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89章:新車首駛破晨霧?諸地捷報續新篇
嘉靖二年1526年)?六月十一
卯時?天剛蒙蒙亮,京城軍工總院的空地上,改進後的汽車已整裝待發。作為軍工總院院長、兼任工部右侍郎的趙小匠,正帶著工匠團隊做最後檢查——加大的鐵皮油箱牢牢固定在車身側麵,能裝五十斤汽油;駕駛座旁加裝了兩個木製乘客座,車頂搭著帆布遮陽棚,車頭兩側還裝了兩盞黃銅車燈,電池藏在座位下方。此次首次長途試駕目的地為蘇州,全程約八百裡,同行者除趙小匠外,還有鎮國公、梟龍衛提督、錦衣衛提督陸硯昭,其長子陸繹,以及陸硯昭正妻、錦衣衛指揮使沈知薇今夏)。
“最後檢查:油箱加滿,車燈能亮,備用機油和工具都裝好了。”趙小匠趴在車底,仔細檢查傳動軸的固定情況,語氣比上次試車更沉穩,“陸國公,減震器我又調了一次,長途顛簸應該沒問題,就是路麵若有坑窪,還得慢些開——軍工總院後續會研發更耐磨的橡膠輪胎,搭配胎麵花紋設計,屆時能適配更多路況。”
陸硯昭點點頭,拉開駕駛座車門,手裡拿著手繪的路線圖:“咱們走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官道,路麵平整些,每天開兩百裡,四天能到蘇州。路上每五十裡有驛站,我已讓梟龍衛直屬營的內衛組提前溝通,備好汽油與補給。”沈知薇坐在乘客座上,摸了摸柔軟的棉墊,笑著說:“比馬車舒服多了,還有遮陽棚,夏天趕路也不怕曬。以後錦衣衛傳遞緊急密報,或許能用這種汽車,比快馬還省時間。”陸繹則檢查著車燈,按下開關,暖黃的燈光照亮了晨霧:“晚上趕夜路有車燈更安全,而且這汽車動靜小,比馬車更適合隱蔽行動,梟龍衛執行任務時或許也能用得上。”
卯時末,晨霧漸散,陸硯昭啟動汽車,發動機“嗡嗡”運轉,比上次更平穩。“出發!”他踩下油門,汽車緩緩駛出軍工總院,沿著官道向東南方向駛去——大明第一輛汽車的首次長途試駕,正式開啟。
辰時?京郊西山密林,晨露未散,枝葉間透著微涼的風。鎮國公、梟龍衛提督陸硯昭,在完成汽車試駕初始行程後,趕往西山梟龍衛訓練營地——作為編製十萬人的精銳衛所,梟龍衛全員裝備軍工總院研發的步槍帶刺刀、彈夾供彈,可單發可連發)與手槍,下設六大作戰營,此次視察重點為各營裝備適配與戰術訓練情況。
“陸國公,夜梟營、蒼狼營、獵鷹營、猛虎營、雄獅營各一萬五千人,已完成新槍械列裝;直屬營兩萬人含藏鋒隊五千人)也已做好訓練準備。”梟龍衛直屬營副營將林宇迎上前,遞上訓練簡報,“藏鋒隊內的特勤組張澤帶隊,一千人)、稽查組秦康帶隊,五百人)、邊軍組王澤勇帶隊,五百人)、海疆組李斌帶隊,五百人)、海外組沈軍帶隊,五百人)、內衛組趙乾程帶隊,兩千人),正按您的指令開展專項戰術演練。”
陸硯昭接過簡報,沿著林間小徑走向訓練場,林宇緊隨其後彙報:“夜梟營秦安營將反饋,新步槍連發模式在叢林伏擊戰中優勢明顯,射程與射速比傳統弩箭提升三倍;蒼狼營魏無羨營將也說,手槍便於近身格鬥,搭配刺刀使用,能有效提升單兵作戰能力。”穿過一片密林,前方傳來整齊的槍械操練聲——獵鷹營李穎營將正帶領士兵演練臥倒射擊,猛虎營陳猛營將則在指導士兵進行刺刀衝鋒,雄獅營林峰營將負責戰術陣型調度,各營訓練井然有序。
“停止訓練,彙報裝備適配情況。”陸硯昭話音剛落,各營將立刻上前待命。秦安率先開口:“回國公,夜梟營在夜間突襲訓練中,發現步槍瞄準鏡需適配夜視功能,軍工總院已答應後續改進;魏無羨補充道:“蒼狼營在騎兵協同訓練中,希望能研發車載槍械支架,讓步槍可固定在馬車上,提升機動火力。”陸硯昭點頭,看向隨行的趙小匠軍工總院院長):“這些改進需求,軍工總院需儘快跟進,梟龍衛肩負邊防、海防與特殊任務,裝備需兼顧實用性與靈活性——就像新造的汽車,既能載人又能拉貨,未來也可考慮加裝防護與武器,作為作戰支援車輛。”
趙小匠連忙記錄:“陸國公放心,我回去後立刻組織團隊研發,車載槍械支架可優先適配汽車,後續再推廣至馬車。”辰時過半,視察結束,陸硯昭叮囑林宇:“讓各營繼續加強訓練,藏鋒隊特勤組與海疆組需做好協同,近期海疆可能有倭寇活動,需提前戒備。”待林宇領命離去,陸硯昭才轉身趕往官道——他還要追上沈知薇與陸繹,繼續未完的長途試駕。
剛行至密林出口,遠處傳來馬蹄聲,朱載林身著常服,帶著兩名侍衛趕來。“老師!”朱載林跳下馬,快步走到陸硯昭麵前,“朕聽聞老師今日視察梟龍衛,特意過來看看,新槍械的訓練效果如何?”陸硯昭躬身行禮:“陛下,各營已完成新槍械列裝,訓練效果顯著,隻是部分裝備需後續改進適配。”朱載林點頭,目光掃過遠處的訓練場:“有老師統籌,朕放心。那汽車朕還沒見過,等老師從蘇州回來,務必帶朕試試——若好用,將來兵部、梟龍衛的調度都能用上。”陸硯昭應道:“臣遵旨,蘇州試駕結束後,定第一時間向陛下彙報。”待朱載林離去,陸硯昭才繼續趕往官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未時?陽光透過帆布遮陽棚,灑在車廂內。汽車正行駛在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官道上,路麵雖有些坑窪,但減震器發揮了作用,車身顛簸不大。陸繹接替父親駕駛,車速穩定在每時辰二十裡,窗外的麥田與河景飛速後退,引得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望。
“你看,那邊百姓都在看咱們的車!”沈知薇指著窗外,笑著說,“剛才過驛站時,驛丞還問這是什麼‘鐵車’,怎麼不用馬拉,我跟他說是軍工總院造的,他還不信呢!以後錦衣衛若用這車執行任務,或許能減少百姓關注,更便於隱蔽。”趙小匠坐在副駕,手裡拿著水壺,笑著補充:“等咱們到了蘇州,怕是整個蘇州城的人都要來看熱鬨。不過這也是好事,能讓更多人知道軍工總院的技術,後續推廣汽車會更順利——若是梟龍衛或錦衣衛采購,還能帶動批量生產。”
陸硯昭看著路線圖,對陸繹說:“前麵三十裡有個小鎮,咱們去那裡歇腳,順便看看能不能買到些乾糧——車裡的點心快吃完了。我已讓梟龍衛內衛組提前打過招呼,小鎮驛站會做好接待。”陸繹點頭,緩緩減速,汽車平穩地停在小鎮入口。百姓們立刻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這是什麼車?怎麼不用馬拉就能跑?”“這裡麵裝的是什麼?怎麼還有響聲?”
沈知薇耐心地解釋:“這是軍工總院造的汽車,用汽油做動力,比馬車快還省力,我們要開去蘇州。以後官府運輸、傳遞消息,或許都會用它。”百姓們聽得嘖嘖稱奇,有的還伸手摸了摸車身,不敢相信這“鐵家夥”能自己跑。小鎮驛站的驛丞聞訊趕來,看到陸硯昭後連忙拱手:“見過陸國公!內衛組的人已提前告知,汽油與午飯都已備好,您幾位快進去歇腳。”
未時過半,眾人在驛站吃過午飯,加滿汽油繼續趕路。陸硯昭接過方向盤,看著前方延伸的官道,對身邊的人說:“這一路下來,汽車性能很穩定,就是路麵若再平整些就好了——等回到京城,我會跟工部提,聯合梟龍衛直屬營的工程隊,把主要官道修得平整些,方便汽車行駛。”趙小匠連忙記錄:“陸國公說得對,我回去就畫修路草圖,同步推進汽車與基建改進。”汽車的轟鳴聲在官道上回蕩,向著蘇州的方向穩步前行。
申時?西南雲貴曲靖府,電站建設工地一片歡騰,最後一根木梁被穩穩架在廠房屋頂上,工匠們鋪上最後一片瓦片,用灰漿填實縫隙——經過一個月的忙碌,電站廠房終於封頂,離通電的日子越來越近。
“封頂成功!”總工匠張師傅站在屋頂上,舉起手中的瓦片,大聲喊道。下方的百姓們紛紛歡呼起來,有的燃放鞭炮,有的敲鑼打鼓,工地上一片熱鬨景象。農戶李大叔帶著鄉親們,抬著剛殺的豬和釀的酒,送到工地:“張師傅,鄉親們沒什麼好東西,這點心意您收下,感謝你們為咱們建電站!以後晚上能用電燈,田裡能用電抽水,日子就好過了!”
張師傅連忙走下來,接過東西,笑著說:“謝謝鄉親們,這都是咱們共同的電站,以後通電了,大家都能受益。後續安裝鍋爐和發電機,還需要大家幫忙——預計兩個月就能完工,年底前保證讓大家用上電,到時候家家戶戶都能裝電燈,孩子們晚上看書也不用愁了。”
李大叔點點頭,眼裡滿是期待:“俺們都等著那一天!到時候俺家要第一個裝電燈,讓孩子們好好讀書,以後也能像陸國公、趙院長那樣,為朝廷做事!”旁邊的孩童們聽到“電燈”,紛紛圍過來,好奇地問:“張師傅,電燈真的不用油就能亮嗎?比蠟燭還亮嗎?”張師傅笑著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頭:“比蠟燭亮十倍,晚上看書清清楚楚,等通電了,我第一時間給你們家裝。”
申時漸深,夕陽灑在封頂的廠房上,百姓們圍著工地載歌載舞,有的還拿出自家種的水果分給工匠們。張師傅看著這熱鬨的場景,心裡滿是感慨——從一開始百姓們對“電”的陌生,到如今主動參與建設,雲貴地區的電力夢想,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變為現實。
酉時?夕陽染紅了京杭大運河的水麵,汽車穩穩停在沿途的驛站院內。首日長途試駕共行駛了兩百一十裡,比預期還多走了十裡,除了輪胎被小石子紮破一次,沒有出現其他故障,趙小匠正蹲在車旁,更換備用輪胎——作為軍工總院院長,他始終關注汽車的每一處細節,以便後續改進。
“今日多虧了趙院長,紮胎的時候處理得快,沒耽誤趕路。”沈知薇遞過毛巾,讓趙小匠擦汗,“這輪胎要是能再結實些就好了,路上的石子太多。以後錦衣衛用這車執行任務,若在偏遠地區紮胎,怕是不好處理。”趙小匠接過毛巾,笑著說:“沈指揮使放心,下次我試試用加厚的橡膠做輪胎,再在胎麵上刻些花紋,防滑又耐磨——這次是第一次長途,能走下來已經超出預期,後續改進會更貼合實際需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陸硯昭站在驛站門口,看著大運河上的商船,對陸繹說:“明天咱們沿著運河走,能少走些彎路,還能看看沿途的驛站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後汽車多了,驛站的加油和維修得跟上,梟龍衛直屬營的內衛組可以協助建立沿途補給點,錦衣衛也可利用驛站傳遞消息,形成聯動機製。”陸繹點頭,拿出路線圖標記:“我已經標好了明天的停靠點,每五十裡一個,既能歇腳,又能檢查汽車狀況。若遇到突發情況,還能聯係附近的梟龍衛邊軍組或地方官府支援。”
酉時末,驛站的夥計端來熱騰騰的飯菜,四人圍坐在桌前,談論著今日的試駕經曆。“明天就能看到江南的景色了,比京城熱鬨多了。”沈知薇眼裡滿是期待,陸硯昭笑著點頭:“到了蘇州,咱們先去織坊看看,再跟商戶聊聊,看看汽車能不能幫他們運輸絲綢——若是好用,以後兵部的糧草運輸、梟龍衛的裝備調度、錦衣衛的物資補給,都能用到汽車,既省時又省力。”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來,驛站的電燈亮起,暖黃的燈光照亮了院內的汽車。趙小匠看著車身上的塵土,輕聲說:“等這次試駕成功,軍工總院就能批量生產了,到時候大明的官道上,就能看到更多汽車——說不定未來還能造出更大的車,用來運送梟龍衛的裝備,或是錦衣衛的物資。”眾人都點點頭,心裡滿是對未來的憧憬——這次長途試駕,不僅是檢驗一輛車的性能,更是為大明工業、軍事與民生的協同發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