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90章:試駕遇困顯巧思?江南織坊候君至
嘉靖二年1526年)?六月十二
卯時?京杭大運河沿岸驛站已升起嫋嫋炊煙,晨霧像一層薄紗籠罩在官道上,遠處的運河水麵泛著淡淡的波光。陸硯昭一行人吃過剛出鍋的米粥與鹹菜,便圍著改進後的汽車忙碌起來——昨日首日試駕雖順利抵達驛站,但輪胎被小石子紮破的插曲,讓眾人對今日行程多了幾分謹慎,每一個細節都不願放過。
趙小匠蹲在車旁,手裡握著力矩扳手,逐顆檢查輪胎螺絲的鬆緊度,金屬扳手與螺絲碰撞的“哢嗒”聲在晨霧中格外清晰。“陸國公,您放心,昨晚我不僅把備用輪胎都充好了氣,還在車廂裡備了補胎用的橡膠補丁和打氣筒,萬一再紮胎,咱們半個時辰內肯定能修好,絕不耽誤行程。”他一邊說,一邊從工具箱裡掏出補丁展示,眼神裡滿是對自家工具的自信。
陸硯昭點點頭,伸手掀開油箱蓋,借著驛站的燈光查看油量,指尖觸到冰涼的鐵皮箱,輕聲說道:“汽油還夠跑一百五十裡,前麵三十裡的清河鎮有驛站,我已讓梟龍衛內衛組提前打過招呼,到那裡再補滿——沿途驛站的汽油都是軍工總院特製的,純度高,能讓發動機運轉更平穩。”沈知薇則站在車廂旁,將油紙包好的乾糧與陶壺裝的涼茶一一擺放在座位旁的儲物格裡,動作細致又熟練:“昨天走了兩百裡,大家都累了,今天咱們適當放慢些速度,中午在清河鎮多歇會兒,我還帶了些安神的薄荷糖,趕路時含一顆,能提神。”
陸繹早已坐進駕駛座,雙手握住方向盤輕輕轉動,感受著轉向機的靈活度,又踩了踩刹車踏板,確認製動沒問題後,才探出頭說:“父親放心,我會控製好車速,遇到坑窪路段就減速,保證安全。而且這汽車的減震器改進後,就算路麵不平整,也不會太顛,您和母親坐著也舒服。”卯時末,朝陽漸漸穿透薄霧,金色的光線灑在官道上,陸硯昭拍了拍車門,一聲“出發”落下,汽車緩緩駛出驛站,發動機“嗡嗡”的運轉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沿著運河向東南方向駛去——試駕次日的行程,正式開啟。
辰時?清河鎮郊外,晨霧已散,官道旁的農田裡,農戶們扛著鋤頭、牽著耕牛,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田埂上的野草沾著露珠,微風拂過,帶著泥土與禾苗的清香。汽車正以每時辰十八裡的速度平穩行駛,車輪碾過官道的碎石,發出輕微的“沙沙”聲,沈知薇正指著窗外的麥田,跟陸繹說著江南的農作物,氣氛輕鬆又愜意。
突然,前方不遠處傳來“轟隆”一聲悶響,緊接著是泥土滑落的聲音。陸繹反應極快,立刻踩下刹車,汽車在慣性作用下向前滑行了兩丈遠,才穩穩停在一處新出現的坑窪前。眾人連忙下車查看,隻見官道中央塌陷出一個寬約三尺、深約兩尺的坑洞,邊緣的泥土還在不斷往下掉,顯然是連日降雨浸泡了路基,導致路麵塌陷。
“這可怎麼辦?”沈知薇探著身子看向坑洞底部,語氣帶著幾分焦急,“剛才問過農戶,繞路的話要走鄉間小路,不僅多走五十裡,路麵還全是泥,汽車怕是不好走。”趙小匠跳下車,蹲在坑邊仔細觀察,還用樹枝戳了戳坑底的泥土:“陸國公,這坑不算太深,而且坑底是硬土,隻要填上些碎石和乾泥土,把路麵墊平,汽車應該能開過去——咱們車上有備用的鐵鍬,再找些枯枝當墊層,應該沒問題。”
陸硯昭也走過來,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一片鬆樹林:“那裡有不少枯枝和石塊,咱們分頭行動:陸繹跟趙小匠去樹林裡搬石塊、撿枯枝,沈知薇去附近農田找農戶借鋤頭和籮筐,我在這裡規劃填充的順序,先鋪枯枝打底,再填石塊,最後用泥土找平,這樣路麵更結實。”眾人剛要行動,旁邊農田裡的農戶王大叔扛著鋤頭走了過來,看到坑洞和忙碌的眾人,立刻放下工具湊上前:“這位可是陸國公?俺剛才聽這鐵家夥的聲音就覺得稀奇,沒想到是國公爺的車。這坑俺們幫著填,人多力量大,一會兒就能好!”
王大叔話音剛落,附近田裡的十幾個農戶都圍了過來,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籮筐,七嘴八舌地說:“是啊陸國公,俺們也來幫忙!”“這鐵車能自己跑,以後俺們趕集、運糧食都方便,幫這點忙不算啥!”陸硯昭連忙拱手道謝:“多謝鄉親們相助,這份情我記在心裡,以後官道修繕,一定優先考慮咱們清河鎮。”
眾人立刻熱火朝天地乾了起來:年輕些的農戶跟著陸繹、趙小匠去樹林搬石塊,力氣大的則用鋤頭挖路邊的乾泥土,王大叔則帶著幾個老人整理枯枝,按粗細分類鋪在坑底。沈知薇也沒閒著,從車上拿出涼茶,給忙碌的農戶們遞水:“大家歇會兒喝口水,彆累著。”王大叔接過涼茶喝了一口,笑著說:“沈夫人太客氣了,俺們莊稼人有的是力氣,這點活不算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辰時過半,坑洞已被填得滿滿當當。趙小匠拿著鋤頭,將路麵仔細拍實,又在車輪要經過的地方鋪了一層細土,還從車上取下乾草墊在車輪下:“陸國公,可以試了!乾草能防滑,您慢慢開,我在旁邊看著,有問題隨時喊停。”陸硯昭點點頭,坐進駕駛座,緩緩踩下油門。汽車“嗡嗡”運轉起來,車輪先是碾過乾草,接著壓上填充好的路麵,雖然有輕微的顛簸,但車身始終平穩,沒有出現打滑的情況,順利駛過了坑洞。
“過去了!過去了!”農戶們歡呼起來,王大叔更是激動地拍著手。沈知薇拿出些碎銀子,遞到王大叔手裡:“鄉親們辛苦了,這點銀子買點茶水喝。”可王大叔卻連連擺手,把銀子推了回去:“陸國公是為了推廣能造福百姓的汽車,俺們幫點小忙,怎麼能要銀子?要是以後這鐵車能在咱們鎮上跑,俺們就知足了!”陸硯昭看著熱情淳樸的農戶們,心裡滿是感慨:“多謝鄉親們,等汽車批量生產了,我一定讓清河鎮先用上。”告彆時,農戶們一直站在路邊揮手,直到汽車消失在官道儘頭——陽光下,那一張張笑臉,成了試駕途中最溫暖的風景。
午時?清河鎮驛站,人聲鼎沸,往來的客商、趕路的官員絡繹不絕,驛站的夥計們端著飯菜穿梭在桌椅間,吆喝聲、談笑聲此起彼伏。陸硯昭一行人將汽車停在驛站後院的空地上,剛鎖好車門,就看到一名身著梟龍衛製服的士兵快步走來——士兵頭戴黑色鬥笠,腰間彆著手槍,肩上挎著一個密封的布包,顯然是傳遞緊急消息的信使。
“屬下參見陸國公!”信使見到陸硯昭,立刻單膝跪地行禮,動作標準利落,“直屬營林宇副營將讓屬下給您送密報,事關江浙海疆,需您親閱。”陸硯昭連忙扶起他:“免禮,密報拿來我看。”信使從布包裡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雙手遞上,又補充道:“林副營將說,海疆組李斌營尉傳來消息,倭寇近期在江浙沿海活動頻繁,已襲擊了三艘商船,還劫掠了兩個漁村,怕他們往內陸滲透,讓您到蘇州後多加留意。”
陸硯昭接過密報,撕開火漆,快速瀏覽著信上的內容,眉頭漸漸皺了起來。沈知薇站在一旁,見他神色凝重,連忙問道:“出什麼事了?是不是海疆那邊有情況?”陸硯昭將密報遞給她,語氣沉聲道:“倭寇在江浙沿海活動,不僅襲擊商船,還劫掠漁村,我擔心他們會趁機騷擾蘇州附近的港口,影響絲綢運輸——蘇州織坊剛接到海外訂單,要是商船出了問題,損失就大了。”
趙小匠聞言,立刻緊張起來:“陸國公,咱們的汽車雖然速度快,但沒有防護,車身是鐵皮做的,擋不住刀槍,要是在路上遇到倭寇,怕是不安全。要不要讓梟龍衛派些人手護送?”陸繹卻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說:“倭寇多在沿海活動,咱們走的是內陸官道,離海邊還有幾十裡,遇到的概率不大。而且咱們每個人都有手槍,我和父親還有步槍,真遇到危險,也能應對——再說,咱們還有汽車,打不過也能快速撤離,比馬車安全多了。”
陸硯昭沉思片刻,點頭認同兒子的說法,又對信使叮囑道:“你立刻回複林副營將,讓海疆組李斌加強沿海巡邏,重點保護蘇州港的商船,一旦發現倭寇蹤跡,及時通報蘇州府衙和錦衣衛分署;另外,讓內衛組趙乾程聯係蘇州府尹,讓他增派衙役,加強城門和官道的戒備,排查可疑人員。”信使躬身領命:“屬下遵令,這就去回複林副營將!”說完,便快步離去,消失在驛站的人流中。
眾人走進驛站大堂,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夥計很快端來四菜一湯——清炒時蔬、醬牛肉、紅燒魚,還有一碗冬瓜湯,都是江南常見的口味。沈知薇夾了一塊魚肉,嘗了嘗說:“這江南的菜就是鮮,比京城的口味清淡些,很合我胃口。”趙小匠則一邊吃著米飯,一邊說:“等咱們到了蘇州,一定要嘗嘗當地的特色菜,聽說鬆鼠鱖魚和蟹粉豆腐很有名。”陸硯昭看著眾人輕鬆的模樣,心裡的擔憂也消散了些,笑著說:“到了蘇州,我請大家吃,咱們先好好吃飯,下午繼續趕路,爭取明天一早到蘇州。”
未時?蘇州織坊,一片忙碌景象,作坊外的大槐樹上掛著紅燈籠,夥計們正踩著梯子,將寫有“歡迎陸國公”的橫幅掛在大門上方,空氣中彌漫著絲線與皂角的清香。沈老板穿著一身嶄新的綢緞長袍,手裡拿著賬本,穿梭在作坊的各個角落,時不時停下來叮囑夥計——昨日接到梟龍衛內衛組的消息,陸硯昭一行人明日就能抵達蘇州,他要把織坊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不能讓貴客失望。
“王大娘,你們把新織的西洋花紋絲綢都掛到前院的展示架上,要按顏色分類,紅的、綠的、藍的分開掛,再用木架撐起來,讓陸國公一眼就能看到。”沈老板對著正在整理絲綢的老織工王大娘喊道,“還有,絲綢上的灰塵要擦乾淨,用軟布輕輕擦,彆刮壞了絲線——這些都是要給海外客商看的樣品,也是咱們織坊的臉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大娘手裡拿著一塊天藍色的西洋花紋絲綢,正用軟布仔細擦拭,聽到沈老板的叮囑,笑著應道:“沈掌櫃放心,俺們都擦三遍了,絲綢亮得能照見人,保證讓陸國公滿意!您看這塊‘流雲紋’,是俺們用新織機織的,絲線細得像頭發,摸著手感比雲朵還軟,海外客商見了肯定喜歡。”旁邊的年輕織工小翠也湊過來說:“掌櫃的,俺們還織了塊‘百鳥朝鳳’的絲綢,用了五種顏色的絲線,花了三天才織好,也掛出去給陸國公看看?”沈老板點點頭:“掛!都掛出去,讓陸國公看看咱們織坊的手藝!”
另一邊,工匠小李正圍著電力織機忙碌,手裡拿著扳手,逐一檢查織機的零件。“小李師傅,陸國公要是想看織機運作,咱們能立刻演示嗎?”沈老板走過來,看著運轉的織機問道。小李放下扳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著說:“沈掌櫃放心,所有織機都調試好了,斷線報警裝置靈敏得很,隻要一斷線,機器就會自動停機,還會響鈴提醒。我還特意調了一台織機,準備演示‘雙線並織’,能同時織出兩種花紋,比以前的效率快一倍。”
正說著,賬房先生拿著一封書信匆匆走來,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沈掌櫃,海外客商又發來消息,想把訂單量從兩百匹增加到五百匹,還問咱們能不能織更複雜的‘哥特花紋’,說歐洲的貴族很喜歡這種樣式。”沈老板接過書信,快速瀏覽一遍,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他指著書信對小李說:“你看,海外客商想要更複雜的花紋,咱們的織機能不能織?要是能織,咱們的生意就更火了!”
小李湊過去看了看書信上的花紋圖樣,沉思片刻說:“這花紋比西洋花紋更複雜,需要增加綜框的數量,還要調整織機的轉速。要是陸國公來了,我想問問軍工總院能不能改進織機,加幾個綜框,再優化一下控製係統,應該就能織出來。”沈老板點點頭,眼裡滿是期待:“等陸國公來了,我一定跟他提,有軍工總院幫忙,咱們織坊肯定能造出更好的織機,以後彆說歐洲,全世界的客商都會來咱們這裡訂貨!”
未時漸深,織坊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前院的展示架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絲綢,作坊內的電力織機運轉正常,大門外的紅燈籠和橫幅格外醒目,夥計們還在院子裡擺上了桌椅和茶水,就等著明日貴客臨門。沈老板站在織坊門口,看著忙碌的夥計和織工們,心裡滿是憧憬——他相信,陸國公的到來,一定會給蘇州織坊帶來新的機遇,讓織坊的絲綢走向更遠的世界。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