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將軍!
親兵拚死救下顏良。
趙雲勒馬高呼:玄德公!此時歸降,猶未晚也!
劉備在親衛簇擁下頭也不回,揚鞭喝道:
趙子龍,今日之仇,備來日必報!
殘部且戰且走,沿途遺甲棄杖,狼狽不堪。
三日後,這支殘兵終於踏入幽州地界,公孫瓚派來的接應部隊早已等候多時。
回首南望,中山、常山已儘懸荊州旌旗。
至此,曆經數十日血戰,關羽全取冀州,威震河北。
…………
公元190年,元月初一。
寅時未至,洛陽皇城已是燈火通明。
經曆戰火洗禮的宮闕在能工巧匠的修繕下煥然一新,朱雀大街灑掃得纖塵不染,未央宮前張燈結彩,玄色旌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宮門次第開啟,文武百官身著朝服,在禮官引導下按品階肅立嘉德殿前漢白玉廣場。
三千羽林軍持戟而立,玄甲映著初升的朝陽,肅殺之氣彌漫。
辰時正,九重宮闕鐘鼓齊鳴。
九歲的劉協身著玄衣纁裳,頭戴十二旒冕冠,在三十六名童子的簇擁下緩步登上玉階。
雖年幼,但步履沉穩,已有帝王威儀。
劉俊身著諸侯王禮服,腰懸寶劍,按劍緊隨其後,目光如炬掃視全場。
他每一步踏在玉階上都發出沉穩的聲響,仿佛在向天下宣示著新的權力格局。
太常卿蔡邕高唱:跪——祭天——
劉協恭敬跪拜,稚嫩而清晰的聲音念誦即位禱文:
臣協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謹擇元辰,奉承天命,臨馭宸極...
祭文誦畢,太祝宰殺犧牲,鮮血灑在祭壇四周。
青煙嫋嫋升起時,劉俊率先跪拜:
臣劉俊,恭賀陛下正位宸極!
百官隨之山呼萬歲,聲震四野。
辰時正,德陽殿內舉行大朝會。
少年天子端坐龍椅,太常卿宣讀即位詔書後,開始了重要的封賞環節。
驃騎將軍、荊州牧劉俊上前聽封。
劉俊出列行大禮:臣在。
朕聞社稷之重,在賢在能。卿扶危定傾,功在千秋。今特進封楚王,任命為大將軍,加九錫,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
內侍展開鎏金詔書,每念一句,便有侍者捧上相應的印綬、冠服。
當念到賜九錫時,九名力士抬著九件禮器緩步入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柄象征征伐之權的黃鉞。
劉俊再拜,聲若洪鐘:臣必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接著封賞各地將領。
因關羽鎮守冀州、甘寧駐防揚州,特命使者持節宣詔:
封關羽為鎮北大將軍、冀州牧、巨鹿侯,賜金甲一副。
封甘寧為鎮南大將軍、揚州牧、柴桑侯,賜寶劍一把。
典韋受封護國大將軍、陳留侯時,這位虎賁之將虎目含淚;
魏延拜領左將軍、新野侯時,手按劍柄微微顫抖……
每道詔書宣讀完畢,都有禮官詳細記錄在冊。
未時整,新晉楚王劉俊在何進府東廂開府。
這裡已被改建為楚王府,紫檀木案上鋪著精致的九州疆域圖。
郭嘉輕搖羽扇:主公今日位極人臣,當思守成之道。
荀彧補充:
冀州關羽、揚州甘寧雖未至,然已遣使犒軍。當速定諸侯貢賦,整飭吏治。
劉俊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