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的檢測結果,讓周墨這裡的探索停滯。
但對另一個人來說,新世界的大門才剛剛打開。
“不對,不對!你們隻算了剪切力,卻沒算卯的退步!這道弧梁的應力,七成都會被它自己卸掉,你們這模型純屬杞人憂天!”
“還有這裡,為什麼要用焊接?一體鍛壓的構件強度是高,但韌性不足!”
“若是遇上風舞之狀,它不是彎,是會直接脆斷!遠不如用穿榫之法,留它一分活動的餘地,以柔克剛!”
清晨,實驗樓裡一反常態地擠滿了人。
周墨端著杯豆漿走進去時,看到的是一幅奇景。
魯班老爺子,正站在一個巨大的全息投影前,與一群來自國家工程院的頂級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激烈地辯論著。
那群平均年齡超過五十,個個頭頂院士、教授光環的大佬們,此刻卻像小學生一樣,圍著魯班,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激動地在自己的平板上飛速計算。
“魯班先生,我們根據您的鬥拱結構原理,對這座千米級電視塔的頂部阻尼器做了優化模擬,發現抗扭強度竟然提升了12!”
“這太不可思議了,它完全違反了我們現有的材料力學模型!”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老工程師,指著屏幕上一片閃爍的紅色數據區,聲音都在顫抖。
魯班瞥了一眼,哼了一聲:“你們的鐵疙瘩太死板,不知道借力打力的道理。木頭是活的,力也是活的,為何非要硬扛?”
說著,他隨手拿起一支筆,在另一塊電子白板上唰唰唰畫了起來,一個無比複雜精巧,卻又蘊含著某種奇異韻律的榫卯結構躍然板上。
“你們看,用此法,將塔頂的橫向風力,通過這個結構,化為向下的壓力,不就成了?”
工程師們全都圍了過去,死死盯著那個結構。
有人立刻拍照記錄,有人則衝回自己的電腦前,瘋狂地建模計算。
周墨在門口,一口豆漿一口油條,看熱鬨看的起勁。
幾分鐘後,一個年輕的工程師激動地衝了回來,臉漲得通紅:“成了!魯老先生,您的轉力榫模型,完美通過了17級風力的模擬測試!”
“性能……性能比我們之前的方案強了至少一個數量級!”
整個會議室爆發出巨大的驚歎和議論聲。
那位領頭的老工程師深吸一口氣,走到魯班麵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魯班先生,晚輩們服了。您對力的理解,已經超越了公式和數據。我代表國家工程院,誠摯地邀請您,前往我院參觀、指導!”
“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向您學習!”
這番話發自肺腑,周圍的工程師們也紛紛點頭,眼中滿是敬佩和渴望。
魯班老爺子本就想出去見識見識現代的建築,如今對方又如此真誠邀請,正合他意。
“好!”老爺子一拍大腿,中氣十足,“老頭子我也想親眼看看,你們說的那些能戳破天的鐵房子,到底是怎麼造出來的!”
雙方一拍即合,氣氛熱烈到了極點。
周墨見狀,把那位老工程師拉到一邊:“王院士,你們是認真的?”
“認真的?周顧問,這簡直是我們幾十年未有之大機遇!”
王院士激動地握住周墨的手,“魯班先生的營造理念,是對我們現代建築學的一次根本性顛覆和補充!不,是升華!請您無論如何也要促成此事,這對國家太重要了!”
周墨心中了然,他立刻走到一邊,撥通了張局長的電話。
“張局,好消息。工程院的專家們被魯班大師徹底折服了,已經正式邀請他過去進行學術交流。”
周墨將情況簡要說明,然後切入正題,“這事要辦成,魯班前輩的身份問題得解決,總不能是個黑戶吧?路上出行也需要安排。”
電話那頭的張局長,聲音裡透著壓抑不住的狂喜。
“好事!天大的好事!身份證、專車、專人陪同、最高級彆的安保和接待,所有問題,我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