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吸取了胡軫輕敵的教訓,不敢怠慢,來到陣前,大刀一指張遼:
“張遼!休得猖狂!認得你華雄爺爺否?”
張遼見華雄出戰,神色依舊平靜,淡淡道:
“西涼莽夫,何足言勇?放馬過來!”
華雄怒吼一聲,催動戰馬,大刀掄圓了,帶著呼嘯的風聲,力劈華山般砍向張遼!
張遼知華雄力大,不與他硬拚,長槍一抖,使出巧勁,槍尖點向華雄的手腕,逼其回防。
華雄變招橫掃,張遼則槍杆下沉,格擋化解。
兩人刀來槍往,戰在一處。
華雄勢大力沉,刀法凶猛;張遼槍法精奇,沉穩老辣。
一時間,難分高下。
戰約二十回合,張遼見華雄刀法漸顯急躁,破綻稍露。
他故意放慢槍速,誘使華雄全力進攻。
華雄求勝心切,果然中計,一招“橫掃千軍”用完,中路空虛。
張遼眼中精光一閃,易筋經內力瞬間灌注槍身,大喝一聲:
“著!”
長槍如毒龍出洞,速度陡然加快數倍,直刺華雄右肩肩窩!
華雄根本來不及反應,隻覺得肩頭一陣劇痛,“哢嚓”一聲,鎖骨已被刺斷!
他慘叫一聲,大刀“哐當”落地,險些栽下馬去,慌忙伏鞍敗回本陣。
西涼兵再次狼狽地將其搶回城中。
城樓上,董卓的臉色已經黑如鍋底。
連折兩將,一死一傷,西涼軍的顏麵掃地。
呂布抱著胳膊,嘴角帶著一絲譏諷的笑意。
丁原則是鬆了一口氣,又暗自慶幸。
董卓強壓怒火,知道此時與劉俊全麵開戰絕非良策,隻得咬牙切齒地下令:
“緊閉城門!嚴防死守!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再出戰!”
…………
當晚亥時,萬籟俱寂。
洛陽城籠罩在濃重的夜色中,唯有零星燈火與巡夜士兵的腳步聲。
永樂宮偏殿內,驃騎將軍董承屏退左右,隻留幾名心腹。
他再次審視了與劉俊密約的細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時機已到,不容遲疑。”
董承對心腹校尉低聲道,
“你持我令牌,速調北軍五校中我等可信之部,以‘大將軍有令,今夜加強宮禁巡查,嚴防奸細’為名。
悄然接管南宮朱雀門、玄武門以及通往大將軍府和京營駐地的幾條要道!
記住,動作要快,控製要穩,遇有盤問,一律以大將軍密令搪塞!”
“末將明白!”
校尉領命而去。
董承又轉向另一名親信,遞過一份蠟封密信:
“你設法從東麵城牆僻靜處,用吊籃縋下城去,務必親手將此信交到荊州劉使君手中!
事關重大,小心行事!”
親信鄭重接過密信,消失在夜色中。
董承則整理衣冠,前往董太後寢宮做最後商議。
整個行動在夜色掩護下,如同精密齒輪般悄然運轉起來。
與此同時,洛水南岸荊州軍大營,雖已入夜,卻彌漫著一種大戰前的肅殺與緊張。
巡邏隊往來頻繁,崗哨警惕地注視著北岸黑暗中的洛陽城輪廓。
中軍大帳內,劉俊並未安寢,而是與郭嘉、荀彧、白起、典韋等核心文武一同等待著。
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凝重而期待的臉龐。
約莫子時前一刻,帳外傳來急促腳步聲,親兵引著一名風塵仆仆、做商人打扮的男子入內
——正是董承派來的信使。
信使跪地呈上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