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殿,都充斥著有違祖製、師道淪喪、文脈斷絕的悲憤之聲。
他們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聲浪,試圖逼迫皇帝收回成命。
然而,龍椅之上的李世民,表情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他就那樣靜靜地聽著,看著下方群臣的表演,仿佛在看一出早已知道結局的戲。
直到殿內的聲音漸漸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到他身上時,他才緩緩開口。
“說完了?”
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壓,讓剛剛還慷慨激昂的孔穎達心頭一顫。
“孔愛卿,”李世民的語氣依舊平靜,“你說的道,朕懂。但朕今日,想與諸位愛卿,談一談術。”
他對著身邊的內侍王德微微頷首。
王德立刻會意,躬身捧出一個用黃布包裹的木盤,小心翼翼地走到大殿中央。
黃布揭開,露出十幾本薄薄的冊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封麵是粗糙的紙張,上麵用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筆畫簡單卻又清晰易認的字體,寫著五個大字《算術啟蒙》。
“這是朕命格物院與師範學堂的先生們,連夜趕製出的樣板教材。”
李世民站起身,走下丹墀,親手拿起一本,遞到孔穎達麵前。
孔穎達惶恐地接過,翻開一看,瞳孔驟然收縮。
隻見上麵不再是傳統的“子曰詩雲”,而是一排排他看不懂,卻又似乎極有規律的符號。
“一、二、三……”他認出了幾個簡單的漢字。
但後麵跟著的“1、2、3、4”和“+、、x、÷”又是何物?
“孔愛卿,請問,”李世民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若要計算我大唐去年一年的錢糧稅收總和,需多少名精於算學的賬房,用算籌不眠不休地算上多久?”
孔穎達一愣,下意識地回答:“這……這恐需戶部數十名算學博士,核算至少一月之久,且……且難免有疏漏。”
“一月?”李世民笑了,“那朕告訴你,用這本教材上所載的加減乘除之法,一名隻需學習三個月的十歲孩童,便可在十日之內,將之算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他指向教材上的九九乘法表。
“孔愛卿,你再看這個,九九八十一,比起你們口中那些玄奧的經義,是不是更簡單,更直接?”
“朕且問你!若能讓天下孩童都學會此法,我大唐每年能多算出多少被貪墨的錢糧稅收?能少多少上下其手,蠹國害民的貪官汙吏?”
李世民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鐘大呂,在殿內回蕩。
“這!就是朕的術!一個能讓我大唐國庫充盈,百姓富足,吏治清明的術!”
“孔愛卿,你告訴朕,這個術,比起你口中的道,孰輕孰重?!”
一連串的質問,如同一記記重拳,狠狠砸在孔穎達的臉上。
他張著嘴,拿著那本薄薄的冊子,手抖得如同風中落葉。
是啊……
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道,這冊子裡記載的,是能讓國家強盛的實實在在的方法!
他該如何反駁?
他能用什麼來反駁?
說這東西奇技淫巧,會亂了人心?
可皇帝問的是錢糧!是貪官!
說這東西沒有道的內涵?可皇帝問的是民生!是國本!
“噗通。”孔穎達癱坐在地。
滿朝大儒,鴉雀無聲。
李世民冷冷地看了一眼癱倒在地的孔穎達,轉身走回龍椅。
他的目光再次掃視全場,這一次,再無人敢與他對視。
“朕意已決。”
他坐回龍椅,聲音恢複了帝王的威嚴與冷酷。
“自今日起,於科舉之中,增設明算科!”
“凡皇家師範學堂、格物院畢業生,皆可參加!一甲及第者,同進士出身!可入戶部、工部、司農寺任職!”
“朕,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能讓大唐富強的,就是好學問!能為國效力的,就是好臣子!”
他看著下方噤若寒蟬的百官,一字一頓地說道。
“退朝。”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