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言當真?”房玄齡的聲音都在顫抖。
“若非親眼所見,朕亦不敢信。”
李世民指了指桌上的申請表,“此物,便是憑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杜如晦顫抖著手,再次拿起那張紙。
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是陌生,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足以壓垮一個時代,也足以撐起一個時代的重量。
“周先生……那位後世之人,讓我們填寫此表,申請所需之學識……”
杜如晦的呼吸變得急促,“陛下,此乃天賜大唐!天佑大唐啊!”
房玄齡也反應了過來,他的眼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陛下!若能得後世之法,我大唐何愁不興!”
“突厥、吐穀渾,彈指可滅!
“天下萬民,再無饑饉之憂!”
兩位貞觀名相,此刻再無半分沉穩,激動得像兩個孩子。
李世民看著他們,欣慰地點了點頭。
不愧是他的左膀右臂,這麼快就抓住了重點。
“所以,朕今日叫你們來,就是要商議,這第一份申請,我們該填什麼?”
這個問題,讓房玄齡和杜如晦瞬間冷靜下來。
是啊,機會隻有一次。
申請什麼,才能讓大唐的利益最大化?
杜如晦率先開口:“臣以為,當求煉鐵之術!後世火器犀利,皆因鋼鐵之精良。”
“若我大唐能有此術,鍛造兵甲,製造利器,不出十年,便可橫掃草原,再造秦漢之功!”
他的想法很直接,武力,是立國之本。
房玄齡卻搖了搖頭。
“克明之言有理,但非眼下之急。”
他沉聲分析道,“貞觀元年,關中大旱,民生凋敝,國庫空虛。”
“我大唐眼下最大的敵人,不是突厥,是饑餓。”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無糧,再精良的兵甲,也不過是擺設。”
“所以臣以為,當求高產農桑之法!先讓百姓吃飽肚子,穩固國本,方是上策。”
兩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一個主張強軍,一個主張富民。
李世民沒有打斷他們,隻是靜靜地聽著。
許久,他才開口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你們都忽略了一點。”
房杜二人一愣,齊齊看向李世民。
“無論是煉鐵,還是農桑,都需要一樣東西作為基礎。”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牆邊懸掛的輿圖前。
那是一張簡陋的大唐疆域圖,邊界模糊,山川錯漏。
“我們需要知道,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究竟是什麼樣子。”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
“我們需要一張詳儘的,囊括整個天下的輿圖!哪裡有鐵礦,哪裡有煤礦,哪裡的土壤適合種什麼,哪裡的河流可以興修水利。”
“我們需要一本完整的《天下堪輿格物誌》!”
“它要告訴我們,這天,為何會打雷下雨;這地,為何能長出五穀。”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這,才是萬物之基!”
房玄齡和杜如沉思,他們想的是術,是方法,而陛下想的,是道,是根源!
是啊,連自己家裡的情況都沒摸清楚,談何發展?
“陛下聖明!”兩人齊齊躬身,心悅誠服。
“此事,必須絕對保密。”
李世民的語氣變得嚴肅,“朕會成立一個格物院,由你們二人全權負責。”
“從今天起,你們要挑選一批絕對可靠,且天資聰穎的年輕人,教他們那種簡化的字體,為接收後世學識做準備。”
“臣,遵旨!”
李世民拿起一支從現代帶來的碳素筆,在那張申請表上,鄭重地寫下了第一行字。
【申請項目:世界地理詳細地圖包含全球礦產、水文、土壤分布)、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學教材。】
寫完,他將筆遞給房玄齡。
“玄齡,你來試試。”
房玄齡接過那支筆,觸手溫潤,無需蘸墨,便可在紙上留下清晰的字跡。
他學著李世民的樣子,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神物……當真是神物。”他讚歎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拿出另一支筆和一本嶄新的筆記本。
“此物,便賜予你們了。”
“從今日起,我大唐的命運,就寫在這小小的本子上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鄭重地接過筆記本,那薄薄的幾十頁紙,在他們手中,重若千鈞。
一個前所未有的,隻屬於君臣三人的秘密,就此誕生。
一個偉大的時代,即將拉開它波瀾壯闊的序幕。
而在他們激動地規劃著未來時,李世民的腦海中,卻浮現出周墨那張無奈又抓狂的臉。
他忽然有些期待,當周墨看到這份塞滿了數理化的申請表時,會是怎樣一副精彩的表情。
他甚至想,下次見麵,一定要問問周墨,他大唐的gdp,在後世的排行榜上,能排第幾。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