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和賈複聽得目瞪口呆。
如果說之前的仙種解決的是生的問題,那這水泥,解決的就是治的根基!
“賈複。”劉秀看向自己的大將軍。
“朕命你,於洛陽城外尋一處最隱蔽的山穀,建立秘窯。”
“以‘為陛下煉製祥瑞’為名,征調國內最頂尖的工匠,讓他們立下血誓,此生不得離開山穀半步,其家人由朝廷厚養,視同功臣!”
“臣,領旨!”
賈複接過那張薄薄的紙,隻覺得重若泰山。
數日後,洛陽城外一處與世隔絕的山穀中,一座秘密窯廠拔地而起。
數十名大漢最頂尖的工匠,在立下血誓之後,開始了這項神秘的煉石工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
工匠們嚴格按照紙條上“石灰石三,黏土一”的比例,將原料磨成粉末,送入窯中煆燒。
可一連數日,燒出來的東西,除了毫無用處的焦黑廢渣,就是一捏就碎的土塊。
初次的試燒,屢屢失敗。
儘管賈複封鎖了消息,但皇帝在城外深山中“煉石求祥瑞”的風聲,還是在小範圍內泄露了出去。
部分不知情的朝臣開始在私下裡非議,言語間充滿了憂慮,認為陛下自泰山封禪歸來後,似乎開始沉迷方術,這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壓力,開始向劉秀彙集。
但他不為所動,在又一次失敗的消息傳來後,他頂住所有壓力,再次親臨山穀。
他遣散了所有人,獨自一人站在那座巨大的窯爐前,仔細回憶著周墨講解時的每一個細節。
比例沒錯,原料也沒錯……那問題出在哪裡?
“……關鍵在於煆燒,一定要燒到原料變成黑灰色的熟料,這一步的火候和時長至關重要……”
周墨的話,在他腦海中回響。
火候!時長!
劉秀瞬間明白了。
他立刻召集工匠,親自監督,調整了風箱的力度,並命令工匠們將煆燒時間延長了整整一倍。
第七次試燒開始了。
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當窯門打開,一股灼人的熱浪撲麵而來。
工匠們小心翼翼地將窯中那些黑灰色的塊狀物取出,冷卻後,將其磨成粉末。
當一名工匠顫抖著將水與那黑灰色的粉末混合,攪拌成泥漿,然後將其倒入一個木框中。
所有人都圍了過來,死死地盯著那灘泥漿。
一刻鐘,半個時辰,一個時辰……
那泥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凝固,變硬。
最後,當工匠敲開木框,一塊灰白色的、堅硬無比的石塊,出現在所有人麵前。
一名士兵壯著膽子,拿起鐵錘,狠狠砸了下去!
“當”的一聲脆響,鐵錘竟被彈開,而那石塊上,僅僅留下一個淺淺的白印。
山穀內,死一般的寂靜。
下一秒,所有工匠與士兵,皆駭然失色,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對著劉秀,對著那塊人造的石頭,瘋狂磕頭。
劉秀拿起那塊水泥塊,緊緊攥在手中。
當晚,禦書房。
他將水泥塊放在輿圖之上,對著鄧禹和賈複,描繪著他真正的藍圖。
“耐心等,等三個月,等那兩種仙穀豐收,讓天下糧倉滿溢,這是我們的根基。”
“在此期間,賈複,你的秘窯要全力生產,不計成本,給朕儲備足夠多的水泥。”
“待秋收之後,朕要立刻啟動第一條水泥天路的修建工程!從洛陽,直通南陽!”
鄧禹與賈複徹底拜服。
直到此刻,他們才真正明白,他們的皇帝,從後世那裡帶回來的,根本不是什麼單純的神物,而是一套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著眼於千秋萬代的強國方略!
劉秀看著輿圖,心中則默默列出了自己下一份學習清單。
一套能培養出無數工匠的教育體係。
以及,如何煉出能削鐵如泥的百煉鋼。
他拿起筆,在清單上重重地寫下這幾個字。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