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看著李世民真誠的表情,知道再推辭就顯得矯情了。
他深吸一口氣,將畫軸小心翼翼地放到一旁的石桌上,鄭重地對李世民抱拳。
“既然如此,我便卻之不恭了。陛下,請坐。”
三人落座,周墨給李世民倒上一杯熱茶。
李世民卻說來了後世,自是要嘗嘗後世飲品。
於是,周墨給他拿了一瓶冰鎮…青島啤酒。
李世民拿起冒著水珠的玻璃瓶,黃色的啤酒冒著泡。
“此是琉璃?竟如此剔透。”
待酒液入口,先是舌尖觸到一絲清冽,跟著無數細小氣泡在唇齒間炸開,帶著麥芽的醇厚混著微苦,涼意順著喉嚨滑下。
李世民喉結滾動咽下,眼底掠過一絲訝異,“奇哉!初嘗時似有冰泉漱齒,細品倒有麥香回甘,竟比朕常飲的葡萄釀多了幾分爽利。”
“嘿嘿,等你們那裡糧食產量起來了,也能釀出來。”
“不知……大唐這一個月,一切可還順利?”周墨主動開啟了話題。
提到這個,李世民的眼中迸發出神采。
“順利,前所未有的順利。”
他將這一個月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他回去之後,立刻召見了房玄齡與杜如晦,將後世見聞全盤托出。
兩位貞觀名相的反應,從震驚,到駭然,再到狂喜,最後是深深的後怕。
尤其是當他們從李世民口中得知,百年之後那場幾乎讓盛唐傾覆的安史之亂時,兩位宰相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君臣三人徹夜長談,最終定下了大計。
“朕已下令,成立格物院,由玄齡與克明親自負責。”李世民的聲音沉穩有力。
“朕從宗室、以及朝中信得過的大臣家中,挑選了三十名聰慧少年,皆在十歲上下,由他二人親自教導,學習先生所賜的簡體字與拚音之法。”
“如今一月過去,已有五人能通讀《新華字典》,十人能勉強拚寫。其餘人等,亦進展神速。”
周墨聽得暗暗點頭。
不愧是貞觀君臣,這行動力和效率,簡直可怕。
“此外,朕已采納玄齡之策,暫停了國內數個非緊要的宮室修造與城防工事。”
“為何?”周墨好奇。
“為了水泥。”李世民的回答簡單直接。
“既知後世有此等神物,堅逾金石,一日千裡,朕又何必再用那些耗費無數民力、卻事倍功半的夯土之法?”
“朕將那些徭役儘數遣散歸家,令其安心農事。隻此一舉,關中民心大定。”
周墨心中一動。
他明白了,這些皇帝,已經開始主動利用後世的信息,去刷自己朝代的穩定度和民心了。
這不僅是為了延長在現代的停留時間,更是他們骨子裡治國理政本能的體現。
“所以,此番前來,朕的申請,依舊是上一次那兩樣。”
李世民從袖中取出一張折疊好的紙,正是周墨打印的申請表。
上麵用稍顯稚嫩,但一筆一劃極為工整的簡體字寫著:
一,囊括全球礦產、水文、土壤分布之詳細地圖。
二,解釋天地萬物運行規律之《天下堪輿格物誌》。
“格物院的學子們,已經等候多時了。”
李世民的眼中,是身為帝王的雄心,更是對未來的無限期許。
周墨接過申請表,心中也頗為感慨。
看看人家李世民,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上來就是基礎科學和全球視野。
這格局,直接拉滿。
就在這時,院子裡的空氣,再次劇烈地波動起來。
而且,不止一處。
灼熱感接二連三地從胸口傳來,仿佛要將他的胸膛點燃。
周墨猛地站起身來。
這次的陣仗,好像有點大。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