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嚓。”周墨按下了快門。
中華上下五千年,第一張屬於皇帝的自拍,誕生了。
他又把攝像頭對準周墨,學著按了一下。
看著周墨的笑臉被定格在方寸之間,朱允炆的眼中,滿是新奇。
接著,周墨幫他打開了電子書,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簡易有聲讀物下載到了電子書app裡。
朱允炆將新得的“神器”視若珍寶,不用的時候就用軟布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枕邊。
短短幾天,他已經能認識上百個簡體字,會用拚音打出簡單的詞語。
客廳裡,周墨指著家裡的電器一一教學。
“這個,叫空調,能製冷,冬天也能製熱。”
“那個,電視,能看戲文,還能看天下新聞。”
“還有這個,馬桶,方便之後,一按這裡,水就能衝走穢物,乾淨又方便。”
……
朱允炆聽得目瞪口呆,拿著小本子,用他那帝王體的鉛筆字,認真記錄著。
為了讓他更快適應,周墨帶他進行戶外實踐。
小區樓下的便利店。
“叮咚——”
自動門打開,朱允炆又被嚇了一跳。
店裡琳琅滿目的商品,鮮豔的包裝,都讓他看花了眼。
周墨拿了一瓶水,走到櫃台。
“掃這裡。”
收銀員用掃碼槍對著周墨的手機屏幕一掃,“滴”的一聲。
“支付成功。”
朱允炆的眼睛瞪得溜圓。
錢呢?沒有銅錢,沒有寶鈔,就這麼“滴”一下,交易就完成了?
他感覺自己的世界觀,正在被一塊塊敲碎,然後重組成一個光怪陸離的新模樣。
小區裡的人看到長發的朱允炆,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周墨給他買了頂鴨舌帽,勉強遮掩一下。
真正的重頭戲,在下午。
周墨帶著他,來到了一家大型的農貿市場,直奔深處的種子店。
“陛下,您看!”
周墨指著一袋袋碼放整齊的種子。
“這是高產水稻種,一畝能產千斤!是您大明朝的兩三倍!”
“這是抗病小麥種,不怕鏽病,不怕倒伏!”
“還有這些,”周墨又拿起幾包彩色的包裝袋。
“這個叫番茄,這個叫辣椒,都是您那時沒有的菜蔬,產量高,味道好。”
朱允炆的呼吸,一下子變得急促起來。
他伸出手,顫抖著,撫摸著一袋飽滿的稻種,仿佛那不是種子,而是天下蒼生的命脈。
“一畝……千斤?”
“對!”周墨語氣肯定。
“這些,都是後世農人,耗費數百年心血,培育出的良種!”
周墨買了一大堆,各種作物的種子都買了一點小包裝。
“咱們用不上,但先留著。”周墨解釋道,“以後,或許能幫上其他陛下的忙,解萬民之饑饉。”
“解萬民之饑饉……”朱允炆喃喃重複著這句話。
他想起了自己的皇爺爺朱元璋,一生都在為百姓的溫飽而殫精竭慮。
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懿文太子,仁厚愛民,時常為一地災荒而憂心。
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周墨帶他來此的深意。
回家的路上,朱允炆一言不發,卻主動從周墨手裡接過了沉甸甸的種子袋。
“街上跑的鐵車,為何無需牛馬驅動?”
“方才那滴的一聲,錢財是如何過去的?”
他用新學的、磕磕巴巴的詞彙,加上手勢,努力地表達著自己的好奇。
他對周墨的依賴,也從一個溺水者抓住浮木的恐懼,轉變為一個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夜深人靜。
周墨已經睡下,隔壁房間,燈還亮著。
朱允炆沒有睡,他坐在書桌前,借著台燈的光,一筆一劃地在練習冊上寫著字。
寫完一頁,他拿起自己的手機,點開了那個有聲讀物的應用。
“……靖難之役,燕王朱棣攻破應天府,建文帝下落不明……”
機械的朗讀聲在安靜的房間裡響起。
朱允炆的手指停在屏幕上,久久沒有動彈。
良久,他關掉有聲書,點開了那個他最熟悉,也最敬畏的地圖應用。
他看著屏幕上那片雄雞形狀的版圖,從應天府到北平,從江南到中原。
看了一個時辰,直到眼睛酸澀。
退出了地圖,看著手機屏幕上那個輸入框,猶豫了許久。
然後,他用剛學會的拚音,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艱難地敲下了一行字。
“明……朝……農……業……增……產……方……法……”
按下搜索鍵的那一刻,他那雙黯淡了許久的眸子裡,終於,重新燃起了一簇微弱,卻執著的火苗。
……
與此同時,相隔千年的時空。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