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霍然起身,他素來沉默寡言,此刻聲音卻沉穩有力,如同磐石:
“主公,末將所部陷陣營,早已整裝待發。攻堅拔寨,正為所長。
無論北上洛陽,鏖戰京畿堅城,抑或東進江東,摧破豪強塢堡,順,願為先鋒!
陷陣營銳士,隨時可戰!”
言簡意賅,卻充滿了對自身訓練的精銳之師的絕對自信。
王猛亦拱手出列,目光銳利:
“主公,末將麾下兒郎,久經操練,士氣正盛。
北上可護衛中軍,穩定陣線;東進亦可獨當一麵,攻城略地。
猛不才,願聽憑主公驅策,無論刀山火海,絕不退縮!”
劉威緊隨其後,聲音洪亮:
“威亦同此心!末將所部,皆荊州子弟,熟悉水土,悍勇敢戰。
但求主公一聲令下,指東絕不打西!願隨大軍建功立業,揚我荊州軍威!”
劉俊聽著眾人的建言,心中思路越發清晰。
他目光掃過全場,最終做出了決斷。
“好!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今日便定下我荊州未來戰略!”
劉俊霍然起身,目光如電掃視全場,聲音沉穩有力,字字清晰:
“北線方略已定:由本將軍親統大軍!白起、典韋、張遼、魏延、徐晃五將隨行!”
“調集鐵騎兩萬,連弩弓騎一萬,合計三萬之眾!
各部即日整備軍械糧秣,明日辰時,校場點兵,兵發洛陽!”
“荀彧先生隨行中軍,參讚機要,總督全軍後勤輜重;
郭嘉先生執掌情報細作,籌謀戰略,並負責對外交涉斡旋。”
話音剛落,被點到的北路諸將謀士齊聲領命:
“末將屬下)遵命!必竭儘全力,護衛主公,克定洛陽!”
白起、典韋等人聲若洪鐘,戰意高昂。
劉俊微微頷首,隨即目光轉向荊州方向:
“戲誌才先生留守襄陽,與張任、劉威二將共同執掌留守軍政;
務必確保荊州根基穩固,前線補給暢通無阻!”
戲誌才、張任、劉威立刻躬身應道:
“屬下末將)領命!必竭誠儘力,保荊州無虞,為主公穩固根基!”
言罷,劉俊的目光轉向江東方向,聲調陡然拔高:
“東線進剿:任命甘寧為東征都督,總領水陸諸軍事!
孫堅為副都督,孫策、張繡為行軍司馬,高順、黃祖為先鋒大將!”
“統率水軍樓船百艘,艨艟三百,並步卒四萬,弓弩手一萬,合計五萬大軍!
即日自江夏大營誓師東出,水陸並進,劍指豫章、會稽、吳郡三郡!”
“此戰貴在神速,務必在各方勢力乾預之前,全取江東膏腴之地,奠定我東南基業!”
甘寧、孫堅、孫策、高順、張繡、黃祖六人齊步出列,甲胄鏗鏘,抱拳應諾:
“末將等領命!必不負主公重托!”
聲震屋瓦,殺氣盈庭。
劉俊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荊州、司隸、揚州地圖前,手指點向冀州:
“洛陽亂起,河北諸雄豈會坐視?尤其是冀州!
韓馥庸碌,劉備勢弱,而我二弟坐擁四郡,兵強馬壯!此正是擴大勢力,乃至圖謀整個冀州的良機!”
他看向荀彧:
“文若,即刻以驃騎將軍府名義,密令關羽!命其密切關注洛陽動向,一旦有變,可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