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那股子勁頭,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帝王們學習的熱情,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周墨發現,雖然每個皇帝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技術,有的要製度,有的要軍事。
但歸根結底,他們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源。
那就是,缺乏一個科學、統一、高效的底層標準。
想到這裡,周墨拍了拍手,再次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各位陛下,一對一私教課先暫停一下。現在,我給大家上一堂必修的公開課。”
“因為我發現,有一個問題,是你們所有人都必須麵對,也是所有改革的基礎。”
他走到白板前,龍飛鳳舞地寫下四個大字。
【標準與衛生】
“先說標準。”
周墨拿起一支紅色的馬克筆,在“標準”兩個字下麵畫了條粗粗的橫線。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大唐,一尺是多長?在大明,一斤是多重?在大清,一畝是多大?”
帝王們都愣住了。
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沒仔細想過。
李世民想起了工部和戶部為尺寸爭執不休的奏章,趙匡胤想起了地方州府上繳稅糧時那千奇百怪的“斛”,嬴政的眉頭則鎖得更緊,他倒是統一了,但跟後世比呢?
周墨看著他們集體cpu過載的表情,內心毫無波瀾。
“這就是問題所在。”
“度量衡不統一,國家的政令,就無法精準地傳達到基層。收稅,會有偏差。征發徭役,會有糾紛。工程建設,會出紕漏。商業貿易,更是寸步難行。”
“簡單來說,就是政令不出中央,你們的控製力,連一個省都覆蓋不全,還談什麼千秋萬代。”
“所以,我建議各位回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頒布法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套統一的、強製性的度量衡標準。”
“至於這個標準是什麼,”周墨在白板上寫下了幾個單位。
“我推薦大家使用後世的‘米’、‘千克’、‘平方米’。”
“彆問為什麼,問就是科學。這套單位,是基於地球本身算出來的,比你們用皇帝的腳長或者胳膊長當標準靠譜一萬倍。”
“具體的換算方法和製作標準參照物的方法,我稍後會打包發給你們,傻瓜式操作,包教包會。”
李世民和趙匡胤等人聽得連連點頭。
他們都是治國理政的行家,立刻就明白了統一度量衡的深遠意義。
這不僅僅是方便計算,更是加強中央集權,實現國家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一步。
“說完了‘標準’,我們再來說說‘衛生’。”
周墨換了一支藍色的筆,在“衛生”兩個字上畫了個圈。
“這個問題,比度管飽還重要,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們,和你們子民的性命。”
他環視眾人,表情嚴肅地問道:“各位的朝代,可曾爆發過大規模的瘟疫?”
此言一出,所有帝王的臉色,都變得凝重起來。
瘟疫,一旦爆發,輕則十室九空,重則動搖國本。
即便是強如漢唐,也屢次遭受瘟疫的重創。
“周先生,瘟疫乃天降之罰,非人力所能抗拒。”
乾隆皺著眉頭,他說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
周墨內心翻了個白眼。
又來了,又是天罰論。
老天爺一天到晚閒著沒事乾,就盯著你們家誰沒洗手,然後降個瘟疫kpi是吧?
“不。”
周墨搖了搖頭,斬釘截鐵地否定了他的說法。
“瘟疫,不是天罰。它是由一種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叫病菌和病毒的小東西引起的。”
“這些小東西,廣泛地存在於不乾淨的水、腐爛的食物、以及病人的排泄物和飛沫之中。”
“它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我們的身體,不斷繁殖,然後人就死了。”
這個病菌說,比之前的原子論,對他們的衝擊更大。
原子那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太遙遠。
但這玩意兒……它真的會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