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李世民和武則天已經開始為未來的教育事業摩拳擦掌,院子裡的其他皇帝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乾隆,他現在的心情,比崇禎好不到哪裡去。
一個是國將不國,一個是家底被蛀空。
一個是物理上的破產,一個是財政上的破產。
“周先生!”
乾隆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臉上寫滿了焦慮和急切。
“教育之事,關乎百年大計,朕明白。”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朕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如何管好朕的錢袋子!”
他指著自己的心口,聲音都有些變調了。
“朕不想再養出第二個、第三個和珅了!朕要建立一套製度,一套讓所有貪官汙吏都無所遁形的製度!”
“陛下想學的,在後世叫做現代金融與財政管理體係。”
周墨走到白板前,擦掉了剛才的教育規劃,準備給乾隆開個小灶。
“這是一門非常龐雜的學問,我們今天隻講兩個最核心的概念。”
他先在白板上寫下了四個字:【中央銀行】。
“所謂中央銀行,簡單來說,就是管銀行的銀行,是國家的錢袋子總管。它不直接跟老百姓做生意,它的主要職責有三條。”
周墨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統一發行貨幣。一個國家,隻能有一種官方貨幣,比如大清的銀元。這個貨幣的製造和發行權,必須牢牢掌握在中央銀行手裡,任何個人和地方都不能私自鑄錢。這就從根源上杜絕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可能。”
乾隆聽得連連點頭,這道理他懂。
“第二,代理國庫。國家所有的稅收,都要存入中央銀行。所有的軍餉、官員俸祿、工程款項,也都必須從中央銀行支出。每一筆錢的流入和流出,都要有詳細的記錄,形成賬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監管天下所有錢莊。它可以製定規則,要求所有錢莊定期上報賬目,並有權隨時派人去查賬。一旦發現有錢莊做假賬,或者把儲戶的錢拿去亂用,中央銀行就有權對它進行最嚴厲的處罰,甚至直接查封。”
周墨講完這三條,乾隆已經驚得說不出話來。
一個統一發行貨幣、管理國家財政、還能監管所有錢莊的機構?
這……這權力也太大了!
這不就是把戶部、內務府、還有天下所有錢莊的權力,都集於一身了嗎?
“周先生,這個中央銀行,由誰來管?”乾隆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理論上,它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機構,直接對皇帝您負責。”
周?金融顧問?墨上線,“它的行長,必須是您最信任,且精通算學和經濟的人。而且,為了防止行長本人貪腐,還需要建立一套獨立的監督機製。”
周墨又在白板上寫下了另外四個字:【審計總署】。
“這個機構,獨立於所有政府部門之外,也獨立於中央銀行之外。它的唯一職責,就是查賬。”
“查政府的賬,查銀行的賬,查所有跟錢有關的部門的賬。它就像獵犬,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國家的財政狀況進行全麵檢查,然後直接向您彙報結果。”
“中央銀行管錢,審計總署盯人。一個管家,一個監工。雙管齊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您的錢袋子,不會被蛀空。”
周墨說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他知道,自己說的這些,對於乾隆來說,信息量太大了。
他一個皇帝,估計50多年也從沒自己操心過錢的問題,自己沒錢有國庫,朝廷沒錢有大臣。
乾隆的腦子裡正在進行一場天人交戰。
中央銀行,審計總署……
如果大清有了這套體係,和珅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二十年裡貪汙掉那麼多銀子。
因為每一筆不正常的資金流動,都會在審計總署的賬本上留下痕跡。
但是,這也意味著,他作為皇帝,也要受到這套體係的約束。
他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從國庫裡拿錢下江南,再也不能大手一揮就賞賜寵臣萬兩白銀。
每一筆開銷,都要有預算,有記錄,有審計。
這……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一種前所未有的束縛感,讓他感到了一絲本能的抗拒。
可一想到圓明園被燒成瓦礫的畫麵,一想到八國聯軍在北京城燒殺搶掠的慘狀,他心中的那點抗拒,瞬間就被滔天的憤怒和不甘所淹沒。
麵子?自由?
在亡國滅種的屈辱麵前,這些都算個屁!
“朕,乾了!”
乾隆猛地一拍大腿,眼中射出決絕的光。
“周先生,請把這中央銀行和審計總署的詳細章程、運作方法,都給朕寫下來!朕回去,就算拚了這條老命,也要把這套體係給建起來!”
他已經想好了,中央銀行的行長,就讓劉統勳來當。
這位老臣,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是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