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87章:內燃機屢試破困局?邊鎮織坊傳捷報
嘉靖二年1526年)?六月初五
辰時?京城軍工總院的空地上已架起遮陽棚,組裝好的內燃機被牢牢固定在新加固的鑄鐵支架上——經過昨日的調整,化油器油針已重新校準,火花塞也打磨得鋥亮,趙小匠早早便帶著工匠們檢查部件,連每一顆螺栓都反複擰緊,額頭上滲出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他卻渾然不覺。
“趙師傅,螺栓都擰緊了?氣缸蓋的密封墊再檢查一遍,上次就是這裡出了問題。”陸硯昭站在機器旁,手裡拿著泛黃的測試記錄,指尖劃過前五次的失敗原因,語氣帶著幾分謹慎。趙小匠連忙俯身,用扳手輕輕敲了敲氣缸蓋的螺栓:“大人放心,每顆螺栓都按您說的力矩擰了,密封墊也換了新的,這次肯定沒問題。”
陸繹拿著轉速表,仔細核對指針歸零情況,轉頭對父親說:“轉速表校準好了,3500轉的警戒線我用紅筆標出來了,一旦超過就提醒您。”今夏則拎著食盒站在棚下,將綠豆湯一碗碗盛好,笑著說:“你們放心測試,我煮了綠豆湯,加了些冰糖,等會兒歇了喝,解解暑氣。對了,趙師傅,您上次說機器要是成功了,就給它起個名字,想好沒?”
趙小匠愣了一下,隨即笑道:“陸夫人這一問,我倒還真沒想好。不如等測試成功了,讓大人給起個名字,既響亮又有寓意。”陸硯昭聞言,嘴角微揚:“先把測試過了再說名字的事,要是這次還失敗,再好的名字也沒用。”眾人都笑了起來,原本緊張的氛圍也輕鬆了幾分。
一切準備就緒,陸硯昭拿起手搖啟動柄,深吸一口氣後用力轉動——“哢噠!”火花塞精準點火,內燃機“突突”兩聲後,終於平穩運轉起來,轉速表的指針緩緩攀升,最終穩定在3000轉分,排氣管沒有出現之前的黑煙,隻有淡淡的汽油味飄散在空氣中。“成了!”趙小匠激動地喊道,伸手想去摸機器外殼,卻被陸硯昭及時攔住:“彆著急,再觀察五分鐘,機器穩定運轉才算真的成功,前幾次都是中途出了岔子。”
趙小匠連忙收回手,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是我太心急了,大人說得對,得再等等。”陸繹緊盯著轉速表,不時報出數值:“3000轉、2980轉、3010轉,轉速很穩定,沒有大的波動。”今夏也湊過來看,好奇地問:“這機器轉起來這麼平穩,是不是就快能裝車了?”陸硯昭剛想回答,卻突然聽到“滋滋”的漏氣聲,轉速表的指針開始快速下降。
“不好!”陸硯昭立刻伸手關掉油門,內燃機瞬間停了下來。眾人連忙圍上去,趙小匠拆開氣缸蓋,發現密封墊已破損,燃氣正從縫隙中泄漏。“怎麼又壞了?這密封墊不是新換的嗎?”趙小匠皺著眉頭,語氣帶著幾分沮喪。陸硯昭拿起破損的密封墊,仔細查看後說:“這是普通的橡膠墊,承受不住氣缸內的高溫,得換耐高溫的石棉墊,之前沒想到氣缸工作時溫度會這麼高。”
“我這就去拿石棉墊!”趙小匠說完就要跑,陸繹連忙叫住他:“趙師傅,我跟你一起去,順便看看鍛造坊有沒有現成的,省得來回跑。”今夏則從食盒裡拿出乾淨的布,幫著擦拭氣缸蓋上的油汙:“還好發現得早,沒把機器燒壞,下次換了石棉墊,肯定能成功。”陸硯昭點點頭,看著兒子和趙小匠遠去的背影,心裡暗暗盤算:下次測試,得把所有可能出問題的部件都檢查一遍,不能再遺漏細節。
巳時?大同邊鎮,軍戶屯田的田埂上熱鬨非凡,五台抽水機“嗡嗡”地運轉著,清澈的河水順著黑色的橡膠管道流入農田,乾裂的土地被水流滋潤後,漸漸泛起濕潤的光澤,綠油油的禾苗在風中輕輕搖曳,軍戶們的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笑容。
陸繹與今夏跟著李大爺走在田埂上,腳下的泥土鬆軟濕潤,今夏忍不住蹲下身,伸手拂過禾葉上的露珠,笑著說:“李大爺,這禾苗長得真好,綠油油的,再過兩個月就能收割了吧?”李大爺停下腳步,看著自家的農田,眼裡滿是欣慰:“托朝廷和電站的福,今年肯定是個好收成!以前天旱的時候,俺們得半夜起來挑水,一桶水澆不了幾棵苗,現在有了這抽水機,半個時辰就能澆一畝地,省時又省力。”
不遠處,軍戶婦人們正在田邊的菜園裡摘菜,看到今夏,連忙放下手裡的活計,熱情地招呼她:“陸夫人,快過來歇歇,嘗嘗俺們種的黃瓜,剛從架上摘的,新鮮得很!”今夏笑著跑過去,接過一位大嬸遞來的黃瓜,用衣袖擦了擦就咬了一口,清脆爽口的滋味在嘴裡散開:“真甜!嬸子,你們這菜園種得真好,黃瓜、茄子、豆角都有,比我在京城院子裡種的還水靈。”
“陸夫人要是喜歡,一會兒走的時候帶些回去,讓陸大人也嘗嘗。”大嬸一邊摘豆角,一邊笑著說,其他婦人也紛紛附和:“是啊是啊,這些菜都是自己種的,沒打農藥,吃著放心。”陸繹跟在後麵,看著今夏與婦人們說笑的樣子,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邊鎮的日子雖不如京城繁華,卻多了幾分質樸的煙火氣,讓人心裡格外踏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巳時過半,抽水機已灌溉完十畝農田,李大爺關掉機器,走到陸繹身邊,語氣帶著幾分期盼:“陸大人,這抽水機太好用了,俺們想再申請幾台,灌溉西邊的旱地。那邊的地有五十多畝,要是能用上抽水機,今年也能種上麥子。”陸繹點點頭,從懷裡掏出紙筆,認真地記下:“我會跟電站的李師傅說,儘快給你們調配抽水機,不過西邊的旱地離電站遠,可能需要鋪設一段輸電線路,得等幾天。”
“不礙事不礙事,等幾天沒關係,隻要能用上就行!”李大爺連忙擺手,臉上滿是感激,“俺代表西邊的軍戶謝謝陸大人!有了朝廷的好政策,有了這電力設備,俺們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陸繹拍了拍他的肩:“這都是朝廷應該做的,你們好好種地,就是對朝廷最大的貢獻。”說話間,遠處傳來電站的汽笛聲,李大爺笑著說:“這是電站在提醒換班呢,俺得去幫著看機器了,陸大人、陸夫人,下次再來家裡吃飯!”
午時?京城軍工總院內,陽光格外熾熱,地麵被曬得發燙,遮陽棚下的內燃機已更換好石棉密封墊,工匠們還在化油器旁加了一個小型濾清器,防止雜質堵塞油管。趙小匠拿著扳手,最後檢查了一遍油管接口:“大人,濾清器裝好了,油管也重新固定了,這次應該不會再堵了。”
“第七次測試,目標是讓機器穩定運轉十分鐘,大家各司其職,仔細觀察。”陸硯昭話音剛落,便拿起啟動柄,手腕用力轉動——“哢噠!”內燃機再次平穩啟動,轉速表的指針迅速攀升至3000轉分,隨後穩定下來,排氣管排出的氣體顏色正常,沒有出現漏氣聲。
“太好了!這次沒出問題!”今夏端著綠豆湯走過來,看到機器運轉正常,興奮地拍手叫好,“是不是快成功了?等會兒要是能運轉十分鐘,咱們是不是就能開始裝車了?”陸繹接過綠豆湯,先遞給父親一碗,又遞給趙小匠一碗,笑著說:“彆著急,得等十分鐘過後再說,前幾次都是快到時間的時候出了岔子,這次得更小心。”
趙小匠喝了口綠豆湯,抹了抹嘴:“陸夫人彆急,等機器穩定運轉半個時辰,咱們再考慮裝車的事,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所有隱患都排除。”陸硯昭緊盯著油壓表,不時記錄數值:“油壓正常,水溫也在合理範圍,轉速穩定,目前來看一切都好。”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五分鐘、六分鐘、八分鐘——機器依舊平穩運轉,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還有兩分鐘就到十分鐘了!”陸繹激動地說,眼睛緊緊盯著計時器。可就在第九分鐘時,內燃機突然發出“哢啦”一聲異響,隨後便停止了運轉,儀表盤上的油壓表指針瞬間歸零。“怎麼回事?”趙小匠連忙跑過去,拆開機油泵,發現裡麵的齒輪已嚴重磨損,機油無法正常輸送。
“機油泵的齒輪是普通的鑄鐵材質,硬度不夠,長時間運轉容易磨損。”陸硯昭看著磨損的齒輪,語氣平靜地分析,“得用高錳鋼鍛造齒輪,硬度更高,耐磨性更好,之前沒想到機油泵的負荷會這麼大。”趙小匠點點頭,有些懊惱地說:“都怪我考慮不周,沒提前想到齒輪的材質問題,我這就去鍛造坊,讓他們趕緊鍛造新的高錳鋼齒輪。”
“我跟你一起去,順便跟鍛造坊的師傅說清楚尺寸和材質要求,省得出錯。”陸繹放下手裡的工具,跟著趙小匠向鍛造坊走去。今夏則收拾好碗筷,對陸硯昭說:“父親,我去廚房再煮些綠豆湯,等會兒他們回來就能喝了,天氣這麼熱,彆中暑了。”陸硯昭點點頭,看著兒子和趙小匠的背影,心裡暗暗感歎:研發之路果然艱難,每一步都要走得格外小心。
半個時辰後,新的高錳鋼齒輪鍛造完成,工匠們迅速安裝到位,第八次測試正式開始。陸硯昭再次轉動啟動柄,內燃機“突突”兩聲後,平穩運轉起來,油壓表顯示正常,轉速穩定在3000轉分。“這次應該沒問題了!”趙小匠緊張地盯著機器,手裡緊緊攥著扳手。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分鐘——機器依舊平穩運轉,沒有出現任何異響。
“成功了!終於成功了!”趙小匠激動地跳起來,工匠們也紛紛歡呼起來,互相擊掌慶祝。今夏聽到歡呼聲,連忙端著綠豆湯跑過來:“成了?是不是真的成了?”陸繹笑著點頭,拉著她的手走到機器旁:“你看,機器已經穩定運轉二十分鐘了,油壓、水溫、轉速都正常,這次真的成功了!”陸硯昭也露出笑容,拍了拍趙小匠的肩:“不錯,這次沒出問題,但不能掉以輕心,接下來還要測試滿載運轉,看看機器能不能承受實際負荷。”
未時?蘇州織坊,作坊內一片忙碌,十台電力織機“嗡嗡”地運轉著,織工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絲線在經緯間快速穿梭,轉眼便織出成片的西洋花紋,這些絲綢將銷往海外,是織坊接到的第一筆海外訂單,沈老板特意守在作坊裡,生怕出任何差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大娘,你這織機的轉速再調慢一點,西洋花紋比咱們傳統的花紋更精細,慢些織才能保證質量。”沈老板拿著訂單圖紙,走到老織工王大娘身邊,指著圖紙上的花紋說,“你看,這花紋的線條很細,要是轉速太快,容易跳線,到時候海外客商不滿意,咱們的生意就黃了。”
王大娘停下織機,仔細看著圖紙上的西洋花紋,眉頭微微皺起:“沈掌櫃,這花紋跟咱們平時織的纏枝蓮、牡丹不一樣,線條又細又密,我怕織不好,要是出了錯,可就麻煩了。”正在調試機器的工匠小李聽到兩人的對話,連忙走過來,笑著說:“王大娘彆擔心,這織機我已經調整過了,加了精細花紋的專用程序,你隻要按照我教你的方法操作,保證能織好。”
小李一邊說,一邊打開織機的控製麵板,指著上麵的旋鈕:“你看,這個旋鈕是調節花紋密度的,轉到這個刻度,線條就會更細;這個是張力調節旋鈕,根據絲線的粗細調整,就能避免跳線。我再給你演示一遍,你仔細看。”小李按下啟動按鈕,織機緩緩運轉,絲線在經緯間穿梭,很快便織出一段帶有西洋花紋的絲綢,線條細膩,圖案清晰。
王大娘看著織出的絲綢,驚訝地說:“太神奇了!這機器還能織這麼精細的西洋花紋,比我手工織的還好!”沈老板也笑著點頭,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有小李師傅在,我就放心了。王大娘,你多練習幾遍,熟悉了就好了,這次的海外訂單要是能順利完成,以後咱們織坊的生意就能做到海外去,大家的工錢也能漲不少。”
“真的能漲工錢?”周圍的織工們聽到這話,紛紛圍過來,眼裡滿是期待。沈老板笑著說:“當然是真的!隻要訂單多了,利潤高了,大家的工錢肯定能漲,以後咱們織坊還要再添幾台電力織機,擴大生產規模,讓大家都能多掙錢!”織工們頓時歡呼起來,乾勁更足了,作坊內的機械聲與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格外熱鬨。
未時過半,第一批海外訂單的絲綢已織好,沈老板讓人小心翼翼地打包,貼上標簽,對負責運輸的夥計說:“這批絲綢要儘快通過運河運往港口,路上一定要小心,彆受潮,也彆損壞了,海外客商還等著收貨呢!”夥計連忙點頭:“掌櫃的放心,我會親自押送,保證按時送到港口,不耽誤事。”沈老板看著打包好的絲綢,心裡充滿了期待——蘇州織坊的黃金時代,正隨著電力織機的轟鳴悄然開啟。
未時末?京城軍工總院內,陽光漸漸柔和,遮陽棚下的工匠們已在發動機旁加裝了一個模擬負載的飛輪,用來測試機器的實際承載能力。“這個飛輪的重量相當於汽車車身和貨物的總重量,要是機器能帶動飛輪穩定運轉,就說明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陸硯昭指著飛輪,對眾人解釋道。
趙小匠檢查了飛輪與發動機的連接部位,確保牢固後說:“大人,連接好了,飛輪的重量也按您說的調整過了,現在可以開始第九次測試了。”陸繹拿著轉速表,對父親說:“轉速表已經校準,這次要是能穩定運轉十五分鐘,就說明機器的動力足夠了。”今夏則站在一旁,手裡拿著毛巾,準備等測試結束後給大家擦汗。
陸硯昭深吸一口氣,拿起啟動柄用力轉動——“哢噠!”內燃機成功啟動,飛輪緩緩轉動起來,轉速表的指針穩定在2800轉分,比空載時低了200轉,但仍在合理範圍。“轉速穩定,油壓正常,水溫也沒問題!”趙小匠興奮地喊道,眼睛緊緊盯著儀表盤。
可就在第十分鐘時,飛輪突然開始劇烈晃動,導致機器也跟著震動起來,排氣管冒出黑煙。“快停機!”陸硯昭立刻關掉油門,機器停止運轉。眾人連忙檢查,發現飛輪的重心偏移,導致運轉時不平衡。“都怪我,安裝飛輪的時候沒校準重心,才出現了晃動。”趙小匠有些自責地說。
“彆自責,誰都有出錯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重心校準。”陸硯昭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你去拿平衡儀,咱們重新校準飛輪重心,一定要保證精準,不能再出問題。”陸繹也幫忙搬來工具,說:“我跟你一起校準,兩個人快些,也能更精準。”今夏則給大家遞水:“彆著急,慢慢弄,校準好了再測試,安全第一。”
半個時辰後,飛輪重心校準完畢,第九次測試失敗的陰影也漸漸散去,第十次測試正式開始。陸硯昭再次轉動啟動柄,內燃機平穩啟動,飛輪勻速轉動,沒有出現任何晃動,轉速表穩定在2800轉分,油壓、水溫一切正常。“這次穩了!”趙小匠激動地說,手裡的記錄筆飛快地記錄著數據。
十五分鐘很快過去,機器依舊平穩運轉,沒有出現任何異常。“成功了!滿載測試也成功了!”陸繹興奮地喊道,一把抱住身邊的趙小匠。今夏也笑著拍手,眼裡滿是喜悅:“太好了!以後咱們就能坐不用馬拉的車了。”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