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年輕氣盛,接口道:
“父親所言有理!然亦需做兩手準備。
若勸降不成,孩兒願為先鋒,率部先登,定叫那南昌守軍見識我荊州兒郎的厲害!”
高順一如既往的沉穩:
“末將以為,可雙管齊下。
一麵遣使勸降,施加壓力;一麵令陸軍精銳迅速推進,包圍南昌,水軍則控製贛水航道,斷其外援。
陷陣營已準備就緒,隨時可攻堅城。”
黃祖熟悉江夏至豫章一帶地理,補充道:
“都督,豫章南部多山,林深路險。
取南昌後,需分兵南下,剿撫並用,方能徹底平定廬陵、南野等地。
祖願率本部兵馬,負責南路清剿。”
甘寧聽罷眾將之言,綜合判斷,當即決斷:
“好!便依諸位將軍之策!文台兄,你與華子魚曾有舊誼,這勸降的重任,非你莫屬!
你可攜我手書,明日便乘快船前往南昌,陳說利害!”
他又看向孫策和高順:“伯符,高順將軍!
你二人率本部精銳步卒,即刻開拔,水軍船隻運送,務必在三日之內,完成對南昌的合圍!
若勸降不成,便準備強攻!”
“末將遵命!”
孫策、高順抱拳領命,眼中戰意熊熊。
“黃祖將軍,張繡將軍!”
甘寧繼續下令,
“待南昌局勢一定,你二人便分率兵馬,掃蕩豫章南部諸縣,遇抵抗則擊破之,遇歸附則安撫之!”
“諾!”
次日,孫堅僅帶數名隨從,乘一葉扁舟,直達南昌城下。
他仰頭對城上守軍喊道:
“我乃長沙孫文台!特來拜會華子魚郡丞!有要事相商!”
守軍見是名震江東的孫堅,不敢怠慢,連忙通報。
不久,城門開啟一縫,孫堅坦然入城。
郡守府內,郡丞華歆聽聞孫堅到來,心中已明其意。
他本就不滿劉繇暗弱無能,導致豪強割據,民生凋敝,又對荊州劉俊的威名與政策有所耳聞。
此刻見荊州大軍壓境,孫堅親至,知道大勢已去。
兩人分賓主落座,孫堅開門見山:
“子魚兄,久違了!如今局勢,兄台想必了然。
劉揚州無力掌控江東,致使豪強紛起,百姓受苦。
我主劉荊州,雄才大略,仁德布於四海,今遣大軍東來,非為侵奪,實為平定禍亂,還江東太平!
南昌孤城,外無援兵,內無鬥誌,若負隅頑抗,徒使生靈塗炭。
兄台乃明智之士,何不順應天命,開城以迎王師,保全一城百姓,亦不失郡丞之位。
他日輔佐明主,造福一方,豈不美哉?”
華歆沉默良久,長歎一聲:
“文台兄所言,句句在理。歆非戀棧權位之人,實不忍見南昌百姓遭兵火之災。
隻是……如此歸降,恐負劉揚州之托……”
孫堅正色道:
“子魚兄此言差矣!兄所負者,乃豫章一郡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