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鬥誌被比較了出來,當即拉回主線。
“我們也得抓緊時間了。”
“對!當務之急,不是去教訓那個廢物。而是要弄清楚,我大明,為何會出此等廢物!”
朱棣理智回歸,他的目光,落在了資料的後半部分。
從朱祁鎮開始,大明的皇帝,似乎一代不如一代。
有癡迷煉丹的,有幾十年不上朝的,有喜歡當木匠的……
江山,就是被這群不孝子孫,一步步敗壞掉的。
“是製度出了問題。”一個溫和的聲音響起。
是劉秀。
他放下了手中的《大漢興亡錄》,臉上帶著一絲感同身受的歎息。
“高祖皇帝立下的大漢,傳至晚期,亦是外戚專權,宦官亂政,土地兼並嚴重,流民四起。”
“根子,爛了。”
他的話,引起了在場所有帝王的共鳴。
李世民的臉色也極為難看。
他看到了安史之亂的根源,藩鎮割據,兵權旁落。
這不正是他為了開疆拓土,而親手埋下的隱患嗎?
還有武則天,她看到了李隆基,看到了楊貴妃,看到了一個曾經英明神武的君主,是如何在安逸和享樂中,一步步將一個盛世推向深淵。
最痛苦的莫過於趙匡胤。
他看到了靖康恥,看到了他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用儘心機才建立起來的穩定秩序,最終換來的,卻是麵對外敵時,整個國家毫無抵抗之力的孱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子孫,守著全世界最富庶的國度,卻真的成了兩腳羊,任人宰割。
一時間,院子裡充滿了壓抑的沉默。
先前那種彙報成果的興奮和自得,早已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悲哀和後怕。
他們就像一群站在上帝視角的玩家,看著自己親手創建的賬號,是如何因為後續玩家的騷操作,一步步從滿級神裝,淪落到被新手村小怪吊打。
這種感覺,太憋屈了。
“看來,大家都看明白了。”周墨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他走到中央,環視著這群陷入自我懷疑的帝王。
“我給你們看這些,不是為了打擊你們。”
“而是想讓你們明白,一個王朝的覆滅,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個微小的製度漏洞,一個錯誤的用人決策,一個被忽略的社會矛盾,在當時看來,或許無傷大雅。”
“但經過數十年,甚至百年的發酵,就可能成為壓垮整個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們現在,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預知。”
“你們可以回到過去,在那些裂縫剛剛出現的時候,就把它堵上,在那些毒瘤剛剛發芽的時候,就把它鏟除。”
“這,才是你們來到這裡的,真正意義。”
李世民緩緩合上手中的《盛唐三百年》,他看向周墨,鄭重地拱手。
“周先生,受教了。朕,想申請一門新的課程。”
“請講。”
“朕想學,如何把握全國的經濟。”
周墨一愣。
好家夥,李二鳳這是要從根子上解決土地兼並和經濟問題啊。
“咱也要學!”朱元璋立刻跟上,“咱還要學後世的監察法度!咱要讓大明朝的每一個銅板,都花在刀刃上,誰敢貪,咱就扒了他的皮!”
“朕要軍事的理論及管理方法,從武器裝備到戰略思想,全套的!”朱棣補充道。
“朕要民間百姓的建設與管理。”劉秀說。
“朕要與他國外交的。”康熙緊隨其後。
一時間,申請聲此起彼伏。
帝王們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不再局限於單純的技術,而是開始瘋狂地尋求能解決他們王朝根本性弊病的方法。
就在這時,一個弱弱的聲音,帶著哭腔,從角落裡傳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乾隆癱坐在地上,麵如死灰,手中那本《清史稿》掉落在地。
他失神地指著書頁,嘴唇哆嗦著。
“和…和珅!朕的圓明園!是他……是他把銀子都貪了,才讓朕的軍隊連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
“噗——”
劉邦實在沒忍住,笑出了聲。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