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78章:永定並網送光明?通昌施工掀熱潮
嘉靖二年1526年)?三月二十五
辰時?京郊永定河發電站工地,春日的薄霧還未完全散去,永定河發電站的壩體旁已擠滿了人。青灰色的水利發電機組靜靜矗立在基座上,轉子軸端的紅綢帶隨風輕晃,旁邊的主控室內,電壓表、電流表等儀表已調試完畢,指針微微顫動,等待著並網通電的瞬間——今日,這裡將完成發電機組的首次並網試運行,京城的電力供應,即將從臨時發電機轉向穩定的水利發電。
趙小匠穿著一身乾淨的工裝,袖口挽至肘部,正站在主控室的操作台前,手裡攥著並網開關的手柄。他身後,工部郎中王大人、錦衣衛副千戶周正,還有幾名負責供電調度的官員,都屏息凝神地盯著儀表。“再測一次電壓!確保與京城電網的電壓一致!”趙小匠對身旁的工匠小李說,小李立刻用萬用表測量發電機組的輸出端,讀數清晰顯示:“220伏,與電網電壓完全匹配!”
趙小匠深吸一口氣,轉頭看向王大人:“王大人,準備並網!”王大人點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趙小匠的手輕輕落在手柄上,緩慢向右轉動——隨著手柄的轉動,主控室的電流表指針緩緩抬起,從0逐漸升至50安培,電壓表指針則穩穩停在220伏,沒有絲毫波動。“並網成功!”小李興奮地喊道,聲音打破了現場的寂靜,壩體旁的民夫與工匠們立刻歡呼起來,有人甚至點燃了一掛鞭炮,清脆的聲響在永定河畔回蕩。
試運行剛進行一刻鐘,突然,電流表的指針猛地跳動了一下,從50安培降至30安培。“怎麼回事?”王大人立刻問道,趙小匠快步走到發電機組旁,俯身聽了聽機器的運轉聲,又查看了進水閥門的開度:“是進水流量有點小,導致轉速下降。”他立刻指揮民夫調整進水閥門,隨著閥門緩緩開大,河水湧入水輪機的聲音變得更響,發電機組的轉速逐漸回升,電流表指針也慢慢回到50安培。“好了,現在穩定了!”趙小匠擦了擦額頭的汗,心裡鬆了口氣——試運行中的小插曲,也讓他們積累了更多經驗。
辰時末,試運行已持續一個時辰,各項數據均穩定在正常範圍。王大人走到趙小匠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好了!從今日起,京城的東主乾道、西主乾道與皇宮周邊街巷,就能用上咱們永定河發電站的電了!”趙小匠點點頭,望向京城的方向——那裡,一盞盞電燈正因為這台發電機組的運轉,變得更加明亮。
巳時·通州通惠河畔,陽光已驅散晨霧,河畔的空地上擠滿了人——通州水利發電站與管網建設的開工儀式正在這裡舉行。臨時搭建的高台上,掛著“通州光明工程開工”的紅色橫幅,台下,兩百餘名民夫身著統一的粗布工裝,手持鐵鍬、鋤頭,整齊地站成隊列,臉上滿是期待。
工部郎中王大人從永定河發電站趕來,身著藏青官服,站在高台上高聲說道:“今日,通州水利發電站與管網建設正式開工!這座發電站建成後,通惠河的水能將變成電能,照亮通州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戶人家!朝廷會按日付工錢,管三餐,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早日讓通州亮起來!”台下的民夫們立刻歡呼起來,掌聲與歡呼聲交織在一起,連通惠河的流水聲都仿佛變得歡快起來。
開工儀式結束後,民夫們立刻分組行動。一組負責開挖發電站的壩體地基,他們拿著鐵鍬,在標記好的區域內奮力挖掘,泥土被一鍬鍬鏟起,堆放在一旁;另一組負責管網溝槽的開挖,通州的主乾道上,石灰粉已標出溝槽的位置,民夫們兩人一組,一人挖溝,一人運土,動作麻利。住在河畔的張大爺帶著幾名老人,提著茶水走到工地旁,給民夫們遞上茶水:“孩子們辛苦了,喝口水歇會兒!俺們都盼著早點用上電燈呢!”民夫們接過茶水,笑著道謝,乾勁更足了。
王大人走到壩體地基旁,蹲下身查看土壤情況,對負責施工的工匠說:“這處土壤是黏土層,承載力強,但開挖時要注意坡度,防止塌方。”工匠立刻點頭,讓人在地基兩側搭建臨時支護。巳時末,壩體地基已開挖出近十丈長,管網溝槽也開挖了五丈,王大人看著眼前的進度,滿意地點頭:“按這個速度,月底前就能完成壩體地基與首批管網溝槽的開挖!”
午時?昌平城郊,陽光烈得晃眼,從京城到昌平的輸電線路架設已正式啟動。首根水泥電線杆立在城郊的空地上,電線杆高兩丈,表麵光滑,底部裝有鐵製底座,幾名民夫正用碎石在底座周圍墊實,確保電線杆穩固。
李三才站在電線杆旁,手裡拿著線路圖,對負責架設的工匠說:“這根電線杆是起點,後續每隔五十丈立一根,要確保線路筆直,不然會影響電線的張力。”工匠點點頭,拿出羅盤測量方位,調整電線杆的垂直度,直到水平儀的氣泡穩穩停在刻度線中央。“好了,這根立穩了!”工匠喊道,民夫們立刻用水泥將底座固定,防止電線杆傾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民夫們開始架設電線。兩名工匠爬上電線杆,在頂端安裝橫擔與絕緣子,另外幾名民夫則在地麵上展開電線,用牽引繩將電線拉向電線杆。“慢些拉!彆讓電線碰到地麵,刮壞絕緣層!”李三才高聲指揮,民夫們立刻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將電線拉到橫擔旁,工匠們則用綁線將電線固定在絕緣子上。
住在附近的百姓們紛紛圍過來觀看,有的還主動幫忙遞工具。年輕的村民王小二說:“李大人,俺們也想幫忙立電線杆,多個人多份力!”李三才笑著點頭:“好!你們要是願意,就跟著工匠們學習,一起參與建設!”王小二與幾名村民立刻高興地加入隊伍,城郊的空地上,民夫、工匠與百姓們齊心協力,首段輸電線路很快便架設完成。
午時過半,已立起五根電線杆,架設了兩百丈電線。李三才看著延伸的線路,心裡盤算著:按這個進度,一個月內就能完成從京城到昌平的輸電線路架設,月底前昌平就能用上電了!他抬頭望向京城的方向,仿佛已看到電流順著線路流向昌平,照亮那裡的街巷。
未時?京城軍工總院,火力工坊內依舊熱鬨——趙小匠帶著工匠們,正在對火力發電機進行優化改進。之前的樣機已成功運行,今日要改進爐型,增加受熱麵積,提高熱量利用率。
工匠們將鍋爐的爐壁改成雙層結構,內層裝有散熱片,外層包裹保溫材料,這樣既能增加受熱麵積,又能減少熱量損失。“這樣改進後,燃煤的熱量利用率能提高一成,相同重量的煤能發更多的電。”趙小匠指著改進後的鍋爐說,工匠們立刻將鍋爐與汽輪機連接,進行測試。
測試開始後,工匠們往鍋爐內加入與之前相同重量的無煙煤,點燃後,壓力表的指針上升速度比之前快了近一倍,汽輪機的轉速也隨之提高,發電機的輸出功率從之前的5千瓦提升到5.5千瓦。“太好了!改進成功!”工匠們歡呼起來,趙小匠用溫度儀測量鍋爐外壁的溫度,發現溫度比之前低了不少:“保溫效果也提升了,這樣能減少熱量浪費,還能防止工匠們燙傷。”
隨後,趙小匠讓人找來材料商,訂購了一批改進後的鍋爐部件,準備搭建生產線,進行量產。“這批火力發電機,優先供應昌平與其他缺水地區,確保每個地區都能用上穩定的電力。”趙小匠對材料商說,材料商立刻點頭,承諾儘快供應部件。
未時漸深,火力發電機的優化已全部完成,生產線的籌備也在推進。趙小匠看著改進後的樣機,心裡滿是期待——這台機器,將為大明的通電計劃提供更多可能,讓光明覆蓋更多缺水的角落。
酉時?京城皇宮,夕陽的餘暉漸漸淡去,乾清宮內的電燈緩緩亮起。與往日不同,今日的電燈由永定河發電站供電,光線比之前更穩定,沒有絲毫閃爍。八歲的朱載林坐在龍椅上,看著明亮的電燈,好奇地問陸硯昭:“老師,今日的燈好像比以前更亮了?”
陸硯昭笑著點頭:“陛下,今日起,皇宮的電已由永定河發電站供應,水利發電比臨時發電機更穩定,所以燈光也更明亮。”朱載林走到電燈旁,伸手感受著淡淡的暖意,又走到窗邊,望向宮外的街道——東主乾道與西主乾道的路燈已全部亮起,暖黃的光線連成一片,將京城的夜晚照得格外熱鬨。
“太好了!”朱載林高興地說,“以後京城的電都由發電站供應,再也不用擔心斷電了!通州、昌平也要快點用上這樣穩定的電,讓所有百姓都能過上有電燈的日子。”陸硯昭躬身應道:“陛下放心,通州與昌平的建設都在順利推進,不久後,那裡的百姓也能用上穩定的電力。”
酉時漸深,皇宮內的電燈依舊明亮,朱載林坐在桌前,借著燈光翻看奏折,字跡清晰可見。他心裡暗暗下定決心,要加快通電計劃的推進,讓大明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被電燈照亮,讓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