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夢見,咱死後,丞相的權力越來越大,結黨營私,尾大不掉,最後,釀成了滔天大案,血流成河。成千上萬的官員被牽連,人頭滾滾,咱大明的根基,都差點被動搖。”
他說的,正是原曆史中胡惟庸案的走向。
胡惟庸趴在地上,渾身抖得像篩糠。
“咱在想,這到底是你的錯,還是咱的錯?”朱元璋停下腳步,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或許,是這丞相之位本身,就是個禍根。權力太大了,大到足以讓任何人迷失。”
他蹲下身,扶起已經癱軟的胡惟庸,讓他重新坐回繡墩上,甚至還親手給他倒了一杯茶。
這突如其來的溫情,讓胡惟庸更加恐懼。
“惟庸,咱今天給你兩條路。”朱元璋的聲音壓得很低,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嚴。
“第一條路,你繼續當你的丞相。然後,就照著咱夢裡的那樣走下去。咱會讓你和你的黨羽,成為史書裡最臭名昭著的亂臣賊子。你的家人,你的族人,一個都跑不掉。”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
“第二條路,你病了。你年紀大了,精力不濟,主動辭去這百官之首的位置。”
“作為你勞苦功高的回報,咱給你一個體麵。咱會新設一個教育司,總管天下學子,教他們新的學問,新的文字。你,就去做這教育司的第一任主官。你是願意做遺臭萬年的死丞相,還是願意做開一代新學之風的宗師,你自己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哪裡是選擇,這分明就是最後通牒。
胡惟庸看著皇帝那雙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他知道,皇帝掌握著他的一切,甚至掌握著他的未來。
反抗,就是死路一條。
“臣……臣……年老體衰,精力不濟……懇請陛下,準許臣……辭去丞相之職!”胡惟庸用儘全身力氣,說出了這句話。
說完,他像是被抽走了所有骨頭,脊背一下彎了。
“好。”朱元璋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惟庸啊,你是個聰明人。”
第二天早朝。
奉天殿內,文武百官齊聚。
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山雨欲來的壓抑氣氛,特彆是胡惟庸一派的官員,更是個個麵色緊張。
然而,朝會開始,並沒有出現他們預想中的雷霆震怒。
隻見左丞相胡惟庸顫顫巍巍地走出隊列,跪倒在地,呈上一份奏折。
他用一種蒼老而悲愴的語調,痛陳自己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實在難以擔負丞相重任,恐有負聖恩,懇請皇帝準許他告老還鄉。
整個朝堂,一片嘩然。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麵露“不忍”之色,先是溫言挽留,君臣二人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戲碼。
最後,朱元璋“萬般無奈”地接受了胡惟庸的請辭。
緊接著,他拋出了一個真正的重磅炸彈。
“眾卿,胡相勞苦功高,朕心甚慰。然其所言,亦是實情。自古以來,丞相之職,權柄過重,易生禍端。朕深思熟慮,決定……”
他站起身,聲音響徹大殿。
“自今日起,廢除中書省,罷丞相之職!此後,由朕總攬六部,親理萬機!另設內閣,擇選賢臣以為顧問!”
“另,新設教育司,總領天下文教。胡惟庸,老成謀國,堪當此任,即日起,便為教育司首任尚書!”
一石激起千層浪!
廢除傳承千年的丞相製度!這才是皇帝真正的目的!
所有人都被這石破天驚的變革震得頭暈目眩。
他們看著主動請辭、此刻卻被封了新官的胡惟庸,再看看龍椅上那個不動聲色間就完成了一場巨大政治變革的皇帝,知道一切已成定局。
一場原曆史中本該血流成河的政治大案,就這樣被朱元璋兵不血刃地化解了。
他看著台下神色各異的百官,又看了一眼身旁垂手而立,眼神中同樣充滿震撼與領悟的太子朱標。
朱元璋心中一片平靜。
朝堂的毒瘤,已經切除,新的骨架,也已搭建。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奉天殿的殿頂,望向了更遙遠的地方。
基礎已經打好,接下來,就該輪到那些真正能改變時代的利器了。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