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兗州的經營則堪稱典範。
憑借曹氏、夏侯氏等宗族勢力的全力支持,以及荀攸、程昱等謀士的輔佐下。
曹操擊敗不服管束的地方豪強,禮賢下士,廣納人才,將陳留打理得鐵桶一般,勢力還滲透進周邊郡縣。
月前,朝廷正式下詔,加封曹操為兗州牧,使其名正言順。
曹操的勢力急劇膨脹,成為北方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則將寶壓在了嫡子袁術身上。
在家族龐大資源和影響力的傾力扶持下,袁術被朝廷任命為豫州牧,掌控了潁川、汝南等富庶之地。
袁術誌大才疏,驕奢淫逸,但麾下兵馬錢糧極厚,又得紀靈等將相助,成為中原地區不可忽視的一霸。
並州方麵,刺史丁原在義子“飛將”呂布的輔佐下,逐漸壓製了地方豪強,掌握了並州大部實權。
呂布勇冠三軍,並州狼騎驍勇善戰,然並州北方麵臨匈奴部落持續的侵擾劫掠。
丁原、呂布需時常率軍北禦胡騎,難以全力南顧。
西涼更是戰亂頻發,民風彪悍。
董卓擁兵自重,占據隴西、天水等郡,雖遠離洛陽,但實力雄厚。
馬騰、韓遂則結為聯盟,瓜分了金城、武威等地,時合時分,與董卓摩擦不斷。
涼州大地,幾乎無日不戰。
益州則呈現分裂態勢。
宗室劉焉被朝廷敕封為益州牧,入駐成都,掌控蜀郡、廣漢等盆地核心區域。
然其地僻遠,且劉焉年老,進取之心不足。
而漢中郡則被“五鬥米教”師君張魯占據。
張魯以宗教立國,閉關自守,截斷了益州與關中的聯係,使劉焉難以施展。
青州已被劉三刀徹底掌控,孔融把青州軍權都交給了自己這位女婿。
這位出身穿越者猛將,以鐵腕手段整頓軍政,剿滅匪患,發展生產。
使得青州軍力強盛,成為東方一股強勁勢力,其對外的野心也日益明顯。
徐州刺史陶謙,年事已高,依靠當地糜氏、陳氏等世家大族的支持維持統治。
他的政策較為保守,但徐州四戰之地,飽受周邊勢力覬覦。
揚州刺史劉繇,名義上掌管揚州,但實際僅能控製丹陽和九江二郡。
其餘吳郡、會稽、豫章等廣大地域,皆被嚴白虎、王朗等地方豪強或宗賊割據,政令難出枺陵。
偏遠的交州則完全由當地豪族士燮、士壹兄弟為首的士家掌控,形同獨立王國,與中原聯係稀疏。
至於荊州,在劉俊及其麾下文武的精心治理下,卻如同一片世外桃源。
進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與和平建設時期。
襄陽城北,昔日荒蕪的山嶺間,如今已建立起一座規模宏大的官營礦場與冶煉基地。
來自江陵鐵礦的優質礦石,與襄陽本地露天煤礦產出的燃煤,通過水陸交通,源源不斷地運抵此處。
高聳的煉鐵爐日夜不息,噴吐著滾滾濃煙,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和號子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活力。
這裡不僅生產著打造兵甲所需的百煉鋼、灌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