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父皇……”扶蘇想辯解,卻被嬴政揮手打斷。
“朕知道,朕說的這些,你一時無法理解。你認為朕的新政,勞民傷財,嚴刑峻法,乃是暴政。”
嬴政的眼中,閃過一絲周墨教給他的,名為實踐出真知的光芒。
“朕,不與你辯。”
“朕給你一個機會,也給你的仁政一個機會。”
扶蘇愣住了。
“朕,劃給你一個縣。”嬴政指著輿圖上的一個位置,“上郡,膚施縣。那裡民風淳樸,但也貧瘠。”
“朕給你一年時間。在這一年裡,你可以用你所學的任何聖人之法,行你的仁政。朕不加乾涉,並且會給你足夠的錢糧支持。”
“同時,朕會在膚施縣旁邊的陽周縣,推行朕的新法。”
“朕會派人去教那裡的百姓,如何堆肥,如何輪作,如何使用曲轅犁,如何興修水利,如何講究衛生以防疫。”
扶蘇的眼睛越睜越大,他聽著這些聞所未聞的詞彙,心中充滿了困惑。
“一年之後。”嬴政的聲音充滿了強大的自信。
“你我父子,便去看看。”
“看看是你的仁政能讓百姓安樂,還是朕的新法能讓百姓富足。”
“看看到底是誰的治下,糧倉充實,人丁興旺,夜不閉戶。”
“屆時,孰是孰非,孰對孰錯,事實會告訴我們答案。”
“你,可敢與朕,賭上這一局?”
扶蘇呆呆地看著自己的父親。
他從未想過,父皇會用這種方式來教導他。
不是強硬的命令,不是冰冷的斥責,而是一個讓他用實踐去證明自己的機會。
他心中的恐懼與抵觸,在這一刻,悄然融化了些許。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尊重,被給予機會的複雜情緒。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嬴政,鄭重地叩首。
“兒臣,敢!”
……
三日後。
鹹陽城南,一座新掛牌的院落前,人頭攢動。
“科學院”三個由嬴政親筆題寫的篆字,充滿了古樸而又銳利的氣息。
院內,數十名從大秦各地征召而來的頂尖工匠、算學之士,正局促不安地站著,等待著他們的命運。
這些人裡,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正值壯年的匠人。
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大師,但此刻,卻都像蒙學的孩童一樣,充滿了緊張與好奇。
當嬴政身著常服,在李斯和公輸成的陪同下走入院中時,所有人齊齊跪拜。
“都起來吧。”嬴政揮了揮手,“今日,是科學院的第一課。”
“朕,親自來上。”
他走到院子中央早已準備好的一塊巨大木板前。
木板被塗成了黑色,旁邊放著一桶用石灰和水混合而成的白色液體。
嬴政拿起一支毛筆,蘸了蘸白色液體,在黑木板上,寫下了兩個字。
這兩個字,筆畫簡單,結構怪異,在場無人認識。
“此二字,念‘科學’。”
嬴政指著字,用一種全新的,從周墨那裡學來的教學方式,開始了他的第一堂課。
“何為科學?”
“科學,便是要探究這天地萬物的根本道理。”
他沒有講什麼陰陽五行,也沒有提什麼天人感應。
“譬如,為何石頭會往下落,而不是往上飛?”
“為何木頭能浮在水上,而鐵塊會沉下去?”
“為何生火需要空氣,在密閉的罐子裡,火就會熄滅?”
嬴政一連串的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些都是他們司空見慣的現象,卻從未有人想過去問一個“為什麼”。
“從今日起,朕要你們做的,便是去尋找這每一個為什麼背後的理。”
“如何尋找?”
嬴政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流程圖。
【猜想】→【驗證】→【結果】
“第一步,大膽地去猜。譬如,朕猜想,物體有輕有重,重的落得快,輕的落得慢。”
“第二步,想辦法去驗證。我們可以從高塔上,將一個鐵球和一塊木頭同時扔下,看誰先落地。”
“第三步,記錄下看到的結果。無論這個結果與你的猜想是否一致,都要如實記錄。”
“如此,反複驗證,反複記錄,直到找出那個不變的理。”
“這,便是科學院的行事準則。”
“朕稱之為,實踐出真知!”
猜想、驗證、結果……
這三個詞,仿佛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一名老工匠激動地出列,跪地叩首。
“陛下!臣……臣明白了!臣窮儘一生鑽研機關之術,皆是依靠經驗傳承,時靈時不靈。”
“若按陛下此法,許多難題,或可迎刃而解!”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一顆名為科學的種子,已經在他親手澆灌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他轉過身,看向鹹陽城的方向。
扶蘇,應該已經踏上了去往上郡的路。
他很期待。
期待一年之後,當他帶著扶蘇,看到那片因新法而變得富饒的土地時,他的兒子,會是何種表情。
扶蘇,好好看,好好學吧。
這,是父皇給你上的,最重要的一課。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