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沉默不語,鏡筒緩緩掃過城牆。
隻見幾處坍塌的垛口後,隱約可見兵器反光,城頭巡邏隊伍井然有序。
這時,一陣震天鼓聲傳來,伴隨著萬人呐喊,聲勢驚人。
且慢。
織田信長抬手製止了準備發令的傳令兵,
漢人素來狡詐,此恐是疑兵之計。
今日已重創其水師,焚毀戰船二十餘艘,目的已達。
織田信長終於下令,傳令各艦,收兵返航。
倭艦緩緩轉向,登陸部隊依次撤回艦船。
劉三刀在城頭望見敵軍退去,這才長舒一口氣,左臂傷口傳來陣陣刺痛。
這一戰雖保住東萊,但水軍儘沒,自己負傷,海防洞開。
他望著退去的倭艦,心中暗忖:
必須儘快發展火器,否則難敵倭寇堅船利炮。可自己的狂戰係統不出火器啊,真是氣死人了!
…………
洛陽城蔡邕府內
穿過三重庭院,暖閣內炭火正旺,紫銅獸爐中升起的檀香與酒香交織,氤氳滿室。
年過五旬的蔡邕身著深紫色常服,與楚王劉俊相對而坐。
紫檀木案上擺著精致的酒饌:
青玉碗中盛著熱騰騰的鹿肉羹,琉璃盤裡裝著時令鮮果,還有一壺溫得正好的陳年杜康。
窗外細雪紛飛,更襯得閣內溫暖如春。
王爺請看,
蔡邕舉杯示意,袖口露出半截青玉扳指,這是小女文姬新譜的《胡笳十八拍》。
珠簾後,身著月白曲裾深衣的蔡琰端坐琴台,纖指輕撫焦尾琴。
琴弦顫動,如泣如訴的旋律流淌而出,時而如大漠孤煙直上九霄,時而似長河落日月湧大江。
劉俊凝神聆聽,手中那隻越窯青瓷酒杯久久未動,酒麵漣漪漸息。
曲畢,餘音繞梁。
劉俊長歎一聲,目光仍停留在珠簾後那道朦朧的身影上:
一彆經年,文姬的琴藝愈發精進了。
話音未落,恰與簾後那雙含羞帶怯的明眸不期而遇。
蔡琰慌忙垂首,耳根泛起海棠般的紅暈,纖指無意識地撥弄著琴穗。
蔡邕將這一幕儘收眼底,撫須笑道:
說起來,王爺與小女算是故交。
記得光和六年,文姬才十歲,西園外多虧王爺相救,否則小女就......
他話音戛然而止,舉杯飲儘杯中酒。
劉俊眼中泛起追憶之色,指尖輕叩案幾:
那日文姬在西園外架棚施粥,救濟流民,這般菩薩心腸,劉某至今記憶猶新。
王爺過譽。
蔡琰聲若蚊蚋,指尖在琴弦上輕輕劃過幾個泛音。
蔡邕見狀,吩咐侍女:請小姐出來見禮。
蔡琰掀簾而出,步步生蓮。
她在父親下首跪坐,為二人斟酒。
劉俊謝過蔡琰後,轉向蔡邕,
如今兗州大旱,百姓流離,朝廷賑災糧草短缺,不知蔡公可有良策?
蔡邕沉吟道:
老夫以為,當務之急是穩定糧價。可命各地開倉放糧,同時在洛陽設粥棚救濟流民。
蔡琰輕聲道:妾身願捐出一些私房錢,助王爺和父親賑濟災民。
劉俊頷首:
文姬心係黎民,令人敬佩。本王已命人開倉放糧,在洛陽設粥棚三處。
蔡邕示意女兒:文姬,再為王爺斟酒。
蔡琰盈盈起身,為二人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