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一樣。”劉邦擺了擺手,壓低了聲音。
“你是把兵權收得太乾淨,太徹底了,咱那時候,是分封,讓韓信、彭越他們去守邊疆,替咱擋著北邊的匈奴。”
“雖然他們後來都想反,但至少在咱活著的時候,邊境是安穩的。”
他伸出手,比劃了一下。
“所以說,這權力,就跟手裡的沙子一樣,你抓得太緊,它從指縫裡漏光了,你全鬆開,又什麼都不剩。”
“鬆緊有度,得讓他們互相掐,互相製衡!這才是關鍵!”
劉邦一番話,說得趙匡胤陷入了沉思。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根除武將做大的問題,卻忽略了,有時候,絕對的控製並非良策,適度的放權與巧妙的製衡,或許才是長治久安的真正法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武則天則跟坐在旁邊的少年康熙。
兩位都是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一步步登上權力之巔的強者。
“玄燁。”武則天聲音清冷,直呼其名。
“本宮看你,年少登基,內有權臣鼇拜掣肘,外有三藩之亂懸頂,可謂是內憂外患,步步驚心。”
康熙看見武則天幾根白發,雖對女人仍報有男尊女卑的想法,但此刻還是微微躬身,態度恭敬。
“武後有何指教?”
“指教談不上。”武則天的鳳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隻是提醒你一句,對付權臣,不可隻用強權,那是莽夫所為。”
“要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分化一批。”
“你的那個算學館,就是一枚好棋子。用西學這個新奇之物,去團結那些對舊有勢力不滿的宗室子弟和年輕官員,形成你自己的力量。”
“待時機成熟,再一擊致命,雷霆萬鈞。”
康熙心中震蕩,武則天的話,與他心中那些模糊的想法不謀而合,卻更加清晰,更加狠辣,直指核心!
“多謝武後點撥。”
周墨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這哪裡是什麼帝王進修班。
這簡直是華夏五千年,史上最強治國理政頂級峰會!
每個人,都將自己一生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
周墨不禁幻想,每個時代最頂尖的人如果組成一個團隊的話,是不是可以翻天覆地啊。
在這種極致的思想碰撞中,每個人都在以恐怖的速度成長,對自己世界的未來,有了遠比之前清晰百倍的規劃。
周墨也樂得清閒。
他讓朱允炆把所有皇帝遞交上來的課程申請表都收集起來,分門彆類地整理好。
看著那一張張寫滿了《現代軍事理論》、《國家經濟體係構建》、《基層組織管理學》、《司法製度改革》等等申請,周墨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
這些東西,彆說他一個,就是十個他,也搞不定。
他是不是應該招一批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來為這群身份特殊的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啊。
就在他規劃著自己周總的未來藍圖時,胸口的玉環,突然傳來一陣微弱的灼熱感。
這股氣息,與之前任何一位帝王都截然不同。
它不霸道,不雄渾,不威嚴。
感受起來,倒是跟朱允炆來時有幾分相似,周墨下意識的看了朱允炆一眼。
堂屋中央,光芒閃動,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黯淡。
一個身穿龍袍的中年人,踉踉蹌蹌地出現在光芒之中。
他麵容憔悴,眼眶深陷,嘴上留著兩撇小胡子,整個人仿佛被抽走了精氣神。
他茫然地環顧四周,看著這群氣度非凡、龍威隱現的古人,最後將空洞的目光,落在了周墨身上。
他的嘴唇翕動,似乎想說什麼,卻一個字都沒能說出口。
下一秒。
“撲通”一聲,他直挺挺地跪了下來,雙膝重重地砸在堅硬的地麵上。
“仙師!”
一聲淒厲的哭喊,撕裂了整個院落的空氣。
“求仙師救救朕!救救朕的大明啊!”
霎時間,院子裡,朱元璋和朱棣的臉色,瞬間變得比鍋底還要黑。
因為他們都認出了那身龍袍的樣式。
那是,他們大明朝,皇帝的服飾!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