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398章:東瀛亂訊傳海疆,密防倭寇拓新土
嘉靖二年1526年)?七月初一
海風帶著鹹濕的氣息,從半開的窗欞湧入蘇州府衙海防議事廳,吹得案上的海防圖紙微微翻動。陸硯昭正俯身標注倭寇可能登陸的點位,有線電報機突然“嘀嘀嗒嗒”響起,打破了廳內的沉靜——這是來自山東軍港的緊急電報,落款處“蕭策密報”四字,讓他瞬間直起身,快步走向電報機。
電報譯員手指翻飛,迅速將電碼轉化為文字,遞到陸硯昭手中:“國公,蕭策大人派親信經海路抵山東,口述消息後由山東軍港譯發電報:東瀛內部已亂,各藩勢力互相攻伐,國君雖擬聯合屬僚征討不聽號令者,卻因兵力分散,一時難控局麵;另有一事需警惕——當前前往大明的近百艘倭寇船隻,所載東瀛人並非單純劫掠,實則有開辟新地點定居之念,其具體目標未明,人心難測,需嚴加防範。”
陸硯昭捏著電報紙的手指微微收緊,目光重新落回海防沙盤——此前隻當倭寇是常規襲擾,卻未料其藏著“定居”的野心,若讓他們在沿海站穩腳跟,日後必成心腹大患。他當即召來李斌、在蘇州的梟龍衛猛虎營指揮使陳猛,以及蘇州知府周文淵,將電報內容公之於眾。
“國公,這倭寇竟想在我大明沿海定居,簡直是癡心妄想!”李斌一拳砸在沙盤邊緣,沉聲道,“可他們目標未明,東南海岸線綿延數千裡,咱們總不能處處設防,兵力分散反而容易被突破。”
陳猛也隨之附和,語氣帶著軍人的果決:“末將附議!猛虎營雖有人,且弟兄們每人都配著帶刺刀的步槍——35發彈夾供彈,近戰遠攻都不吃虧,還有15發彈夾的手槍防身,裝備夠硬氣!但要兼顧整個東南沿海,兵力確實吃緊。不如優先鎖定幾處關鍵區域,集中力量防守,也好應對倭寇的突襲。”
蘇州知府周文淵則更憂心民生,眉頭緊鎖道:“國公,蘇州百姓剛安穩不久,若倭寇真要在此處附近定居,恐會驚擾民眾。下官懇請提前做好安撫工作,同時組織鄉勇協助巡邏,也算為防務儘一份力。”
“諸位所言極是,正因如此,才要精準調配兵力。”陸硯昭俯身指著沙盤上江蘇及以南的五處關鍵點位,對陳猛道,“陳猛,你將猛虎營人分成5隊,每隊3000人,按此部署:第一隊駐守江蘇南通呂四港,此處是江蘇東南沿海重要漁港,港闊水深,若倭寇想在江蘇開辟據點,大概率會先試探此處,你令弟兄們在港口周邊構築臨時戰壕,用步槍形成交叉火力網,再配10門小型火炮,阻斷船隻靠岸;第二隊去江蘇鹽城射陽港,這裡灘塗廣闊,易被倭寇當作臨時登陸點,讓士兵們沿灘塗每隔五十步設一個哨位,依托蘆葦叢隱蔽,發現倭寇便以步槍遠距離打擊,避免近身纏鬥;”
他頓了頓,指尖移向更南方:“第三隊駐守浙江台州三門灣,三門灣島嶼眾多,倭寇可能借島嶼掩護囤積物資,令這隊士兵分守灣內三座主要小島,每島1000人,用步槍封鎖島嶼間航道,防止倭寇互通消息;第四隊去浙江溫州樂清灣,樂清灣靠近東瀛航線,且有多處隱蔽海灣,適合倭寇藏匿船隻,讓士兵們在灣口兩側製高點設崗,配備望遠鏡,發現倭寇船隻便先以步槍警示,若強行闖入,再配合岸邊火炮攻擊;第五隊駐守福建寧德三都澳,三都澳是福建東北部重要海灣,海域開闊且有天然避風港,倭寇若想向南拓展定居點,此處是必經之地,令士兵們在澳內修建臨時防禦工事,用步槍與手槍的搭配,應對可能的登陸突襲。”
陸硯昭抬頭看向陳猛,補充道:“記住,弟兄們的步槍與手槍是優勢,要充分利用——遠距離用步槍精準打擊,近距離再用手槍補防,避免與倭寇拚冷兵器。每隊還要留500人作為機動兵力,一旦相鄰防區遇襲,即刻馳援,確保防線無缺口。”
陳猛挺直身子,高聲領命:“末將領命!即刻便去調配隊伍,確保今日黃昏前,各隊都能抵達防區!”
“好。”陸硯昭轉向李斌與周文淵,“李斌,你協調沿海衛所,將後裝滑膛炮分彆調配至這五處防區,每處配8門,與猛虎營的步槍形成火力互補;周知府,你負責籌備糧草與藥品,按每隊3000人每日的用量,提前運至各防區,同時組織當地鄉勇,配合猛虎營巡邏,嚴防倭寇細作混入。另外,令山東軍港再向蕭策傳信——設法打探倭寇擬定居的具體地點與兵力配置,務必確保信息安全,不可被東瀛亂黨截獲。”
三人齊聲領命,李斌與陳猛轉身去調配兵力、協調資源,周文淵則趕回府衙,著手安排百姓安撫與物資籌備事宜。陸硯昭則走到有線電報機旁,親自擬寫電報,向京城內閣與徐階彙報蕭策傳回的消息及調整後的防禦部署,末尾特彆提及:“倭寇懷定居之心,其誌不在小,猛虎營人已分守江蘇、浙江、福建五處關鍵海灣,皆配備步槍與手槍,再輔以火炮,足以應對突襲,懇請朝廷放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電報發出不到一個時辰,京城的回複便傳回——徐階已協調工部,令山東兵工廠再趕製200支備用步槍、500個備用彈夾,隨火炮一同送往各防區;小皇帝朱載林在電報後附言:“國公調度有方,朕已令戶部備好雙倍糧草,絕不讓前線弟兄餓著!”
此時,沈知薇端著一碗冰鎮綠豆湯走進來,見廳內氣氛稍緩,輕聲道:“夫君,剛收到錦衣衛從京城傳來的消息,母親已將夏衣送到驛站,不日便到蘇州。隻是你將猛虎營分守五處,自己身邊兵力是否過少?需不需要從其他營抽調些人來護你周全?”
陸硯昭接過綠豆湯,溫涼的觸感驅散了幾分燥熱,他望著妻子眼中的關切,語氣稍緩:“放心,我身邊留了100名精銳護衛,每人都是步槍與手槍雙配,足以應對突發情況。蕭策傳來的消息雖棘手,卻也並非全是壞事——東瀛內亂,倭寇得不到後方支援,隻要猛虎營守住這五處海灣,斷了他們定居的念頭,其氣勢自會瓦解。”
他喝了一口綠豆湯,繼續說道:“你明日便整理行裝,等火炮與備用槍械運抵各防區,你便隨船返回京城。錦衣衛衙門積壓的事務不少,你回去也好儘快處理,免得夜長夢多。”
沈知薇點點頭,雖有不舍,卻也明白此時錦衣衛離不開她,輕聲應道:“我聽夫君的,明日便收拾行裝。隻是你在蘇州,定要照顧好自己,若有要緊事,記得隨時發電報給我。”
次日清晨,蘇州港口已是一片忙碌——從山東駛來的運兵船正陸續卸載後裝滑膛炮與備用槍械,陳猛親自盯著物資分發,確保每隊都能領到足額裝備;周文淵則在港口旁設立臨時物資點,指揮衙役將糧草、藥品搬上運輸船,按防區分批運送;沈知薇站在一艘即將啟航的官船甲板上,向陸硯昭揮手告彆,官船緩緩駛離港口,朝著京城方向而去。
陸硯昭目送官船消失在海平麵,轉身登上前往寧波的戰馬——他要去寧波據點統籌全局,同時督查各防區的部署進度。沿途經過南通呂四港時,隻見猛虎營第一隊已在港口周邊挖好戰壕,士兵們正擦拭著步槍,35發的彈夾整齊擺放在戰壕旁,火炮也已架設完畢,炮口對準海麵,一派嚴陣以待的景象。
三日後,各防區傳來消息:鹽城射陽港的第二隊已沿灘塗設好哨位,台州三門灣的第三隊已分守三座小島,溫州樂清灣的第四隊已在製高點架起望遠鏡,寧德三都澳的第五隊已修好臨時防禦工事——人的猛虎營,已在江蘇及以南沿海織成一張嚴密的防禦網。
同日,寧波沿海據點收到蕭策的最新消息:倭寇擬定居的地點大概率是寧波外海的舟山島,計劃先派三十艘船載著士兵與物資,試探性登陸。陸硯昭當即通過電報傳令各防區:“密切關注海麵動向,若發現倭寇船隻繞開舟山島,向江蘇、浙江、福建沿海靠近,即刻以步槍與火炮驅離,絕不讓其靠近防區半步!”
海風呼嘯,吹動著各防區士兵的披風,他們手中緊握著帶刺刀的步槍,腰間彆著裝滿彈夾的手槍,目光堅定地望向海麵。一場關乎海疆安穩的防禦戰,已在無聲中拉開序幕。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