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手拿起桌上的紙筆,飛快地畫出了一個簡易的啤酒瓶蓋和開瓶器的草圖。
劉邦湊過去一看,眼睛頓時亮了。
這玩意兒,看著就比他那破木塞子結實!
一場彆開生麵的古代工業技術難題跨時空答辯會就此展開。
林逸被一群穿著龍袍的古代帝王圍在中間,徹底進入了工作狀態。
“林博士,朕的船,龍骨在水中泡久了容易腐爛,除了桐油,可有更好的防腐之法?”這是朱元璋,他剛收到戰艦壽命極短需要朝廷撥款維護的奏折。
“瀝青。石油煉製後的副產品,可以有效隔絕水和空氣。”
“石油?瀝青?”
“林先生,朕想知道,如何才能精確地測量土地,繪製出沒有誤差的地圖?”這是李世民,他心心念念的是整個世界的版圖。
“三角測量法。配合經緯儀和大地坐標係……算了,先從製作一個精準的六分儀和象限儀開始吧。”
“朕要煉鋼!”嬴政終於開口,一開口就直指核心,“周先生所言的高爐,朕已建成,但出來的鐵水,時好時壞,產量不穩,為何?”
“原料標準化,焦炭、鐵礦石、石灰石的配比要嚴格控製。還有,鼓風機的風量和風溫是關鍵,你們需要一個熱風爐來預熱空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逸感覺自己的大腦快要過載了。
這些問題,每一個都荒謬,每一個都跨越時代,但又都指向了工程技術最核心的難題。
從煉鋼的溫度控製問到紡織機的齒輪配比,從釀酒的蒸餾效率問到造紙的紙漿濃度。
他忘了恐懼,忘了合同,甚至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整個人都沉浸在這種解決技術難題的純粹快樂之中。
他,一個被現代學術界拋棄的幻想家,一個被同行視為瘋子的理論派。
似乎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價值。
看著被眾星捧月般圍在中間,口若懸河、指點江山的林逸,周墨靠在沙發上,翹起了二郎腿,臉上露出了老父親般欣慰的笑容。
方文中推了推眼鏡,湊到周墨身邊,壓低聲音:“周先生,此人……真是個天才。”
“那是。”周墨得意地晃了晃腿,“我挑的人,能有錯嗎?”
朱允炆則安靜地站在一旁,手裡拿著個小本子,奮筆疾書。
他要把林逸提到的每一個新名詞,每一個技術要點,全都記錄下來,整理成冊。
這都是知識,是能改變一個時代的力量。
客廳裡的氣氛,從最初的緊張對峙,變成了一場熱火朝天的學術研討會。
皇帝們求知若渴,林逸傾囊相授。
直到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
“林先生。”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康熙,往前站了一步。
他年紀最小,但神情最為冷靜。
“朕有一個問題。”
所有人的討論都停了下來,看向這位少年天子。
康熙沒有拿什麼實物,他隻是伸出手指,在空氣中比劃了一下。
“朕的敵人,藏在一座堅城裡。城牆高三丈,厚兩丈,護城河寬五丈。朕不想強攻,傷亡太大。”
他看著林逸,一字一句地問道。
“你,有沒有辦法,讓朕在城外,就把城裡的人,全都殺光?”
此言一出,整個客廳的溫度,都降了下來。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