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和朱允炆簡單吃過晚飯後,周墨看著那套康熙坐過的嶄新桌椅,心中一個念頭愈發清晰。
光是靠口頭說教,衝擊力還是太弱了。
得給皇帝們再來點更震撼的,得上猛藥!
“朱允炆同學,你過來。”
周墨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精神頭又上來了。
他把朱允炆拉到堂屋,將投影儀打開,電腦連接上網絡。
“我給你看些東西,你有個心理準備。”
周墨在搜索欄裡輸入了幾個字《近代百年國殤》。
他特意挑選了一個剪輯版的紀錄片,節奏快,畫麵衝擊力強,沒有太多晦澀的講解,全靠影像說話。
昏暗的房間裡,隻有幕布散發著幽幽的光。
畫麵亮起,是一艘艘飄揚著米字旗的蒸汽鐵甲艦,如同海上巨獸,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古老的海岸線。
轟!
炮火撕裂了天空,木製的清朝水師戰船在爆炸中化為碎片。
朱允炆的身體猛地一顫,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
身為大明皇帝,他見過紅夷大炮,但從未想過,船竟能造成這般模樣,炮火竟能如此密集。
除了給康熙看的相同的內容,還有再之後的。
八年……十四年……
朱允炆的臉色,從最初的震驚,慢慢變得慘白。
畫麵上,是麻木的百姓,是破敗的城市,是彆國的軍隊耀武揚威地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朱允炆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有些看不下去了。
眼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畫麵。
“周先生……彆……”
“沒事,看看。”周墨的聲音很平靜。
“這隻是開始,不看完這些,你們永遠不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是什麼,要改變的又是什麼。”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重新睜開了眼。
畫麵進入了最黑暗的一段。
日寇的鐵蹄踏碎了山河,飛機在頭頂盤旋,投下致命的炸彈。
城市化為焦土,百姓流離失所。
金陵城破,三十萬同胞慘遭屠戮。
當看到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麵時,朱允炆這位以仁為標簽的皇帝,渾身都開始發抖。
他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一種極致的憤怒和悲慟。
“殺!殺!殺!”
他死死盯著屏幕,眼中布滿血絲,那個溫和的建文帝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因同胞被屠戮而目眥欲裂的炎黃子孫。
“周先生,為何不戰!為何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他幾乎是嘶吼出來的。
“在戰。”周墨切換了視頻。
畫風突變。
不再是單方麵的屠殺和潰敗。
是敵後戰場,是平型關大捷,是台兒莊血戰。
是衣衫襤褸、裝備簡陋的士兵,用血肉之軀,在長城上築起新的防線。
是無數的百姓,推著獨輪車,在泥濘的道路上為前線運送糧草。
是那句響徹雲霄的呐喊——華國不會亡!
朱允炆愣住了。
他看到了,在朝廷腐朽、國力衰微的情況下,這個民族,從最底層迸發出的那種頑強到令人心悸的生命力。
那種力量,不是來自帝王將相,而是來自千千萬萬最普通的庶民。
視頻的最後,定格在1949年10月1日。
城樓上,一個帶著濃重鄉音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
“華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上,人山人海,紅旗招展,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朱允炆怔怔地看著這一幕,眼角,竟不知不覺滑下了一行清淚。
他失去了自己的國。
他卻在這裡,親眼見證了一個全新的、從廢墟與血火中浴火重生的國。
“原來……國,竟可以如此……”他失神地喃喃。
周墨沒有打斷他,而是直接播放了下一個視頻。
21世紀,大閱兵。
激昂的音樂響起。
整齊劃一、氣勢如虹的徒步方陣,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朱允炆的心跳上。
那種精氣神,是他從未在任何一支大明軍隊身上看到過的。
緊接著,是鋼鐵洪流。
一輛輛造型威武、炮管粗壯的坦克,卷著煙塵,如猛虎下山般隆隆駛過。
“此為何物?”朱允炆的聲音都在發飄。
“坦克,陸戰之王。一輛,可抵千軍萬馬。”周墨言簡意賅。
朱允炆的喉結滾動了一下。
還沒等他消化完,鏡頭一轉,對準了一輛輛更為龐大的卡車。
車上,是直指蒼穹的導彈。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周墨的嘴角微微翹起,帶著一絲國人才懂的驕傲。
“這東西,射程數千裡,乃至上萬裡,當年那些耀武揚威的鐵甲艦,在它麵前,就是個活靶子。”
四萬裡海疆的屈辱,用萬裡之外的雷霆來洗刷!
朱允炆的眼睛,越睜越大。
他仿佛明白了什麼。
這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
這才是能讓所有敵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終極威懾!
突然,天空中傳來撕裂空氣的呼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架架銀色的戰機,如同蒼鷹,以雷霆萬鈞之勢,從天安門上空掠過,拉出絢爛的彩煙。
朱允炆猛地抬起頭,張著嘴,徹底失語了。
凡人……禦空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