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聽罷,卻擺出一副滿臉無辜、深受委屈的模樣,對袁紹攤手道:
“本初兄何出此言?真是天大的誤會!卓奉大將軍鈞令,星夜兼程入京勤王,一片赤誠!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門戶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若不徹底掌控西門,萬一被那城外的劉俊,或是城內宵小之徒趁機作亂。
斷了我軍歸路或裡應外合,豈不誤了大事?
卓一切所為,皆是為大將軍、為社稷著想啊!
至於部下些許騷擾……唉,都是些粗鄙武夫,不懂規矩,卓定當嚴加管束!
還請本初兄在大將軍麵前,多多美言幾句!”
袁紹看著董卓那副虛偽的嘴臉,心知此人包藏禍心,但眼下局勢複雜,不宜撕破臉。
隻得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董卓望著袁紹遠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獰笑。
緊隨董卓軍之後,丁原與呂布率領的並州精銳也抵達洛陽北門。
與董卓的狡詐強勢不同,丁原為人相對持重。
他並未急於進城,而是先派遣使者攜正式文書通報大將軍何進,言語恭敬,申明奉召勤王之意。
可呂布卻早已按捺不住那顆渴望建功立業、揚名天下的雄心。
在得到何進回複中“可酌情先接管北門防務,協同守禦”的模糊指令後。
呂布便迫不及待地對丁原道:
“義父!大將軍既已應允,機不可失!當速速控製要隘,以免被他人捷足先登!
孩兒願為前鋒,為大軍開路!”
丁原雖覺有些急切,但見呂布鬥誌昂揚,且確需占據有利位置,便點頭應允。
呂布得令,眼中精光暴漲,立即率領麾下最精銳的並州狼騎,風馳電掣般撲向洛陽北麵的夏門和穀門。
他以“奉大將軍令,協助布防,清剿奸細”為名,態度強硬地“接替”了原有守軍的防務。
並州騎兵甲胄鮮明,訓練有素,動作迅捷,迅速控製了城門及周邊要道。
精銳騎兵在城門內外來回巡弋,刀槍出鞘,箭矢上弦。
凜冽的殺氣彌漫開來,使得北城一帶的氣氛頓時緊張無比,百姓商賈紛紛避讓。
呂布本人更是親自登上高聳的北門城樓,身披百花戰袍,手扶垛口,迎風而立。
他眺望著城內鱗次櫛比的繁華屋舍,以及遠處皇宮那隱約可見的巍峨輪廓,胸中豪情澎湃,難以自抑。
片刻後,呂布轉頭對緊隨其後的曹性、張揚等心腹將領朗聲道:
“爾等看這洛陽帝都!何等氣象!何等繁華!
想我呂奉先,空有這一身武藝,卻常年屈居邊塞,與風沙胡虜為伍!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甘於平庸?
此番入京,正是蛟龍入海,猛虎歸山!合該是我等建功立業,名震天下之時!”
曹性等人聞言,皆熱血沸騰,齊聲應和:
“將軍神武!我等誓死相隨,共創功業!”
呂布睥睨四顧,誌得意滿,其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雄心,在此刻展露無遺。
當夜,大將軍府邸燈火通明,戒備森嚴得如同鐵桶一般。
何進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同時接見了先後抵達的董卓和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