輕一夾,半寸長的橡膠皮便像蛻殼般脫落,露出裡麵泛著銀亮光澤的銅線。小李攥著電線,手心微微出汗,學著老陳的樣子調整鉗口角度,試了三次才成功剝下橡膠皮:“陳師傅,這南洋橡膠也太結實了,上次我用牙咬都沒咬動!”老陳被逗得笑出聲,伸手摸了摸銅線:“這銅線反複錘煉了五次,柔韌性好,導電還快,可不能給弄斷了——宮裡的活,出一點錯都要擔責任。”

說話間,兩名工匠踩著矮凳,將電線從廊柱頂部的卡槽入口穿入,另一名工匠則在柱底卡槽出口處輕輕拉動。電線在楠木卡槽內滑動,發出細微的“沙沙”聲,老陳不時湊到卡槽旁查看:“慢些拉!到轉彎處了,彆讓電線蹭到槽邊的木刺!”陽光透過廊柱間隙灑在電線上,深褐色的橡膠層泛著溫潤的光,像一條安靜的長蛇,緩緩鑽進古老的宮柱深處——這是六百年紫禁城第一次迎來電線,纏枝蓮浮雕與現代電線交織,竟透著幾分跨越時空的和諧。

巳時初,乾清宮的電線終於全部穿設完畢。老陳踩著三尺高的木梯,手裡托著燈泡,小心翼翼地對準燈座螺紋:“左旋半圈再右旋,要擰得緊實,不然接觸不良會閃燈。”他指尖穩如磐石,燈泡“哢嗒”一聲旋入燈座,玻璃罩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合閘試試!”老陳朝下方喊道,負責臨時供電的工匠立刻合上小型發電機開關——“啪”的一聲輕響,暖黃的光線從玻璃罩中溢出,瞬間照亮了廊下的地麵,連柱上纏枝蓮浮雕的花瓣紋路都看得一清二楚,比羊角燈籠亮了何止十倍。

“亮了!真亮了!”圍觀的宦官宮女們瞬間歡呼起來,負責乾清宮灑掃的小宮女春桃,忍不住伸手在燈泡旁比劃:“這光好軟和,一點都不刺眼,冬天值夜再也不用凍手了!”正說著,遠處傳來腳步聲——徐階與李三才奉召前來查看,看到亮著的燈泡,徐階忍不住上前半步:“老陳師傅,這電燈果然名不虛傳!陛下要是看到,定會高興。”老陳從木梯上下來,擦了擦額頭的汗:“徐大人放心,剩下的十六盞燈,我們三天內準能裝完,等永定河發電站通了電,整個皇宮都能亮堂堂的!”陽光與燈光交織在乾清宮的廊下,古老的宮牆仿佛都因這簇新光,煥發出了不一樣的生機。

在東主乾道上,塵土隨著微風輕輕揚起,卻擋不住工地上的熱鬨——五十餘名民夫圍著兩丈寬的管網溝槽忙碌,溝槽旁堆著的青灰色水泥管,每根都有兩人合抱粗,表麵還帶著軍工總院燒製後的餘溫。錦衣衛千戶林越騎著匹棗紅馬,手裡的圖紙被風吹得微微翻飛,他時不時勒住韁繩,俯身查看溝槽:“這處溝槽深度不夠,再挖五寸!水泥管放進去後,頂部離地麵至少要一尺,不然車馬壓過會裂!”

民夫張三和李四兩人一組,用手腕粗的木杠穿過水泥管兩端的鐵環,喊著號子起身:“嘿喲!起嘍!”木杠壓得微微彎曲,兩人腳步穩健地走到溝槽旁,張三盯著管口對齊標記:“慢些放!左邊再挪半寸,對準前麵的管子!”李四立刻調整腳步,水泥管緩緩落入溝槽,管口嚴絲合縫,連薄紙都插不進去。旁邊的民夫王五趕緊用碎石在水泥管兩側墊實:“張哥,這水泥管可真沉,估摸著得有兩百五十斤吧?我這胳膊都快酸了。”張三擦著額頭的汗,笑著捶了他一下:“酸也得扛!這管子鋪好了,以後晚上走路有電燈,你家小子再也不用怕黑了!”

突然,一名民夫喊道:“林大人!這根水泥管的管口有點裂!”林越立刻翻身下馬,快步走過去查看——水泥管管口有一道半寸長的細縫,若是直接鋪設,下雨會漏水泡壞電線。他眉頭微皺,轉頭對工匠老李說:“李師傅,可有辦法修補?”老李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裂縫,又從工具袋裡掏出水泥粉和水:“林大人放心!用水泥漿混合細沙,填補裂縫後再纏上浸過水泥的麻布,乾了之後比原管還結實!”民夫們立刻圍過來幫忙,有人調水泥漿,有人遞麻布,老李小心翼翼地將水泥漿填入裂縫,再用麻布層層纏繞,動作嫻熟利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巳時末,東主乾道已鋪設好五十丈長的水泥管,青灰色的管子在溝槽中整齊排列,像一條沉睡的巨龍,守護著即將穿行其中的電線。林越讓人抬來一桶水,倒在管口連接處:“大家看,水都滲不進去,這密封做得沒問題!”民夫們湊過來一看,水麵穩穩停在管口,沒有絲毫滲漏,頓時歡呼起來。遠處傳來賣糖葫蘆的吆喝聲,與工地上的號子聲交織在一起,成了京城東主乾道最鮮活的煙火氣。

午時?京郊永定河發電站工地,陽光烈得晃眼,河麵上泛著粼粼波光,水壩地基上已立起一排排碗口粗的木柱,木柱之間用橫梁連接,構成了近二十丈長的框架,遠遠望去,像一道堅實的屏障。兩百餘名民夫分成兩組,一組扛著木柱往地基運,一組則忙著給木柱鑽孔,每個人的粗布工裝都被汗水浸透,貼在背上卻沒人叫苦。

“小心!這根木柱有三百斤重,腳下彆滑!”民夫隊頭李老栓嗓門洪亮,四名民夫用木杠抬著木柱,踩著地基上的木板緩慢前行。這木柱是從京郊霧靈山運來的硬鬆木,先在桐油裡浸泡了半個月防腐,表麵還泛著淡淡的桐油香。走在最前麵的王二柱,汗水順著臉頰流進脖子,卻依舊咬緊牙關:“李叔,您放心!我們慢些走,絕不讓木柱磕著碰著!”木柱穩穩立在地基的石槽裡,李老栓立刻用鉛錘線測量垂直度:“往左偏了半寸!墊塊薄石頭!”民夫們趕緊找來碎石,小心翼翼地墊在木柱底部,直到鉛錘線與木柱完全重合。

工匠們則圍著木柱忙碌,他們用麻花鑽在木柱上鑽孔,再將橫梁的榫頭插入孔中,用鐵釘固定。“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在工地回蕩,年輕工匠小趙拿著水平儀,趴在橫梁上仔細測量:“李師傅,這根橫梁左邊低了半寸!”老李立刻過來,用撬棍輕輕撬動橫梁,同時讓民夫往下方墊碎石:“橫梁必須平,不然水壩受力不均,以後會漏水!”陽光照在木框架上,木柱的影子在地基上拉得很長,像一個個堅定的哨兵,守護著即將誕生的光明。

午時過半,水壩框架又往前延伸了五丈,李老栓走到框架旁,雙手抓住木柱用力搖晃,木柱紋絲不動:“好!這框架結實得很!等月底澆築上水泥,就是銅牆鐵壁,彆說攔水,就是車馬撞上去都沒事!”遠處的永定河緩緩流淌,幾名民夫趁著休息,蹲在河邊洗臉,水花濺起,映著陽光格外耀眼。工地上,民夫們的笑聲、工匠們的打鐵聲、遠處的流水聲交織在一起,譜成了一首屬於建設者的樂章——這座水壩,將承載著京城的光明,在永定河畔慢慢成長。

酉時?京城軍工總院燈泡工坊,爐火依舊“劈啪”作響,橘紅色的火焰從爐口竄出,將工匠們的臉龐映得通紅。第二批三百個改良燈泡已組裝完成,工匠們正將燈泡裝進鋪著絨布的木箱裡,每個燈泡都用軟紙包裹,箱底還墊著乾草,防止運輸時碰撞。趙小匠拿著一個燈泡,對著夕陽仔細查看:“玻璃罩沒有氣泡,鎢絲固定得也穩,這批次合格,可以送往東主乾道裝路燈!”

旁邊的電力工坊裡,幾名工匠圍著一台小型發電機忙碌,發電機的齒輪“嗡嗡”轉動,工匠劉師傅拿著沾了機油的抹布,仔細擦拭著軸承:“這發電機是給皇宮臨時供電用的,絕不能出問題!上次測試時,我發現這處軸承有點鬆,今天必須修好。”徒弟小張蹲在一旁,遞過扳手:“劉師傅,您看這螺絲要不要再擰緊些?”劉師傅接過扳手,小心翼翼地調整力度:“擰太緊會滑絲,剛好卡住軸承就行——發電機這東西,講究的就是個精細。”他一邊說,一邊轉動發電機的飛輪,齒輪轉動的聲音變得平穩流暢,沒有了之前的雜音。

工坊外,夕陽的餘暉將天空染成了橘紅色,幾名負責運輸的士兵正將裝滿燈泡的木箱搬上馬車,木箱上貼著“軍工監製”的封條。趙小匠走到馬車旁,叮囑士兵:“路上小心些,彆顛簸太厲害,這些燈泡可是東主乾道的第一盞路燈!”士兵們笑著點頭:“趙師傅放心!我們慢些走,保證一盞都不少!”

夕陽漸漸沉落,工坊內的爐火依舊明亮,趙小匠看著忙碌的工匠們,心裡滿是期待:“再過一個月,永定河發電站就能完工,到時候京城的夜晚,就再也不用依賴燭火了!”爐火的光芒映在他臉上,也映著工匠們滿是汗水卻依舊堅定的眼神——他們知道,自己手中打造的,不僅是燈泡和發電機,更是京城的未來與光明。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