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心領神會:
“嘉明白!此乃驅虎吞狼,亦可讓我師出更有名分
——清君側,立賢君!”
劉俊又對荀彧道:
“文若,你負責草擬一篇檄文,以驃騎大將軍名義,公告天下。
核心是:先帝駕崩,國失其主,奸佞當道,阻塞賢路,意圖挾持幼主。
本大將軍奉天命,率師入京,旨在肅清宮廷,扶立賢明之君,以安社稷。
務必要占據道德製高點!”
“彧遵命!”
荀彧躬身領命。
“武安君、文遠、文長!”
劉俊看向諸將,
“大軍保持高壓態勢,擺好攻城姿態,但暫不攻城。
多派斥候,嚴密監視洛陽各門動向,以及並州、西涼方向的援軍跡象。
做好隨時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尤其是城內發生火並的可能性!”
“末將得令!”
眾將轟然應諾。
…………
與此同時,洛陽城內的大將軍府,則是一片愁雲慘霧。
何進與弟弟車騎將軍何苗、司隸校尉袁紹等人聚在密室,人人臉色慘白,驚惶不定。
“陛下……怎麼就突然……”
何進肥碩的身體癱坐在榻上,冷汗直流,
“辯兒尚未正式冊立太子,這……這可如何是好?”
何苗急道:
“大哥!此刻猶豫不得!必須立刻擁立辯兒登基!
名分一定,我等才可名正言順地執掌大權,應對城外劉俊和宮內那些閹豎!”
袁紹相對鎮定,但眉頭緊鎖:
“大將軍,車騎將軍,擁立大皇子勢在必行。
然,有兩患迫在眉睫:一是城外劉俊,虎視眈眈,其心意難測;
二是宮內蹇碩、張讓等宦官,彼等手握部分禁軍,且素與董太後親近,未必願見大皇子順利登基。
紹恐其狗急跳牆,或與劉俊暗通款曲,或對大將軍不利!”
何進聞言,更加恐懼:
“本初所言極是!那……那該如何是好?”
袁紹沉吟道:
“為今之計,需雙管齊下。
一麵,立即以皇後和大將軍名義,召集群臣,宣布偽造的先帝遺詔,擁立大皇子辯繼位。
儘快舉行登基大典,搶占先機。
另一麵,需加強皇宮和大將軍府的護衛,尤其要防範宦官。
同時……或可秘遣心腹,出城聯絡丁原、董卓。
許以重利,令其即可率兵入京拱衛京師防備荊州軍,製衡劉俊!”
“讓丁原、董卓軍立刻入京?”
何進有些猶豫,“此二人亦非善類,恐引狼入室……”
何苗卻道:
“大哥!顧不了那麼多了!眼下劉俊才是心腹大患!若無外援,我等皆為魚肉矣!”
就在何進猶豫不決之際,忽有心腹來報,稱宮內有宦官秘密傳出消息,董太後和董承似乎有異動。
這更讓何進如坐針氈,最終,他咬牙道:
“就依本初之策!速辦!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